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浙江理工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现存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从体育课创新教学模式等角度提出了以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在高校篮球选项课中构建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整体优化策略,为高校体育公共选项课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提出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篮球选项课中实施的意义。提示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用于高校篮球选项课,此模式能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慕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正带来席卷全球的学习和教育革命,"翻转课堂"应用而生,"慕课"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都是将学习过程逆序化,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内化环节放在了课外,课内完成师生、生生之间的答疑和互动。慕课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方面将引发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植物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阻碍其学习创新能力。慕课对高等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地方高校正在积极应对慕课热潮,按课程特色因地制宜地利用慕课资源实施植物学混合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方式,实现植物学课程"翻转式"教学,弥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慕课"之路。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1,(30)
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来临,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越来越普遍,慕课回归校园做好SPOC教学给高校、教室和学生都带来了挑战。笔者以《现代应用文写作》课程为例进行了基于MOOC的"SPOC+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和实践,对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情况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实施成效,做了教学反思,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许龙  陈亮 《科教文汇》2021,(13):136-137,140
新财经教育对本科经管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充分利用线上课程与线下授课的教学优势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逐渐成为高校教师开展教学模式改革的新尝试。该文基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风格与特征(碎片化、强刺激和娱乐化),整合案例教学法完善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线上MOOC+线下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新模式,并详细论述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具体任务和实施流程。  相似文献   

6.
刘振兴  荣莉  李平  陈路  叶钰 《科教文汇》2020,(14):114-115
为提升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本文以"电路与电工技术基础"课程为例,提出了基于评估思维的慕课与翻转课堂融合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根据评估思维对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进行设计,充分发挥了慕课和翻转课堂的优势,有利于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慕课和翻转课堂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成为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热点。该研究以《大学英语》慕课为基础,探讨了高职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高校生物化学课程与教学的质量,拟实施"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及"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基于翻转课堂内容的设计与筛选,利用"雨课堂"构建翻转课堂的任务单,成立翻转课堂合作组,以小组合作形式展示学习成果;课上利用"雨课堂"弹幕与投稿功能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起到引导作用,发布限时习题测验提高知识点的...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5,(18)
依托慕课教学,对传统电机学课程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实现翻转课堂,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使课堂教学成为慕课教学的进一步深化阶段,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慕课是一种基于现代媒体技术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强调和转变师生角色的互换。本文主要分析慕课和翻转课堂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基于慕课-翻转课堂的立体教学模式和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1.
陆颖 《科教文汇》2011,(14):55-56
女书,又称女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因此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它帮助我们了解当地妇女的生活及内心世界,反映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她们自强不息、追求平等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词源的角度考证了“China”的词源研究现状并从历史、地理等的角度考证了“中国”一词的来源。同时,本文以英汉对比语言学的视角对两者作深入比较研究。“China”和“中国”在语言所指及能指上是既有任意性又有理据性。  相似文献   

13.
自英国最早提出“公众理解科学”的概念,其内涵随着时间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内容。公众在与科学的关系中,身份也不断变换,但总的发展趋势是无论何种身份———目击者、消费者还是公民,公众都将参与到具体的科学决策过程以及对将来科技发展道路的规划活动中,发挥参与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韦佳 《大众科技》2016,(10):124-125
文章先从音乐的角度对《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进行剖析,然后通过《孙子兵法》进一步分析《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  相似文献   

15.
周钰 《科教文汇》2011,(15):13-13,19
笔者是一名年轻班主任,刚担任班主任时由于缺乏经验,工作方法不当导致班级工作病入膏肓,自己在学生心中完全是"局外人"。在试着用"自己人效应"作为良药后,病症得到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6.
档案利用服务是档案工作的立身之本,把"死档案"变成"活资料"、把"档案库"变成"思想库",才能实现档案价值,档案工作才能发挥其存在意义。文章阐述了档案"思想库"概念,分析了当前档案馆从"档案库"变成"思想库"的现实条件以及不足,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Embodiment概念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Embodiment(缘身性)的基本内涵是处境中的身体塑成心灵。缘身性具有哲学和科学上的理论渊源。Embodiment可以翻译为缘身性。缘身性表明身体既是认知的载体和实现者,同时更是认知的产生者和塑造者。在身体塑成心灵作用的理解方面,也存在局限的(知觉意识的)和彻底的(全部意识的)维度。缘身性概念需要加以澄清,并且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界定。  相似文献   

18.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然而,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形式"大于"内容"的误区,"活"的语文课堂实际不"活"。要建构"活"的语文课堂,必须注重其情感性、形象性、审美性、创造性;要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必须内化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教学理念,使课堂的预设与生成达到和谐统一,创造语文课堂"活"的路径,从而使其具有"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从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入手,通过对笛卡尔与胡塞尔有关“自我”与“思维”关系的不同看法作一比较,来看胡塞尔对这一关系的重新界定在哲学认知领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