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马茹 《软科学》2017,(2):29-32
基于知识生产函数,引入空间计量概念,实证考察了社会资本是否通过作用于空间知识溢出效果而对我国区域创新产生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积累是地区有效利用空间知识溢出促进自身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其中社会资本信息交流特征的正向推动作用强于信任特征;分地区来看,相较于东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省份更加依赖于当地社会资本积累去吸收利用空间知识溢出效益.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资本空间理论认为空间生产不仅体现了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也展现出当代资本正不断冲破空间壁垒,以扩张空间作为实现其资本增殖的主要方式。空间生产不仅是当代资本扩张的一种基本途径,更成为当代资本嬗变存续的主导历史形态。因此,面对国际经济新态势,我国基于马克思资本空间理论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西方马克思主义领域掀起一股关注城市问题的思潮.与传统马克思主义将城市看成附属性的考察对象相比,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从空间维度重新彰显城市的主体性地位.作为该学派代表之一,大卫·哈维将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与空间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出研究城市问题的方法论——过程辩证法和“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并根据该方法研究资本对城市空间的重塑问题,最后从城市空间的资本化、城市与阶级运动的关系和城市空间想象等三个方面对未来城市建设作出富有创见的预测.一定程度上来说,哈维的城市思想与当前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具有一致性,这种一致性表现在:城市空间的资本化、异质化、区域化.因此,中国城市发展道路需要特别重视城市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城市人文精神的传承性和凝聚性,城市治理能力的现代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4.
依据2005年的有关统计资料,对中国大陆31个省区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和经济资本进行了存量核算,并借用重力模型和二维组合矩阵方法,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空间错位。结果发现:(1)我国自然资本与经济资本的空间错位较为复杂;(2)人力资本与经济资本在等级分类表上具有某种正相关性;(3)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存在明显的空间错位。对认识我国社会资本的地域分布格局,并从宏观上指导生产的合理布局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依据2005年的有关统计资料,对中国大陆31个省区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和经济资本进行了存量核算,并借用重力模型和二维组合矩阵方法,分析了中国大陆省际之间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和经济资本的空间错位。结果发现:⑴ 我国自然资本与经济资本的空间错位较为复杂,山西、内蒙古、新疆等省区自然资本极为富集,而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区经济资本存量巨大,两者之间呈现明显的资源诅咒现象;但西藏和海南两个省区,在自然资本和经济资本上均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⑵ 人力资本与经济资本在等级分类表上具有某种正相关性,东部各省区人力资本和经济资本都具有较高的存量,西藏、青海等西部省区,人力资本和经济资本都处于较低的水平,是限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⑶ 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存在明显的空间错位,西部地区自然资本丰富、人力资本相对贫瘠,东部地区人力资本丰富、自然资本相对不足。本研究对认识我国社会资本的地域分布格局,并从宏观上指导生产的合理布局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选取上海128个文化产业创意园区的入驻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层次回归与结构方程分析外部条件对企业社会网络资本的影响.结果发现,政策环境、商务和休闲空间对企业社会资本均具有直接正向作用;区位环境对企业社会网络资本直接作用很弱;公共空间发挥了外部环境与企业社会网络资本之间的中介作用.揭示了公共空间是企业社会网络动态交流及社会资本使用中增值不可或缺的载体,并根据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詹国辉  李泽恺 《科研管理》2018,39(6):96-102
智力资本已成为技术创新竞争力的核心载体。文章基于技术创新的投入与产出的基础模型,厘清了智力资本的国际化外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实证发现,智力资本外流会对“本体国”的技术创新产生显著性正向影响,且比汇款效应,教育激励效应和网络效应更显著。进一步地以“门限特征”进行检验,研究表明了经济发展水平和研发投入水平与智力外流技术创新效应呈U型关系,人力资本水平和技术差距与智力外流技术创新效应呈倒U型关系。为此,通过相应的路径和制度安排来推动智力资本外流效应的有效性发挥,力图达成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革新与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8.
2001年,巴塞尔委员会推出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草案.虽然新资本协议代表了监管理论中的先进理念,但却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入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培育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是保持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社会资本通过增进主体合作、促进知识溢出、营造创新环境塑造区域创新能力。选用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结合经济距离矩阵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正效应,并同时存在维度异质性与区域异质性,其中结构维度社会资本具有更加显著的促进效用。空间效应分析发现,邻近地区社会资本的积累同样有利于本地创新能力的提高。区域异质性检验发现,社会资本在经济发达地区具有更加强劲的创新效应,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会资本对创新能力呈现抑制作用。因此,各地区要重视本地社会资本的积累,积极构建通达的社会网络结构,充分发掘社会资本在提高创新能力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城市已经成为国家经济中产业创新和增长的主要动力.然而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政策制定方面,在什么是创新型城市以及如何建设创新型城市等问题上却很难达成共识.突破了传统创新型城市研究的指标化倾向,而是从更广阔的经济-社会互动的角度出发,认为"创新型城市"应该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考量.城市的形成对于社会而言,意味着城市空间的建构以及城市和公民的身份认同两方面过程.相应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过程也就是和空间建构相关的经济和知识资本,以及和身份认同相关的社会和文化资本等多重资本的生产与分配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