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学习线段的有关知识时,同学们会遇到许多求线段长短的问题,其中有些题目看似简单,却很难入手,有些题目会因我们思考不全面而造成漏解,怎么办呢?下面就谈谈几种解题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几何综合题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求线段长度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通常要借助于三角形相似得到的比例式.与直角三角形的相关题目,同学们可以用三角函数来替代相似.请看下面的例题:  相似文献   

3.
有些几何题目,可以根据图形的特征添加辅助圆,运用圆的相关知识来解答.这样不仅能快速地解决问题,还能拓宽同学们的思路.一、根据共端点的相等线段,添辅助圆  相似文献   

4.
在解答行程问题时,常常需要根据题意用线段图“把题目画出来”。“把题目画出来”,往往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便于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从而获得更多、更好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同学们在学习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时会感到:有些习题在练习时,看起来方法易找,但实际运算时往往比较麻烦.可是,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分析思考,会发现有些题目在运算时如能注意运用“因式分解”的思想与方法,会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现举例如下,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时,同学们会遇到许多求角的大小的问题,其中有些题目看似简单,却很难人手,有些题目因思考不全面而造成漏解.怎么办?下面我来告诉你解这类题的“法宝”!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有关线段最值的题目频频出现,成为中考试题中的一大亮点,由于此类题目形式多样,灵活多变.同学们做起来较为困难.本文就如何对线段最值问题进行合理转化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中考数学试卷中经常出现这类题目,给出一个三角形与对应线段、三角形内角的倍数关系,让同学们求不同线段的数量关系.这类问题的解答有一定的技巧,本文将对其解题进行研究.一、三角形线段数量关系的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题目条件中有倍角关系时,同学们可以尝试利用三角形的内外角关系构造等腰三角形.(1)在△ABC中,  相似文献   

9.
(1)应用题是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同学们学习的难点,一道应用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采用不同的思考方法,有些题目若能巧妙地利用线段图把抽象的数量具体化,复杂的应用题也就迎刃而解了.(2)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常出现一些同级知识无法解决而可以用高一年级的知识却能解答的思考题,常使有些教师一时不能用学生能接受的讲解方法而苦恼.另外,有些多步骤的应用题通过线段图分析后,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解答.  相似文献   

10.
对于图形的全等,历来是同学们感到头痛的问题,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中与线段之间的关系的探索性题目更是比比皆是,而线段之间的关系处理位置关系就是大小关系。下面我就a=b+c型的题目的证明方法作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对于a=b+c型的题目,我们必须紧扣"截长补短"这四个字,以下几个例子作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11.
证明线段等积式α~2=bc,就是证明"一条线段是另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这种题目是《相似形》中有关证明问题的一个重点,掌握它的证明规律,对掌握一般的等积式和比例式的证明,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导向性和启发性.本文总结出此类题目的一般证法,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在解答题目时,往往从可能性方面加以思考,寻求其解。但有些题目从可能性方面思考将会走进“山穷水尽”的境地,而从不可能性方面思考则会“茅塞顿开”。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解答过差倍应用题吗?这类应用题看起来很难,但解答时只要掌握它的特点,借助线段图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差倍应用题一般给出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有些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极具隐蔽性,同学们在做题时一不留意就会犯错.为此,在解题时同学们应特别小心,仔细思考.下面略举几例,供同学们在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同学们在解和线段有关的题目时,容易出现和线段长度计算有关的错误,产生错误主要是由于解题时考虑不全面.例1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  相似文献   

16.
<正>三角形的中位线出现在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及特殊平行四边形”相关内容中.在有关三角形、四边形题目的求解中经常会用到,特别是有关线段长度、周长的计算,巧妙地应用三角形的中位线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三角形的中位线.相信通过学习,同学们会更加深入透彻理解三角形的中位线,在解决几何中的相关题目时更能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做过许许多多的题目,做题多了就需要对某些相似题目进行比较和鉴别。通过比较和鉴别,我们会清晰地发现有些题目的描述看上去相似,其实陈述的物理过程完全不同。下面就通过三个相似题目的具体分析说明怎样把情景相似的题目的信息分析到位,用不同的方法灵活处理,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在证线段成比例的几何题中,有些题目待证的成比例的四条线段在同一条直线上,直接证明这种共线线段成比例,往往很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寻找一些等量进行灵活代换,巧妙转化,最终要把四条线段转化成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进而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使问题得到解决.下面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代换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有些综合题目有“锐角三角函数值”这一条件,它隐含着线段比。这类题目往往可以用方程思想来解,如果我们把锐角三角函数值隐含的线段比用得巧,在解题过程中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时.同学们会遇到许多求角的大小的问题,其中有些题目看似简单,却很难入手,有些题目因思考不全面而造成漏解.怎么办?要知道.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金钥匙.本文就谈谈数学思想方法在求解角的度数问题中的运用.希望对同学们解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