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先生的相识相恋是再平常再偶然不过的事,而我们能携手走到今天却经历了一波三折,路途上的风风雨雨、痛苦与欢乐至今令人萦怀。 先生是一个性格较内向、长得高高大大的人,上学时成绩出众,组织能力也不错。也许是为人厚道实在吧,他的人缘 十分的好,3年的师范生活 结束,荣誉证拿了厚厚一大掇。中师毕业 前夕,他还加入了党组织。我那时读中 专,回来实习的那个暑假到他家玩,目睹 了他那些大大小小的成绩与收获,着实 羡慕了一阵子。这么一个优秀懂事的大 男孩无疑是许多如花的青春少女倾慕的 对象。而他,却把丘比特之箭惟独射给了 …  相似文献   

2.
丁琳 《中文自修》2006,(11):32-33
一直以来,在人与人之间,总是想说的太多,真正表达了的又太少,这是规律。  相似文献   

3.
宠物怕人,这是谣传。一群傻人,有啥可怕,壮起“宠”胆,把人降伏!全世界的宠物兄弟姐妹们,你们想要一个听话、百依百顺的主人吗?那么就训练他们吧!  相似文献   

4.
扛起背包,向前。没有明确的路标指示方向,你永远不知道前方会出现什么样的刺激与惊险。徒步,这是属于征服者的游戏!“世之奇伟瑰丽之观常在于险远”,这也是那么多人迷恋徒步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我思故我在”,笛卡儿这句话中有两个我,不同的两个我。“人则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马克思的这句话中有两个自己,也是两个我、两个不同的我。  相似文献   

6.
在澳洲,接触最多的人,除了房东,就是这个Matt了。其实Matt的全名应该是MatthewCowon,只不过,我们这些人中从来就没人叫过他Matthew,因为他说这称呼显得太疏远;也没人叫过他Mr.Cowon,因为他说这又太沉重了,受不起。总的来说,他是个很有趣的人,而且长得很不错。Matt是我们的老师,他当老师很尽职———陪我们玩,也带我们玩,当然,教我们学英语是他的主要工作。只不过,他上课和玩区别不是太大,所以也就没有什么老师的威信。Matt的课上得很不错,很全面———不但告诉我们澳洲的历史,比较浅显的地理知识,培养我们说话、写…  相似文献   

7.
“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李镇西先生这样说。初读这句话时,我并不理解。班主任的工作繁琐忙碌,几乎要把全部精力倾注其中,无暇顾及自我,一个人怎么能因此而满足呢?  相似文献   

8.
这天晚上,我几乎是一夜未合眼。 你说,我看了上面那样一张让人胆战心惊的悬赏通缉令。还能睡得着觉吗?  相似文献   

9.
当这副硬木手工义肢在台上和葡萄藤、木兰花相遇时,那份惊人的美和浓郁的诗意让人经久难忘。  相似文献   

10.
陆雅楠 《小学生》2009,(11):18-19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先生的一句至理名言,正因为这句话,激励了很多的爱书之士。历史上爱书的人不胜枚举,其中鲁迅先生的爱书故事就让我百读不厌,更让我也成了一个爱书的人。  相似文献   

11.
我爱江滩     
长期生活在都市,听惯了车水马龙。看惯了红男绿女,整天生活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奔波于忙忙碌碌的尘世里,对都市早已产生“审美疲劳”。虽然时尚高楼鳞次栉比,可是这钢筋混泥土铸成的高楼阻隔了人们的心灵;虽然电脑宽带给人们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但是长期的冲浪给人带来眼睛的疲惫以及人与人之间更加的封闭。  相似文献   

12.
亲情常常是润物细无声,流淌在人的心中,长辈默默地为子女付出,子女默默地感激长辈,心有灵犀之间,就顿现温暖的情谊。能够把这种情感细腻地表达出来,是相当不容易的,而这一篇《我没说我爱你》,在这方面表现得很出色,很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3.
我与文学     
我并非是那类小时候便立志要当作家才成为作家的人。在我仅仅是一个爱听故事的孩子的年龄,我对作家这一职业的理解是那么的单纯——用笔讲故事,并通过故事吸引别人、感动别人的人。  相似文献   

14.
我的中国胃     
有人说,世界上最完美的人生是这样的:拿美国工资,住英国房子,吃中国饭菜,再娶个日本老婆。的确,中国的吃世界闻名。中国人好吃,找个名堂就要吃。中国人敢吃,天上飞的除了飞机,水里游的除了潜艇,地上四条腿的除了桌子,什么都吃。中国人更会吃,别说那具有代表性的烹征流派就有八大菜系,单说这各地的特色小吃,  相似文献   

15.
古人说做官难,做清官更难;如今是做人难,做好人更难。曾几何时,就听人感慨道。我却以为,做“好人”并非难事,关键在于要把握以下几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是孟子的信念。是啊!做人,就当如此,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做人不要像玻璃一样反光,要像海绵一样,多多吸收。”这是李可染的坦言。是啊!做人,就当如此,学他人所长,长自家见识。“真实是人应有的最高品性。”这是乔叟的断言。不错!真可堪称一张走遍天下的信用卡。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应当真诚对待他人,将心比心。当然,我们也不…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写春游、秋游或写景时常会说“我看见了什么,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之类的话,但很少写我觉得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我感受到了什么,我的感觉怎么样。说得严重一些,我们在写这类作文时,往往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忘记了自己作为一个参加活动的人的感觉的存在。这句话或许不太好懂,说得简单一点,我们写这类作文时,不仅要告诉读者我看见了什么,还要告诉读者,我感觉到了什么,我的最深的感受是什么。我们或者会说:“啊呀,那是老师布置的作文题,我完成作业就够啦。”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想法,很难写好作文,自然,每一次写作文时,不…  相似文献   

17.
酷毙的我     
远看像一蓬乱草,碰我你才知我是“英豪”,谁让我叫豪猪呢。现在的人喜欢扮酷,这算什么?人要扮才能酷,我呢?天生就酷,浑身是刺雄赳赳!没看今天舞台上很多耍“酷”的歌星,都爱把自己的发型弄成我这一身刺的模样吗?江湖中人都有花名,就像梁山好汉似的。要是我也给自个儿起个外号,总该可以叫“山林刺客”吧?我可是正宗的“刺”客呢。三根头发的流浪儿叫三毛,我呢?可以给自己起个日本名字,叫“山林百刺”。唉,自打我祖宗被大自然发配到这山林中来,处处是危险。何况我们个儿不大,腿儿肥短,嘴巴不尖,耳朵虽大,眼睛却小,要在…  相似文献   

18.
    
“蜗牛背着重重的壳,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这首儿歌唱了这么多年,昨天又听见七岁的侄儿在唱,我忽然有了点感悟。我们人类的身上好像也有一个这样的壳,然而不同的是有的人嫌壳太重,缩头缩脑,一辈子不肯前进,他们的一生往往只停在一个很低的层次,有的甚至只有一片空白。他  相似文献   

19.
“咚咚咚……”听这声音,不知道内情的人还以为是谁在修东西呢!嘻嘻。这是我上楼的脚步声。  相似文献   

20.
张颖 《教学随笔》2011,(1):47-47
这条路上,依稀可见两个人的身影…… 踏上这条路,便仿佛踏上了用一生去漂泊的航船,看不见终点,只蓦然回首,故乡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