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我国一些风光秀丽的乡村陆续出现了以旅游为导向的乡村书店.这些乡村书店在乡村振兴中表现积极,不仅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将一部分城市文明和优质资源带到乡村,为实体书店行业的转型探索新的发展路径.本文以先锋书店旗下四家乡村书店为例,立足文化旅游视野,围绕文化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对乡村书店的旅游体验感知展开研究,探究旅游者对此类乡村书店的形象感知,通过游客对乡村书店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的感知分析,梳理乡村书店的形象主题特征并构建影响旅游者产生负面情感体验因素的模型,分析乡村书店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经营者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树立"生态文明立州、文化旅游兴州"发展理念,促进文旅深度融合。近年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按照"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发展方向,树立"生态文明立州、文化旅游兴州"发展理念,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挖掘优势资源布点乡村旅游湘西历史文化厚重、山水风光绮丽、民族风情浓郁。山水风光、人文风情、文化古迹、良好生态是湘西州乡村富集的优势资源。州委、州政府把发展乡村旅游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掘资源,实现连点成面。  相似文献   

3.
《山水间的家》是一档体验式文旅探访节目,通过聚焦中国美丽乡村的不同图景,结合文化旅游与乡村传播的双重叙事架构,建构了差异化明显且丰富多样的美丽乡村形象,生动诠释了乡村在美丽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生的壮美蝶变。本文从节目呈现的乡村景观、乡民形象和乡土风情等方面进行阐述,讲述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乡村形象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提出了人才振兴,不同素质的人才可以带动不同领域的发展。探究哪些人才来带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时,乡村旅游讲解员这一角色不可或缺。各方面优秀的乡村旅游讲解员在传递乡村文化、渲染乡土情怀、将乡土特色变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等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其人员素质高低也会对乡村各方面发展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直接或间接影响大众感悟乡土文化。研究其素质模型搭建及应用,将使乡村旅游讲解员的素质可供提升的空间更加具体可观。本文将从个人品质、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管理技能四个方面来搭建素质模型并对今后如何运用进行预测和探讨。坚持用人才素质的发展来提高乡村旅游的质量,促进乡村文化产业振兴,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5.
科技期刊编辑部公共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科技期刊事业是社会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与之相联系的各种社会关系。开拓公共关系领域、引人公共关系职能为科技期刊改革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思路。科技期刊编辑部通过明确特定公众、强化公关意识和素质、运用多元化的公关手段,以树立和保持理想的期刊形象。  相似文献   

6.
孙旭  吴赟 《传媒》2018,(12):75-78
城市旅游形象传播是以城市旅游功能为立足点,通过建构和传播城市独特的旅游形象,以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管理活动与过程.在城市旅游形象传播中,应树立正确的传播观,兼顾对内营销和对外营销,加强整体规划与传播策划.在传播方式上,应秉持整合营销传播策略以推广城市旅游品牌.在具体策略运用上,应综合运用多种路径,实施整合营销传播,注重城市旅游形象传播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以树立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为直接目的的公关广告凸显“以人为本”的特点,用公关广告进行情感公关,是企业经营制胜的有力手段。本文从公关广告中情感因素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公关广告的情感诉求,探讨公关广告构建企业与公众心灵桥梁的攻心策略。  相似文献   

8.
罗庭芝 《图书馆》1992,(4):69-7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流通工作者要想架设好图书与读者这座知识桥梁,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必须讲究公关语言艺术。一、流通工作者公关语言艺术的重要性在公关传播领域中,语言符号的传递,既能引起公众愉悦性的互动,又能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称之为“公关语言艺术”。它是公关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有声语言,书面语言,人体的  相似文献   

9.
乡村生态旅游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比于传统乡村旅游,它更注重生态文明理念在自然、人文环境的保护以及地区利益等方面的积极影响。目前我省乡村生态旅游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对乡村生态旅游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迫切需要进行研究。乡村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一个科学的合理的理论指导,循环经济正是指导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最佳理论。  相似文献   

10.
章立峰  迟玉斌  刘野 《大观周刊》2010,(37):42-42,19
在扶贫这个大背景下,贵州必须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动力,将丰富的民俗文化转变为旅游文化品牌,将山高谷深的地形打造成休闲娱乐的避暑胜地。本文大致阐述了贵州乡村旅游资源的情况,以及贵州乡村旅游扶贫现状。经营这些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时,政府,企业,村民需以创新思维,与时俱进,不断挖掘深层次的乡村旅游资源。本文分析论述了贵州乡村旅游扶贫问题,提出了一些在旅游开发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田晓光 《陕西档案》2009,(2):F0004-F0004
婺源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的上饶地区,古属皖南徽州。今春到婺源这被中外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犹入梦里仙境,使人不由得吟诵起毛泽东的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相似文献   

12.
眼下,出版竞争已进入短兵相接的白热化阶段,出版竞争已从单一的选题竞争转向整体形象竞争。一些出版社巧妙地运用公关这一“秘密武器”,在公关中学习公关,在公关中发展公关,抓住特定的时空,适时推出一个个“精彩节目”,以全新的形象进入读者的感觉世界,产生一种具有较强心理渗透力的冲击力,使读  相似文献   

13.
杨强 《大观周刊》2012,(38):106-106
乡村旅游是目前我国正在发展与成长的一种旅游形式,是迎合了都市游客"回归自然,获取知识"的心理需求的旅游活动,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对于推动乡村旅游更快更好地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乡村体验的角度研究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提升,通过研究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传统乡村旅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乡村旅游产品深度开发内容。  相似文献   

14.
刘芷希 《大观周刊》2011,(19):247-247
实践证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贵州经济社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已成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就乡村旅游的作用及贵州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推广中公关营销模式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房地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公关营销日益得到运用。在房地产推广中,公关营销可以分为迎合消费者心理的公关营销、塑造企业价值形象的公关营销和突出企业市场创新性的公关营销等三种不同模式。  相似文献   

16.
自上个世纪末起,中国媒体的管理模式开始进行调整。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媒体形象的塑造逐渐被重视,部分媒体开始仿效企业进行品牌建设的尝试。于是,一向被人“公关”,“为他人作嫁衣”的媒体开始反客为主,尝试运用公共关系手段,树立媒体自身形象,宣传媒体品牌特征,“为自己做嫁衣”。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4,(11):12-16
本文运用民族志研究方法,对广西东南部L村进行了持续的田野观察和深度访谈,获得了大量乡村旅游传播资料。调查发现,伴随该村旅游传播活动的推进,村民对社区认同不断发生变化。在乡村旅游跨文化传播的建构与生产中,村民的社区认同呈现中心化与边缘化并存的悖论。从长远来看,乡村旅游的发展可能会损毁当地的传统文化,消解当地人的社区认同。  相似文献   

18.
屠炯 《视听纵横》2004,(6):34-35
近年来,随着媒体竞争的逐步升级,媒介组织对于市场的依赖日益加深,而在面对一个同质化程度见长而受众的注意力日益成为稀缺资源的市场时,许多媒体都逐渐树立起公关意识并开展了具体行动。媒介组织自身展开的公关,是一种以公众和社会组织为公共关系客体的反方向的公关行为,对塑造媒介形象、扩大媒体影响力以赢得受众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道全  韩启振 《传媒》2016,(3):79-80
2013年以来,国务院、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多次发文,要求各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村为空间,以农民为主题,以城市市民为客源,能实现“大农业”与“大旅游”的有机结合,使得城乡互为资源、互为市场.在此背景下,中央电视台和各地方电视台响应号召,陆续推出一批推介乡村旅游的节目,如央视的《美丽中国乡村行》、北京卫视的《美丽乡村》等.这些节目生动地展现出中国乡村的生态美景、健康美食、休闲农业,为旅游消费者提供了乡村旅游服务指南,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尽管这些节目促进了各地乡村旅游资源的传播和推广,但全面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鉴于此,笔者拟探讨当前乡村旅游电视节目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危机事件经媒介可以广泛传播,同时也会使危机事件更具杀伤力.政府危机公关涉及公众利益,目的是为政府树立正面形象,获得良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本文从"躲猫猫"事件入手,剖析在媒介传播危机事件处理中对于政府危机公关效益的影响,同时得到政府危机公关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