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经常有教师问我,你们刊物选稿最看重什么?如果只能说一个"标准"的话,那我的答案是——文章要有教师自己的思考。在许许多多的来稿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写的的确是自己的教学案例、教育故事,但是,这些案例和故事常常沦为某些教育家的思想或某些教育流派的理论的"附庸"——根据这些思想或理论,我做了什么,结果怎样,仿佛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证明  相似文献   

2.
我国特级教师于漪主张:"努力把课上得情趣横溢。"全国特级教师魏书生则明确地提出:"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幽默具有巨大的教育作用。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幽默就像激发剂,能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上课前,讲与课文有关的故事、笑话,为课堂教学增添妙趣,可马上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在教学《核舟记》前,我先给学生讲有关苏东坡与佛印的"佛与粪"的故事:佛印看你是佛,那是他心中有佛;  相似文献   

3.
<正>记得2011年秋,在筹备"江苏省生物学科特级教师论坛"时,广大青年教师纷纷建议邀请特级教师上一节示范课,让大家亲身感受一下特级教师的课堂魅力。这样的建议固然很好,但是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因为我领教过数次全国类似活动的教训,特级教师"盛名之下"的不堪重负和与会者离场时的失望情绪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我迟迟不敢决定上课的特级教师人选。结果任小文老师"我喜欢上课"的话让我作出了决定,邀请任老师来上课。一个喜欢上课的教师一定是热爱课堂、享受  相似文献   

4.
医生和教师都是直面人的生命的事业。医生面对的是人的自然生命,教师面对的是人的精神生命。但是,在两个行业中,有一种现象却形成了反差,那就是,老医生往往成为救死扶伤的专家,颇得人们的青睐。而老教师呢?越老却越仿佛"老气横秋"。为什么呢?我想,这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教师疏于研究。教师疏于研究,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傻",成为一个教育木偶,这样的教师对学生的伤害是很大的。著名特级教师王栋  相似文献   

5.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也曾特别强调:"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那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一、范读引路,教师是学生的朗读"导师"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方法有很多,但我觉得最高效、最立竿见影的方法便是教师的范读。课前融情于文的范读能一下子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仿佛进入当时的情  相似文献   

6.
声音     
<正>2018年第14期《江苏教育》(教师发展)中的《课堂: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我的成长故事》一文,周智宁老师回顾了自己先后任教4所学校,从普通老师成长为江苏省思品学科特级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周老师的成长经历了"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的偏僻村小的历练;度过了"行是知之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11月24日,海淀片区30余名种子教师齐聚万泉小学曙光校区,开展了以"教师如何做教育叙事"为主题的研究活动。主讲万泉小学的林波老师娓娓道来的教育故事,为大家呈现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教育情景,每一位与会者仿佛被凝聚在故事之中,静静地感受着教育艺术所带来的无限魅力。本次活动引发了与会者的共鸣。有的教师说:"林波老师精彩的教育故事,把我  相似文献   

8.
张宪魁 《中国教师》2011,(24):18-19
<正>我心目中的物理特级教师,一是要具备一般物理教师应该具备的"三三五一"素质结构,二是应该具备三种特殊的素质。物理特级教师,首先应该具备中学物理教师最基本的"三三五一"专业素质结构(见下图)。[1]  相似文献   

9.
近日聆听了江苏省如皋市白蒲小学姜树华特级教师执教的《伊索寓言》一课,心潮澎湃,引发了我对语文课堂的新思考。静下心来,慢慢品味,觉得有两点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一、师生在评价中幸福成长《伊索寓言》的故事浅显易懂,在我看来,学生能绘声绘色地讲出故事,弄懂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就行了,而听了姜老师的教学,我才意识到这才是生命的课堂。姜老师以"骗"为  相似文献   

10.
最近,听了特级教师孙双金讲的一个故事. 有一次,孙老师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个学生提了三个问题.1.邱少云被火烧时,"我"回过头来看,会不会被敌人发现?  相似文献   

11.
<正>编者按:作为身上寄托着无数学子的未来的教师,人人都应当有一种冠军精神,不想成为大师级教师或特级教师的教师就算不上优秀教师。所以,尽管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成为大师级教师,或特级教师,但每位站在讲台上的教师都应当把成为大师级教师、成为特级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大师级教师、特级教师的"山头"并非高不可攀,无论是刚登上讲台  相似文献   

12.
于振波 《班主任》2006,(8):28-29
《教师博览》2006年第2期刊登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所乡村小学好不容易请到了一位省特级教师来上一节公开课.学校里的老师都没有见识过特级教师,有的对特级教师不以为然,有的认为特级教师是凭关系、熬工龄评上的……  相似文献   

13.
一见钟情1993年9月,我刚上班。校长是特级教师,他为教师们订阅了大量的教学期刊。我清楚地记得,仅语文类就有十几种,有《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通讯》等。在众多的"高挑个"中,唯有一本"小巧玲珑"。我打开一看,立即就被她给迷住了!《书香一缕》简短隽永、发人深思;《追忆黄金时光》专登名人的少年故事,他们堪为榜样;《芳林新叶》有新人作品、名师点评……每一个栏目都精彩。于是,我的枕边,除了新婚的妻子,还有她——《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相似文献   

14.
引发儿童学习动机的方法很多,利用故事的教法,确实是比较容易收效的。在教学中利用故事,在于引发儿童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注意力集中起来。语文教学就应该回归儿童的本真,教师要用讲故事的方式开展教学。一、课始有故事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教授故事性很强的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时,开课就讲起了"评书故事":"话说,北宋政和年间,纲纪败坏,贪官污吏把持朝政,百姓处  相似文献   

15.
袁枚的《随园诗话》中有这么一句诗:"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皆为绝妙词。"最近,在观摩了特级教师孙双金在福州上的《走近李白》一课后,我真是深有体会。在这课堂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几个故事。说起这故  相似文献   

16.
正苏教版小语教材中的课文,经过实践,在一线教师的心中,已留下许多名师执教的经典案例。如何根据新"课标",融入自己的思考,上出不同风格的课,让我这个一线的教师热切期盼着。十分有幸,我与特级教师薛法根有了一次上同题课的机会,此次执教的是苏教版三下《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听了薛老师的课,再回顾自己教学设计和授课的过程,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归纳总结。一、目标预设"大同小异"如何让三年级的学生通过这个童趣横生、扣人心弦的故事,去自然而然地感悟文章赋予的深刻道理呢?根  相似文献   

17.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所乡村小学好不容易请到了一位特级教师来讲公开课。学校里的教师都没有见识过特级教师,他们有的对特级教师不以为然,有的认为特级教师是凭关系混来的,或者是靠年龄熬来的……  相似文献   

18.
<正>有一位特级教师,他教学"分数的认识"时,问学生:"二分之一怎么写?"一名小男孩自告奋勇地上台来,接过粉笔就准备写,突然小男孩转头问:"要不要我写对啊?"这位特级教师一时没有听清楚,小男孩颇不耐烦,在黑板上写下正确答案:1/2。这不是我杜撰的案例,因为这位特级教师就是大家熟悉的俞正强老师,这个案例正是俞老师的口述。俞老师的遭遇,相信一线教师都不会陌生吧!这个小插曲,有没有  相似文献   

19.
王宇红 《广西教育》2014,(24):53-53
正"当我还是年轻教师的时候,我热切地盼望这么一天:我对教学了如指掌、如此有经验、如此有力量,所以我走进任何教室的时候都不再有害怕(敬畏)的感觉。可是现在,我年近60岁啦,我才明白那一天永远不会到来。"这是特级教师曹勇军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上的卷首语《每一次教学都是挣扎》中引用的美国著名教师培训专家帕克·帕尔默的一句话。读到"挣扎"一词,我的心怦然而有所动。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江苏教育出版社为全国教师呈献了一本由著名中学特级教师王栋生(笔名:吴非)倾心编著的教师手记——《一盏一盏的灯》,作为一份献给广大教师的礼物。本书讲述了60个朴实感人的教育教学故事,这些故事都来自一线教师的亲身经历,以叙述为主,还原现场或情境,可让读者从中感受到教育的美、爱、责任。讲述故事的教师有的来自城市,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