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崧舟老师所倡导的"诗意语文"是从审美和人文的角度深入探究语文教育教学,对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重要启迪作用."诗意语文"理念非常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文章从"诗意语文"的内涵及价值取向出发,分析"诗意语文"与语文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并提出运用"诗意语文"教学理念从语言、审美、思维、文化四个方面培养学生语文核...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文化。新课标把语文的文化属性提高到了语文教学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学思想,确立新的文化教学理念,从课堂教学、学生的言语实践、第二课堂活动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的文化资源,对学生的文化素质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柳州师专学报》2015,(5):94-97
语文教育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高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高校语文教育要立足"语文本体"教学,凸显"教育本体"理念,注重学生培养思想道德素质、语文专业知识素养、教师教育职业技能、审美判断能力等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从理念上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春风,还语文深厚、广阔、活泼生动的本来面目。在这种理念下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实实在在地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过去教学过程中老师为学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包办模式改为学生"自己开路、自己搭桥"的新型主动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以生为本"的要求,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切实、有效地提升语文能力,为未来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简述了对"以学为中心"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与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将"以学为中心"理念贯穿于语文教学全程,引领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语文的意识,掌握语文学习路径,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在于要占有点、守住线、扩展面。点,即制高点,语文教学的制高点是先进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落实的程度有多深,制高点就有多高。课程改革至今已有十年,对基本的教育理念,大家已经耳熟能详。重要的是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落实在实践中,并逐步化为课程与教学的文化自觉。在课程理念与教学理念方面,既要有宏观的把握,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培育语文素养",又要有中微观的自觉,如阅读教学的"个性化阅读"、习作教学的"自由表达"等。宏观理念的落实,要靠中微观理念的支撑,落实了中微观理念,宏观理念的落实才会有保证。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创新教师"教"和学生"学"双方能力的培养。本文从更新教学理念,营造和谐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实施开放教学;激活学生思维,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写作能力,写出自己的观点等四个方面就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创新教学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8.
罗璐 《时代教育》2013,(14):144
应试教育导致中学语文课堂趋向浮躁。语文课教什么,学生学什么都是在新课标实行十年之际,再次引发教育工作者的思考的问题。于是"语文素养"这一语文课程理念应运而生。语文素养即平日的语文修养,而中学生应具备的修养是什么,中学语文教学如何进行培养,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相对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与时俱进。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小学语文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自主学习习惯,养成良好品质的重要课程。本文按照素质教育理念,从素质教育内涵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剖析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并从"转变教育思想、革新教学理念、完善课堂教学结构、创建特色校园文化"四个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以期为小学教育工作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儿童的语文"是于永正老师教学理念与实践的有效落地,它以儿童发展为最终目标,通过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从而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本文就是从"儿童的语文"立足点出发,探寻以发展学生思维力带动语文素养提升的奥秘,积极进行语文课堂的教学新探索。  相似文献   

11.
"德育为先"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而语文课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德育资源,主要有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自然保护、保卫和平、反对战争等。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渗透德育内容,体现教书先育人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处理好德育与语文的关系,潜移默化地教育,必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贯穿《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具有整合性和实践性,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可从改善课堂教学入手,尝试品析课、练习课、习作课,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生活经验在阅读教学中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当前各种流行的语文"生活化"口号,如语文教材"生活化"、语文情境"生活化"、语文教学手段"生活化"、语文评价"生活化"等正是体现了以上这一理念。然而,笔者通过对学生生活经验参与阅读教学的课堂实践进行  相似文献   

14.
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前提,学习生活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极为优质的、甚至是应有尽有的语文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如何有效地与语文教学结合,对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母语学习的兴趣和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力求从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出发,结合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从"学科资源的整合"、"师生资源的整合"、"校内外资源的整合"、"校园文化资源的整合"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5.
王淑彬 《快乐阅读》2011,(25):58-59
面对语文新课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我从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努力实现"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16.
语言文字的运用,既揭示了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也关注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还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举措。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不仅契合了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举措。本文从挖掘生活素材、契合生活实际、鼓励生活应用这几个方面,探讨了"生活即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高段语言文字运用教学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引领、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为此,教师从作业形式、内容着手进行改革,积极引入新课程理念,形式上追求活泼多样,内容上体现个性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体现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上,加强综合性,通过作业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用眼去发现、用手去创造、用脑去思索、用心去体会,愉快地完成各项作业。  相似文献   

18.
作业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双向延伸,在PBL理念下如何以问题为驱动,以项目化为形式,使作业从"规范"向"品质"提升,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探究和创造性思维活动,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语文固有的本质属性及时代对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决定了中职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人本位"的教学理念。本文力图从语文教学"人本位"情感教育思维、语文教育教学内容的人文性、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语文教育教学综合评价体系的动态性方面,阐述中职语文教育教学,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语文固有的本质属性及时代对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决定了中职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人本位"的教学理念。本文力图从语文教学"人本位"情感教育思维、语文教育教学内容的人文性、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语文教育教学综合评价体系的动态性方面,阐述中职语文教育教学,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