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牟娜丽 《今日科苑》2007,(18):185-185
利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对聚合物前深度调剖的效果进行了预测;并对水驱、聚合物驱、调剖水驱、调剖聚驱等驱油方案进行了对比计算,为改善非均质油藏开发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隋小兵 《内江科技》2006,27(9):131-131,99
孤东油田聚合物驱单元后续水驱阶段是注聚增油的重要阶段在后续水驱阶段实施分流线补孔挖潜.结合调剖堵水强化低效井提液.均衡注采结构.可进一步提高增油效果。本文以七区西5^2+3北部工业扩大注聚区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3.
孤岛油田西区Ng3—6储层疏松易出砂,油层非均质严重,经过三十多年的注水开发,油层已存在次生大孔道或高渗透带,为进一步提注聚效果,在注聚前应用PI决策技术优选调剖井,确定了“多段塞组合”调剖工艺技术。现场施工调剖12口注入井,油压上升2.54MPa,达到封堵大孔道或高渗透带的目的,有利于提高聚合物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4.
孤岛油田注聚区层内或层间非均质性严重,注聚过程中聚合物易沿高渗孔道窜进,使得部分注入井油压低,对应油井高见聚,严重影响聚合物驱开发效果。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应用了复合段塞控水封窜技术,该技术研究出具有深部运移能力的有机冻胶堵剂和具有高悬浮性和一定强度的颗粒类堵剂,通过复合段塞注入的方式,提高调剖封窜效果,现场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周春海 《内江科技》2013,34(1):148-149
在长垣油田水驱开发进入特高含水期阶段,经过长时间的注水开发,厚油层底部经过冲刷形成大孔道,造成低效无效循环,对油田开发提效率极其不利,因此对厚油层实施深度调剖,控水挖潜,节能降耗。区别于常规水驱调剖,深度调剖将单一油层作为调剖目的层单卡注入调剖液,非目的层停注,将常规段塞的一段优化至三段,调剖半径由30米增加至70米。实施后,调剖井区少注水14.74万方,少产水8.76万方,累计增油15275t,获得经济效益3922.98万元,取得明显增油降水效果,起到较好的节能降耗作用。  相似文献   

6.
孤东油田属疏松砂岩油藏,目前稠油热采区已进入多轮次吞吐阶段,开发效果变差,高、低渗透层动用差异大,汽、水窜状况日趋严重,部分井注汽压力低,注汽效果差,汽驱井注汽压力低,汽驱井与对应油井存在汽窜现象,为解决这一矛盾,需对稠油热采井进行调剖封窜,封堵高渗透层和大孔道,改善吸汽剖面,提高注汽效果,增加稠油井产量目前较为成熟的技术就是氮气+泡沫热采调剖技术。该项技术可以大幅提高注入蒸汽的波及系数,有效地降低油层水的相对渗透率,控制水的指进或锥进,提高蒸汽吞吐开采的阶段采收率。  相似文献   

7.
王召梅 《内江科技》2004,25(3):49-49,45
本文在精细地质认识的基础上,编制了孤东油田七区中聚合物驱配产配注及调剖方案.聚驱后实施相关方案跟踪调整措施,改善了注采状况,提高了聚合物驱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弱碱三元复合驱驱油效果,在北二西试验站进行了点滴配注的三元复合驱试验,重点跟踪北二西弱碱三元配注站各个环节的粘度和浓度情况,逐项分析评价试验站弱碱三元配注工艺各个环节的适应性,对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地面工艺的改造建议,并总结了弱碱三元复合驱的技术界限,参数。  相似文献   

9.
杜813兴隆台油藏已进入蒸汽吞吐后期,随着采出程度的提高,油层压力大幅度降低;同时受到层间差异影响,油井纵向动用不均矛盾逐渐突出。针对上述矛盾研究了超稠油复合驱油增产技术,该技术具有注汽增效、及调剖、驱油助排等多重作用,改善油层纵向动用程度,提高油井回采能力,改善中高周期超稠油井开发效果。现场试验表明,周期对比累增油1635t,创效208万元,投入出产比1:2.54,取得良好的措施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张徽  盖玉叶  范荣菊 《内江科技》2010,31(4):98-98,36
飞雁滩于2010年11月注聚,2006年9月进入后续水驱:目前平面矛盾突出,局部注采井网不完善,储量动用程度低,且地层能量水平坻,单井液量低:通过合理注采比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综合应用热油藏工程方法,采取了局部完善注采井网、调剖、增注、分注等综合治理措施,在生产实践中取得明显效果,有效控制产量递减,改善了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