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河南光州固始县人。唐朝开漳刺史、正议大夫、岭南行军总管。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乎抚蛮獠啸乱,直至殉职,始终坚守闽南戍地,长达四十二载。其间平定闽粤,创辟州县,倡兴庠序,屯垦安民,堪称四大历史功绩,累受朝廷封赏,深受百姓爱戴。终因保卫社稷,为国捐躯,百姓哀之。事闻于朝,即于次年(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诏增秩赐谥,立祠祀奉。自唐至清,累有封赠,漳民咸尊为“开漳圣王”。陈元光出生名门望族。祖父陈犊,字克耕,为唐开国元勋。父陈政,字一民,以功累升为戎卫左郎将、归德将军。陈元光自幼聪颖好学,少时并好骑射,因受家庭教育熏陶,终成文武全才。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陈元光十三岁,领乡荐第一。是  相似文献   

2.
唐初名将陈元光是开发潮州,创建漳州的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然而他的籍贯至今尚无定论,一说揭阳人,一说属八乡贵人村人,甚至说陈元光是岭南土酋。文章以古揭阳的历史沿革说明陈元光并非八乡山土著而是出自河南。河南何处?文章列举了以往三种说法,都一一加以否定.另立光州说。陈元光及其所领58姓军多数定居漳、潮,蕃衍后代并播迁至台湾和海外。他们为开发祖国南疆.建设繁荣昌盛的漳州、潮州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当代学者关于陈元光籍贯问题的争论,前后持续30余年,形成了30余篇专题论文,但是迄今仍难以形成定论。而现存史籍中关于陈元光籍贯的记载,按照时间先后分别为唐代岭南说、河东说,明代光州说、光州固始说,清代揭阳说、弋阳说,诸说形成时间跨度很大,且相关史籍的记载不乏自相矛盾之处,使得这一问题益发复杂。而学者们对陈元光相关史事、论著及相关陈氏族谱的考订,使得陈元光籍贯与事迹之间的错位更加明显,对于如何以最少的"错误"、最小的"误差"完整书写陈政、陈元光父子开漳、治漳事迹,增加了不少难度。  相似文献   

4.
陈政陈元光家族大别山名人○陈政、陈元光(?-711),唐朝光州固始(今河南信阳地区固始县)人。唐初,泉州、潮州间“蛮獠”(即旧史书对山越人的称呼)发动叛乱。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诏令归德将军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率府兵3600名,自副将许天正以下...  相似文献   

5.
翁卷小考     
本文通过相关史籍资料及诗文对翁卷的长幼之序,领乡荐时间和生卒年进行了考证,对现有的翁卷生平资料进行了补充。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也是人口移徙融合的过程。就中原地区而论,历史上曾发生过周边诸民族与中原各族、以及中原各族与周边诸民族之间多次的移徙融合。仅仅中原与福建之间历史上见于记载的较大规模的人口移徙融合就有四次:第一次是汉武帝时,为了镇压闽越土著居民的反抗,加强中央集权,曾“尽徙其民于江淮间,以虚其地。”第二次是晋永嘉之乱,中原一带“衣冠入闽者八族”。第三次是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六六九年),光州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被朝廷派往岭南,镇压少数民族人民的“叛乱”,后来陈元光被尊称为“开璋巠王”。第四次是唐末五代时期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起义军南徙,据今  相似文献   

7.
陈元光是唐朝初年率众入闽、开发漳州的“开漳圣王”,相传他也是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由于他生于广东揭阳,死在福建漳州,主要活动在八闽地区,所以其生平事迹多不为中土人士所知。但在闽台和海外地区,则是一个被神化了的人物。1990年12月,漳州还专门举办了一个国际学术讨论会来纪念这位对开发漳州有特殊贡献的人。陈元光无疑是豫闽台关系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对他的历史进行研究显然是有必要的。 本文仅将陈元光及与豫闽台关系相关的四个问题提出来讨论,不当之处,敬请陈氏宗亲和海内外学人指正。  相似文献   

8.
闽地东临大海。中多丘陵,交通内陆不便而以海运见长。地处闽南的漳州地区更是如此。漳州地区气候温和,植被繁茂,是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唐总章二年(669年),河南光州固始人陈政率兵3600多人进入漳洲平定蛮獠之乱.年仅13岁的陈元光也随父进漳,21岁承袭父职,定居漳洲,随其人漳的中原61姓也在此繁衍发展。中原文化由此在漳州传承。中原文化的入主使这里民间艺术焕发光彩,自宋代以来木偶戏极为繁荣,因此带来了木偶雕刻业的产生与发展.近现代在全国最为出名的当数徐竹初。  相似文献   

9.
陈元光族姓新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元光(657—711)被称为“开漳圣王”.系第一任漳州刺史。自漳民渡台以后,陈姓在台蔚为大族.有“陈林半天下”之说,而陈元光开漳功绩遂洋溢于闽台两地,威惠庙之建比比皆是。顾陈元光事迹。新旧《唐书》皆付阙如。是以宋漳浦知县吕璹有“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之叹。无征不信,清版府县方志取《颖川陈氏开漳世谱》资料,益之以《白石丁氏古谱》构成唐代漳史框架,详实均未惬人意,疑义百端.而后世撰修志,陈陈相因,守旧弥笃,莫敢细考核实,遂使陈元光族属家世成为千古之谜。以讹传讹,可叹也已!  相似文献   

10.
马祖常     
马祖常(1279-1338年)字伯庸,光州(今河南演川)人。其先为西域雍古部人,聂思脱里贵族,基督教世家。六世祖铁穆尔越哥为辽马步军指挥使,颇有威望,人不呼其名而称“马元帅”,后代因以马为胜。四世祖马庆祥,在金朝为官,随宣宗南迁体京,居青城。从曾祖父马月合乃起,五世皆仕于元朝。父马润曾为光州干,劝农桑,兴教化,深受光州人爱戴,遂家于光州,卒后亦葬于光州。祖常随父耕读于光州,养老于光州,死葬于光州,是为光州人。祖常从小生活学习在这样一个受汉族儒家文化熏陶的家庭,并以此为自豪,他说:“我曾祖尚书世非出中国,…  相似文献   

11.
陈政、陈元光入闽平乱,对闽地的多数地区以及粤东北的开发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将能对闽南文化区的形成与发展有更加清晰的认识。陈政、陈元光的平乱历经两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战场主要是在泉州(其时治所在福州)的南部展开的。历经8年时间,初步稳定了闽南的局势,使“蛮獠”不得不退至更南部的潮州、崖州地区。陈元光继承其父职务之后,开始了平乱的第二个阶段,在之后的30多年间,其唐军进抚的主要战场转移至潮州。陈元光父子率领中原民众入闽后,对当时泉潮广大地域和平环境的形成,并进而传播中原先进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与加快泉潮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均大有建树。  相似文献   

12.
陈元光故事的演变史极具地方名人故事演变特色。唐代关于"陈元光"的史料较为稀少;宋代陈元光故事初现雏形;明代陈元光武功故事基本定型;清人学风严谨,剔除了地方志中严重背离历史事实的记载,至清末民初,陈元光已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将军。  相似文献   

13.
提要:陈元光(657-711)被称为“开漳圣王”,系第一任漳州刺史。自漳民渡台以后,陈姓在台蔚为大族,有“陈林半天下”之说,而陈元光开漳功绩遂洋溢于闽台两地,威惠庙之建比比皆是。顾陈元光事迹,新旧《唐书》皆付阙如。是以宋漳浦知县吕王寿有“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之叹。无征不信,清版府县方志取《颖川陈氏开漳世谱》资料,益之以《白石丁氏古谱》构成唐代漳史框架,详实均未惬人意,疑义百端,而后世撰文修志,陈陈相因,守旧弥笃,莫敢细考核实,遂使陈元光族属家世成为千古之谜,以讹传讹,可叹也已!  相似文献   

14.
陈元光是闽南民系的共同信仰。陈元光入闽应是经沙县、永安一带进入九龙江上游到达华安九龙山再到漳浦、云霄,而陈元光开漳的影响范围远至虔州(赣州)、潮阳,但由于历史原因,"唐史无人修其列传"。在今天的龙岩市新罗区、漳平市仍保留着"圣王文化"信仰,而龙岩方言的许多语音、词汇源自陈元光祖居地固始。  相似文献   

15.
建水县青龙区业租乡大领干村村长范广成四十九岁了,仍充满活力。正是这种活力,使他战胜了重重困难,为这里的教育事业写下了新的一页。他读小学时,就胸怀当一名山区教师的夙愿。那时,全村没有一个人识字。他是山寨的第一代读书人,深知上学的艰苦。他们每天要爬一个多小时  相似文献   

16.
李姓。李姓姓源,出自赢姓。惭唐书·宗室世系表》记载,帝颛顼高阳氏生大业,传至伯益,得赐姓赢。伯益生恩成,为大理(官),遂以官为氏,后裔理征因得罪纣王而死,其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今河南豫西),食木子得全性命,子孙改理为李。李姓入闽始自唐初,光州固始人李伯瑶随陈元光入闽,子孙散居龙溪、漳浦诸县。至南明隆武元年,李氏入闽后裔分别由福建泉州、漳州、汀州,广东嘉应、惠州等地渡海迁台。  相似文献   

17.
陈元光(657——711)作为“开漳圣王”,千百年来一直为民间所祀奉。然其生平事迹,由于史无立传,故鲜为人知。现有陈元光的记述,仅见于地方志书,族谱之类及民间故老的口头相传。最早用诗的形式来记述陈元光的业绩,当属宋代晋江人吕shu了。吕shu(?——1070),字季玉,在仁宗景祐年(1034)中进士后,曾知漳浦县,《威惠庙》一诗就是写于任上的。诗云:  相似文献   

18.
唐五代童子科与儿童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五代童子科与汉魏南北朝时期的“童子郎”,“童子奉车郎”,“童子”等名号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唐代童子科是唐科举制度下的一个小科目,其面向的对象为十二岁以下的儿童。童子由诸道荐举或乡贡,礼部主持考试,有时皇帝亦亲自召见,策问。童子登第一般都授官,由于其年纪尚轻,一般都会参加制举或吏部科目选,以加快晋升速度,五代童子科基本上沿袭了唐朝旧制,但在童子年龄,荐送和乡贡,考试内容及入仕等方面都作了一定的调整,唐五代童子科举的产生和发展与唐朝历代皇帝,大臣重视儿童教育紧密相关,唐五代社会教育体制的变迁与完善,为儿童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9.
悦荐快乐是什么?是做自己想做的事,享受自由,超然物外……推荐人:上海市东昌中学高一杨柳风一小时候,我梦想成为一位画家,一有空闲就开始画画。父亲见我如此痴迷画画,便领我  相似文献   

20.
河老人是特指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从河南中州率领七千官兵及移民进入闽南的特称。他们来到漳州之后,平定了“蛮獠”土著的对抗,采取了民族融合政策,开拓了包括苦草镇(今龙岩市新罗区与漳平市)的闽西南蛮荒僻地,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教育传统,请建龙岩县的建置。后来以陈氏家族为代表的中原移民便落籍为龙岩居民。本文以较为翔实的史料记述了陈元光亲临龙岩巡狩,陈晌在龙岩新罗区恢复新罗县建制。陈酆请建龙岩县并改辖漳州府,陈谟、陈泳开辟移居龙岩,直到陈吉甫镇守龙岩龙门里……等,陈元光以下六代人一代又一代地在龙岩耕耘着。五代时期王潮王审知也是河老人,他们率领数万人经闽西入闽。陈、王家族率队对龙岩的开发,成为开创龙岩文明史的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