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吴瑞 《天中学刊》1999,14(6):7-10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是冷战结束后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主要原因:一1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全球范围内的人类变位创造了条件,也为全球性的经济体系的运作提供了技术基础。二、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反映在国际政治上,就表现为避免对抗,加强对话和合作。三、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竞争,各国实力在竞争中此消彼长。美国谋取世界霸权的企图,遭到了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因此单极与多极之争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导当代国际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是冷战结束后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主要原因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全球范围内的人类交往创造了条件,也为全球性的经济体系的运作提供了技术基础;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反映在国际政治上,就表现为避免对抗,加强对话和合作;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竞争,各国实力在竞争中此消彼长。美国谋取世界霸权的企图,遭到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因此单极与多极之争将在很长时间内主导当代国际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是冷战结束后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章对其主要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是冷战结束后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文章对其主要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进程,是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经济社会化和国际化的历史新阶段。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秩序发生了新的转变: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区域经济集团化;世界经济向多极化趋势演进。  相似文献   

6.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深化。同时,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发达经济的基本态势,当今世界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与其它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大大提高,但从本质上说,全球化不是单一模式的普遍化,而是多极化和多主体的,不能把全球化的主体地位于完全让给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抛开发展中国家,也就谈不上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把社会化提高到了最大限度,归根红底将为社会主义准备更充分的前提,但不能简单断言:“全球化就是全球社会主义”,“一球两帛”,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相互竞争,齐谋发展,可能仍是进入21世纪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8.
二战结束期间,在“雅尔塔体系”的基础上世界形成了两级对峙的格局,目前世界格局正处于从两级向多级的过渡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各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多极化将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格局不断向多极化演进。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单极多元”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但“一超多强”结构中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各国之间意识形态分歧逐渐弱化,大国关系在复杂多变中日趋成熟,世界格局越来越受区域化制约。促进世界多极化格局在曲折中前进,打造和谐国际环境,是建立公正、合理、民主的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始于90年代的全球化,促使世界市场自由化程度提高、高北差距进一 步加大;国家主权面临弱化倾向、政治多极化进程更加曲折复杂、传统安全观念正 在改变;文化交流和传播更加快捷、西方文化席卷全球。其对世界经济、政治、文 化的影响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初,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领导作用削弱,西方国家之间的离心力增强,各国为争夺未来世界的领导权而开始明争暗斗,世界进一步朝多极化方向发展,新的国际格局尚在形成之中。美国的对外战略被迫从以苏联为敌手、以军事对抗为主要手段进行全球争夺,转向以西欧日本为主要对手,依靠经济竞争确立自身在世界新秩序中的优势地位。《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就是这一战略转变的标志和结果。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速度不断加快。各国都在为实现各自的利益,采取多种方式,超越国家和民族的限制,在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相互融合,各国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与竞争日益普遍化和多样化。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跨国公司不断生成、发展和壮大,越来越成为各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和主导。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也作为经济竞争的重要方面,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最活跃、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在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深入研究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序言第十二自然段中“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修改为“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单元涉及当今世界的特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世界多极化、时代的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知识。通过学习该单元这些知识,同学们要培养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关注全球性问题,把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世界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重要发展趋势,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和制度四个维度加以分析.当前,世界经济的去中心化和全球化重心的位移,大国关系在战略上相互借重和相互制约,发展模式的多元化和文明多元性,以及全球治理机制的建立和经济政治区域化,深刻地推进着世界多极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深化。同时 ,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由于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政治多极化凸显,科学技术也迅猛发展;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各国在探索中前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在发展中回答现实问题所遇到的偏差;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也出现过这样那样的失误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要抓住机遇,回应挑战,变被动为主动,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是人类走向合作、走向现代化、走向共同发展的历史。在经历了以两次浩劫为代表的挫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为实现这一目标,世界各国都不懈努力: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国际组织,推动全球合作;探索发展道路,加速现代化进程;加大科技投入,发挥政府职能,促进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20世纪的世界历史呈现出国际关系在动荡后走向缓和、各国发展模式日趋多样化、世界经济在发展中进入新时代的全面现代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一个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表现强劲、科技全球化趋势明显、文化全球化初露端倪、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并行不悖等是当今全球化的新特点。同时,当今全球化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属性,全球化已成为西方企图控制世界的手段和工具,甚至已演变为西方某些国家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9.
论经济全球化时代产业组织理论的范式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资源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是以世界多极化、经济市场化和知识经济化为条件的,其根本性特征是生产全球一体化,其产业的组织打破了国家和地区的界线,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全球化组织形式,且竞争与垄断的关系向效率中心演化,经济垄断结构成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由此导致产业组织理论由“市场结构”分析范式向“垄断结构”分析范式转变。  相似文献   

20.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 ,这个进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科学技术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世界力量对比和利益分配正发生着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