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晋文人的诗酒风度、北宋初期文人的享乐意识,以及元代文人的浪子风流,都引起了当时文学风貌的变异。元初因统治者轻文重武,停开科举,以至于形成“儒人今世不如人”的局面。精神支柱的倒塌、生存环境的不安定、被政治抛弃后的失重和道德评判标准的失衡,引起了当时文人们思想的躁动,这种思想的躁动应该是元代散曲“蒜酪”“蛤蜊”风味形成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元代社会前期,杂剧成为戏曲走上繁荣之初的主要创作形式,北方的戏曲作家多结群创作,其中,山东作家群成为当时一个影响颇大的群体。山东作家群所作剧作,题材表现多样,部分存世早期作品鲜明地表现出元蒙高压统治下,文人儒家传统“济世”人生理想从热望走向幻灭的痕迹;后期作品流露出道家“元待”的消极思想。元代山东作家群由儒而道的思想流变,不仅在元代具有典型性,也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动态。  相似文献   

3.
郑光祖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襄汾附近)人,元代著名的戏剧作家。据史书记载,郑光祖在当时名气很大,连闺阁妇女都知道他,勾栏瓦肆的伶工们,都尊称他为郑老先生,于此可见他在观众和演员中的重要影响。由于他的创作别具特色,历来为人们所赞赏,和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等被推崇为“元曲四大家”。郑光祖生活在元代中后期,生卒年不详,钟嗣成《录鬼簿》把他归于“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之列,《录鬼簿》成书于1330年左右,那么他在此以前大概已经去世。他曾经应过考试,做过杭州路吏这样的小官,死后火葬于西湖,可见社会地位不高,加上为人方直,不随便和人打交道,所以当时的权贵“诸公”“多鄙之”,在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深重、知识分子地位极其低下的元代,他一生不得重用可以想见,于是以其有用之材,进行戏剧创作,来抒发他对当时社会的不平和愤慨。  相似文献   

4.
张沛 《语文知识》2003,(9):23-24
猫是四足的哺乳动物,四只脚才能走得稳当。然而汉语中却有一个词叫“三脚猫”。宋代佚名《百宝总珍集》十《解卖》曰:“物不中谓之三脚猫。”这是较早用“三脚猫”来形容事物徒有其表而不中用的例子。后来人们又用它讽刺对各种技艺略知皮毛的人。元代张明善《水仙子·讥时》套曲: “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非(飞)熊。”将丑恶无用的动物与英雄豪杰相提并论,其戏谑效果可想而知。清代钱谦益《瞿元立传》:“无论学儒、  相似文献   

5.
“老九”考     
《襄樊学院学报》2010,(12):36-36
《咬文嚼字》2006年第5期登了篇《称谓十二问》,其中提到"老九",第6期对"老九"的来历作了"参考答案",笔者认为这一答案不确切。将知识分子称为“老九”古已有之。据元代郑思肖《心史》记载,元朝统治者为统治的需要把臣民细致地划分为十级: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知识分子)、十丐。  相似文献   

6.
早在元代后期,罗宗信就在《中原音韵序》中说:“世之共称唐诗、宋词、大元乐府,诚哉!”(周德清《中原音韵》卷首)。当时的著名文人虞集(1272-1348)便把“国朝之今乐府”称为“一代之绝艺”(孔齐《至正直记》卷三)。他们所说的“大元乐府”或“今乐府”,就是明清以后人们常说的“元曲”,包括元代流行的小令、散套、北曲杂剧、南曲戏文,前两种属于散曲,后两种属于剧曲。而代表元代文学艺术最高成就的无疑是北曲杂剧。“杂剧”之名并非元代独有,它始见于晚唐,宋、金时期一直沿用,涵义略有变化。元代的杂剧,特指在1…  相似文献   

7.
对元代雎景臣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人们发表了不少评论,对该套曲的思想内容评价之高,难以令人信服。一、《高祖还乡》非大胆之作《高祖还乡》以其“制作新奇”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因为它戏谑、嘲讽了一位皇帝,所以有人认为它是“大胆”之作,作者具有“艺术胆识”。  相似文献   

8.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文学史是一部动态的发展史.每个时代的文学都有着自己的特征。生活在其间的文人儒客们受纷繁世界的影响呈现出复杂的心态,作家的生活遭路、生活实践决定着他们创作的风貌和成就的高低,元代文人的生活道路与以往各代文人大相径庭,构成了元代文学总体风貌的独特性,俗称“唐诗、来词、元曲”,元曲主要包括散曲和杂剧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9.
君云 《教师博览》2006,(3):49-49
“卿卿”一词,常用来表示对心爱之人亲呢的称呼。多用于夫妻之间。成语中的“卿卿我我”,在特定语境中也含有对被称呼人戏谑、嘲弄之意味。如《红楼梦》中有“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之语。  相似文献   

10.
黄济 《中国教师》2007,(1):30-31
诸子,是以春秋战国时期为限,即先秦诸子。当时已有“百家”之说,荀子在《解蔽》篇中说:“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庄子在《天下》篇中说:“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这里所说“百家”,盖言其多也。到西汉,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辑录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并将诸子百家总括为儒、道、墨、名、法、阴阳、农、纵横、杂及小说十家,他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即除小说家外,其余九家又被称为“九流”,这就是“九流、十家”称谓的来源。就其分歧而言,家中有派,如儒分为八,墨分为三,名家中有“离坚白”与“合同异”的不…  相似文献   

11.
近日,读《现代语文》(2005年第1期)林建楠先生《“鄙远”之“鄙”用法浅探》一文,颇有感触,也想就“鄙”字在“越国以鄙远”一句中的用法,与林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12.
近日翻阅《全唐诗》,发现晚唐诗人方干的诗作竟收有六卷之多,而在处州纪游和投赠的篇什也有七首;再查看清雍正修的《处州府志》,也收录了方干诗作五首,其中一首《石门山》为《全唐诗》所未收录。这样,方干处州之行就给我们留下八首诗作,以寄托诗人对处州山水与吏民一片深情,也抒写诗人当时的心灵轨迹。 方干虽是晚唐著名的诗人,而《旧唐书》、《新唐书》中均无传。元代辛文房“游目简编,宅心史集。或求详累帙,因备先传”[1],编撰了《唐才子传》。其卷七有云: 方干,字雄飞,桐庐人。幼有清才,散拙无营务。 大中(847—…  相似文献   

13.
元代作家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历仕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和明宗等六朝,累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陕西行台御史中丞,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被时人和后人誉为“元代名臣”(《四库全书总目》)、“豪杰之士”(许有壬《张文忠公年谱序》)、“一代之伟人”(苏天爵《七聘堂记》)。为官的经历使他留下了政论集《三事忠告》。作为一位卓有见解的政论作家,他被时人称道“卓乎有所见,而不杂于权术”、“确乎有所守,而不夺于势利”(贡师泰《牧民忠告序》);“慎举刺言,人所难言,……虽令尹子文之忠,不及此也”。(林泉生《风宪忠告序》)  相似文献   

14.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实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六册中节选了《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根据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中“有关资料”,此旬译为“晋鄙合上兵符,怀疑这件事,举手看着公子说……”。对此句,我有些疑义,晋鄙为什么要举着手看公子呢?是举手指着公子吗?从上下文中我们不能得出这样的判断,何况晋鄙  相似文献   

15.
教学《信客》时,很多学生都谈了这样的感受:《信客》一文,语言质朴典雅,鞭辟畅达.但文章结尾读起来总让人怪怪的,似乎含有某种戏谑、嘲讽的意味. 此时的乡人已大多不知老信客是何人,与这位校长有什么关系.为了看着顺心,也把那个不成样子的坟修了一修.(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作者为何如此结尾呢?人教版八年级(上)教参认为它在告诉人们:“社会总体都是有良心的,奉献者终究会赢得敬爱和怀念.”①单这样理解明显有脱离文本之嫌.  相似文献   

16.
《为学》中有一处议论:“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这种“人之立志”的议论不符合上文所叙述的关于蜀之鄙二僧朝南海的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且与全文的论题也不符。先说议论与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不符。故事谈到蜀之鄙二僧都有一个去南海  相似文献   

17.
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塑造的张生形象,无疑带有元代“书会才人”的成色,他或苦闷抑郁、或放浪形骸、或玩世不恭、或渴望爱情功名,都是特殊历史时期元代文人共有的心态,文章试图从张生形象着眼,挖掘元代文人的心态。  相似文献   

18.
汉代以来文人士夫在皇权一统的仕宦生涯中。逐渐衍生的“出(出仕)处(归隐)”平衡心理结构,魏晋时期经过郭象等人的玄学阐释,使之成为文人士夫亲近山水并使山水画映射文人品格意趣潜在的关键性因素。山水画蕴藉着古代文人对“出处”关系的调整手段,它们体现在山水意象从“比德”观念到“山水以形媚道”,再到“身即山川而取之”的递次转变上,逐渐使山水画在文人仕宦的日常生活中具备了“不下堂筵,坐穷丘壑”的审美功能。像《卢鸿草堂十志图》《王摩诘辋川图》及《李龙眠山居图》等作品,也成了后世文人化解“江海之思”。疗治尘嚣羁锁之“心疾”的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19.
元代以吏治国,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儒士由科举及第入仕为官的道路被阻断,纷纷加入由吏入仕的行列,在社会中出现了一个人数可观的儒吏阶层,使得"以儒饰吏"在元代的文人叙述中成为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词汇。"以儒饰吏"的广泛使用,是儒吏阶层文化身份认同的产物,也反映了元代独特政治环境下主流知识层对"儒"的社会功用和终极价值原则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20.
渔父词是中国历代文人隐遮思想的重要栽体。元代文人在那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中,隐选避世的吟唱之声同前代相比显得异常高亢、嘹亮,彰显了元词鲜明的时代特色。究其因,既有中国隐选文化传统的历史积淀、传承之内在因素。又有元代独特社会现实催发之外在因素。同时,渔父词促进了元代以“渔父”为题材的散曲、绘画等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