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张亚 《教学随笔》2014,(10):20175+175
语文教学历来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韩信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淮安又是一代名将韩信的故乡,所以在淮安中职语文教学中传承韩信文化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以教学实践为例,力图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探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广泛运用韩信文化内容,以激发学生对学习韩信文化和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灵芝的故乡,中华灵芝文化渗透到百姓生活的众多方面.根据灵芝文化开发现状,为使灵芝产业做大做强,应突出大众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建设灵芝人物雕塑公园等,深人挖掘和开发灵芝文化,使之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类.  相似文献   

3.
通过解读澳洲华人“新移民”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探讨新移民在澳洲如何处理东方和西方、故乡和新乡的关系;如何展开与主流文化的对话;如何完成既不背叛中国传统文化,又能融入澳洲文化的新型文化身份的探寻和建构.新移民作家在弘扬优秀中华历史文化,重塑中华民族形象,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理解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黄梅戏是地域文化色彩浓郁的中华戏曲艺术瑰宝。坐落在黄梅戏故乡的安庆师范学院,以黄梅戏艺术教育作为探索、创新和实践对象,将"特色兴校"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将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专业培养与弘扬振兴相结合、科学研究与艺术教育相结合,为地方高校利用本地资源开展艺术教育、传承中华文化,作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中华"和"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以中华"和"文化的积极思想引导高校学生,使之健康、积极、向上成长,在当前形势下,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本文就此分别从中华"和"文化对大学生在学业、情感、信仰等诸多压力的影响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根。教师要抓住契机,利用已有资源,上好每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上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必须注意"五个度":扩展中华传统文化课堂的宽度,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课堂的深度,提高中华传统文化课堂的精度,增加中华传统文化课堂的长度,拓宽中华传统文化课堂的广度,让学生汲取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做个有文化、有内涵的翩翩少年。  相似文献   

7.
傅山是晋阳文化孕育出的历史文化名人。傅山的故里太原阳曲县(今太原市尖草坪区)西村,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与三晋文脉为一体的"风水"宝地,故乡的晋阳文化人文氛围对他的一生影响至深。傅氏家族,世代传承书画经文,为太原乃至三晋有名的书香门第。这样具有浓郁晋阳文化色彩和深厚国学功底的家庭环境,为傅山日后的品德修养和读书治学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在他的艺术作品中,多处显现出家乡美丽自然风光的独特历史文化对其创作灵感的激发,这些集中体现在他的诗歌、绘画、书法、戏剧和饮食文化等方面,反映了晋阳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在"商州三录"中,贾平凹首次以散文化的方式对故乡风土人情、社会历史进行了全景呈现。《商州初录》和《商州又录》侧重于撷取典型的故乡人事、描绘故乡风景,再现乡土之美。《商州再录》侧重于借由生活内涵和文化意蕴更加丰富的乡土传奇,对故乡在时代变迁中所遭遇的种种复杂问题予以社会反思和文化探询。在"商州三录"的创作过程中,贾平凹一方面完成了故乡书写方式转变,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对故乡作为其文学创作根基和情结的充分自觉。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石。新媒体时代,加强高职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尤为重要。对新媒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等进行阐释,分析新媒体视域下高职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面临的形势、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提升高职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的客观要求。强大的包容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它不仅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部诸思想体系之间的借鉴和吸收,也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与转化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包容性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形成多元共融的文化环境、营造和而不同的文化氛围、形塑海纳百川的实践气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乡土情结的人文精神:汪曾祺返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曾祺以自己的艺术观、创作论去挖掘故乡的风俗人情中辊具特质的形式美感和精神底蕴,形成共化乡土作品。其作品表现出特有的东方乡情是对时代和经济的感悟和超越--在乡土化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价值中注入了人性的光辉力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思乡文学主题的历时性检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中的思乡往往体现为对家园旧邦的具体情感指向,已连带着念旧感。屈原辞赋思乡将个人政治理想与社会群体命运紧密结合。造成乡思情感强劲的外部原因,大致有六点。思乡主题中有许多全身远祸、隐逸乡间的情感成分,此主题于魏晋、晚唐、清初为盛。  相似文献   

13.
黄河流域的关中地区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丰富的文化,其中的关中面花艺术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中国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黄河流域悠久的面食文化衍生、发展而来,集实用价值与观赏艺术于一身,其蕴含的深刻文化和审美意味以及形神兼备的艺术造型无不反映了朴素的民众情感和意愿,表达了民族民众的本土文化特色,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图腾文化、生殖文化和审美意识的体现。这种民间艺术在今天的发展现状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思考和关注。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民族民间风情作为一种原生态文化,以持久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合理开发利用土家族民族风情生态文化资源,是盘活梵净山旅游资源、繁荣文化旅游经济的重要举措。多元文化融合的印江土家族民族风情:佛教文化风情、木屋建筑风情、书法风情、花灯风情、农耕风情、饮食风情、过赶年风情、舞火龙风情,在梵净山旅游业发展中有着其他民族风情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地域文化与唐代文学现有研究成果的切入点分别表现为占籍、隶属阶层、南北划分、文人的移动路线(交通)、诗人群体流派和文化景观。新的研究则以地域文化与诗歌创作地点为联系,改变过去文史结合过程中文史分论或重史弱文的表述结构,将过去主要以诗人籍贯为主的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的分析,转换为以诗歌创作地点为主的地域文化与诗歌创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台湾未开发前,原土著少数民族饮食极为落后。明清时期尤其在清代,大批闽粤汉人迁入台湾,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汉族先进的饮食文化,改变了土著居民原始简单的饮食结构,使台湾饮食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张兵 《西北师大学报》2005,42(5):103-109
清初泰州遗民诗群是一个既具独特文化个性,又与扬州遗民诗群乃至淮海遗民诗群有着隶属关系的创作群体。这个诗群由泰州本籍遗民与流寓泰州的外籍遗民两部分构成,代表人物是吴嘉纪和冒襄。就社会活动的范围与生活方式而言,又可分为隐居家园和游食他乡两类。尽管是一个隐逸型的诗人群体,却呈现出极具个性的群体心态:高度关注现实,深切眷怀故国。由于相同的社会背景和生存环境,以及相似的人生境遇,使泰州遗民诗群在创作上体现出较为一致的特征:关注现实人生,嗟贫、叹苦,抒写人生苦况;家国兴亡之感,故国旧君之思;凄苦、严冷的诗风;诗学取向上以杜甫为宗。  相似文献   

18.
艾晶  黄小彤 《湘南学院学报》2004,25(1):103-106,125
文化旅游是当今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人们对于文化旅游资源的发掘多有著述,而对发展文化旅游的具体方式和方法则少有关注。郴州是全国旅游城市,因地处偏远而积存了许多较为古老的文化旅游资源,又因位于湘、粤、赣三地交界处,因此其历史文化具有边缘性的特征。发展郴州的文化旅游业,应立足本土文化,坚持求异导向,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从当地的文脉中提取有差异性的主题以进行形象定位;在打造旅游产品时对文化事象施以巧妙的嫁接;塑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旅游接待风格。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处于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将如何摆脱困境与危机,已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中国本土电影只有以积淀了民族审美经验和情感的艺术形式去反映民族化传统并运用现代意识去观照和超越传统化,充分利用本土化资源去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当下状态和普通人的命运及价值观念的嬗变,努力挖掘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东方诗情和东方神韵并与现代电影语言审美地结合,才有可能在世界电影艺术的领域中拥有一块立足之地。  相似文献   

20.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步入文坛直到今天,迟子建一直执著地抒写着她的故乡“北极村”那一片神奇的土地。神奇的大自然孕育了她神奇的感觉,神奇的感觉又使其作品有一种神奇的氛围,从而构成了迟子建作品的一种鲜明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