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喀左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所以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各民族的文化在相互借鉴中繁荣,也在碰撞中融合,升华出和谐的元素,形成了极具地域特点的民族团结的文化。  相似文献   

2.
喀左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所以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各民族的文化在相互借鉴中繁荣,也在碰撞中融合,升华出和谐的元素,形成了极具地域特点的民族团结的文化.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56个民族成分齐全.共有少数民族人口60余万人,有3个自治县、7个民族乡和380个少数民族聚居村。近年来,随着广东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外省(区)来我省务工、经商、学习的少数民族常住人口超过了150万人,我省成为输入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增多.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因此,在全社会尤其是在中小学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海淀区有常住人口328万,汇聚了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13.5万,约占全区总人口的4.1%,约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六分之一。海淀区少数民族人口多,驻区民族单位多,民族团结教育资源丰富,具有民族团结、和谐共进的优良传统和区域环境。目前,在海淀区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约16000人,占海淀区学生总数的7%。近年来,海淀区充分发挥民族团结教育资源丰富的区域优势,在全区中小学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让"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青州市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全市90万人口中有回、满、蒙古等32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共2.6万人。位于青州市的益都师范附属小学现有2600余名学生,其中少数民族学生325人。学校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开发了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青州回族"、"满族家庭"等,为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开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校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有德育室、微机室、实验室、阅览室、科技室、多媒体教室、音乐教室等功能教室,建有校园电视台和校  相似文献   

6.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有必要深入探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涵、功能与发展路径。从内容、目标、对象三个角度,可以基本明确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理论内涵。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容包括中华各民族的民族问题、民族关系、民族文化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目标包括"团结"和"进步",二者互为倚靠、不可偏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受教育者,而不仅仅是少数民族受教育者。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应当强调国家观念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而不应仅仅针对某个或某些特定的民族。民族团结教育的核心功能主要表现在"文化""德化""教化"三个方面。"文化"功能是指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科学理性水平的提升;"德化"功能是指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各民族情感、信念和意志的变革;"教化"功能是指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的自立自强和自我创新。随着形势的发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面临"文化"相对薄弱、"德化"有待加强、"教化"有待提升等挑战,应从解决语言问题、物化问题和普遍问题三方面着手和用力,有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回民学校现有54个教学班。有在校学生2450名。教职工268名,其中少数民族师生约占师生总数的30%,有回、满、蒙古、维吾尔、朝鲜、白、壮、撒拉、彝、锡伯、侗、柯尔克孜、羌、达斡尔等14个少数民族。学校一直把对各族师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学校的重要责任和使命。作为首都北京民族教育的窗口学校.学校既要向兄弟学校提供民族团结教育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族教育》2002,(2):26-27
红桥区是天津市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四分之一。做好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对于促进我区的改革、发展、稳定,推进素质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实践经验证明,能不能搞好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关键在于对开展这项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是否有足够的认识。中共中央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强调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论是在内地还是在边疆,不论是在汉族地区还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都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教育”。开展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43个少数民族,260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9.3%。1997年,吉林省成为全国第二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省份之一。当年,在长春市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试点工作,1998年,在全省铺开。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省在中小学开展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截至2004年,全省有200多万中小学生参加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接受了系列的民族常识和民族政策教育。一、提高认识,把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摆上重要位置。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  相似文献   

10.
阿鲁科尔沁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全旗有30多万人口,其中蒙古族占三分之一,全旗蒙汉两个民族占绝大多数。阿鲁科尔沁旗职教中心是这个旗唯一一所集长短期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成人学历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办学机构。现有1300多名师生员工,蒙汉两个民族的师生大体各占一半,学校日常工作中使用蒙汉两种语言和文字。蒙汉师生间的团结就成为学校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学校注重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通过实施“四个走进”,形成全员参与、全面渗透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机制,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走进课堂。各科各专业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  相似文献   

11.
《民族教育研究》2010,(2):F0003-F0003
通榆县蒙古族学校座落在县城内开通大路与东环路交汇处,是吉林省唯一的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学校。建校以来,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实行校务公开、党务公开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注重民族团结教育。1994年.学校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1995年、2004年被吉林省政府评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2.
民族团结教育事关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由于新疆的特殊地理位置和人口情况,以及发展状况,使得新疆高校中的民族团结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加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民族团结教育的形式三方面对新疆高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改革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当前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民族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从本质上讲,民族团结教育亦是以情感为基础和核心的教育,情感教育对于创新民族团结教育模式、解决当前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瓶颈有重要作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要善于结合运用情感教育的原则、方式和方法,促使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真正内化、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4.
青州市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县 (市 ) ,全市 88万人口中 ,主要有回、满等少数民族 ,2万多少数民族群众。青州市连续三次受到国务院表彰 ,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 ,市教委荣获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民族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近年来 ,青州市以提高民族素质 ,促进民族团结 ,发展民族经济为指导思想 ,大力发展民族教育 ,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一、构筑民族教育体系 ,奠定民族教育基础建立民族学校 ,是民族散杂居地区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发展民族教育的有效方式。从 1985年开始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 ,…  相似文献   

15.
民族团结教育事关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由于新疆的特殊地理位置和人口情况,以及发展状况,使得新疆高校中的民族团结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加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民族团结教育的形式三方面对新疆高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改革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加强民族团结是立国和兴国之本,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高校肩负着神圣而重大的历史使命。高校的民族团结教育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培养大学生的中华民族意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途径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使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成为当代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民族地区民族团结教育社会背景复杂、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构建面临诸多困难等三个视角分析了当前民族地区高校构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的困境,在此基础上从认知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活动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和隐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民族地区高校如何构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党中央一再指出“稳定是大局”。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祖国命运的重大问题。为此我校根据本地实际在师生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增进向心力、增强凝聚力、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建立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 一、发挥团结的环境育人优势 我县地处青藏高原北坡,占地面积3.34万平方公里,有11个民族,8000余人口,是多民族的居住之地。它东邻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壤青海省,北靠敦煌市,四周均有各兄弟民族分布。在生活的长河中各民族睦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新时期我国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为研究对象,针对新时期各民族院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经验,分析出各大民族院校的经验包括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校园文化为支撑点。最后,提出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方法和建设民族团结教育的师资队伍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对民族院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认识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和重要前提,在民族院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开展校园活动等途径,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理论等内容的教育,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切实担负起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