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著名诗人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七言歌行,属于古体诗行列.基于岑参边塞诗的“奇”以及歌行体的韵律节奏,从奇景、奇意及押韵两个方面分析这首诗.  相似文献   

2.
唐人边塞诗中的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与昌盛,其中边塞诗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边塞诗是唐代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密切相关。边塞诗之所以在唐代以至现当代能作为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提出来研究,关键是在它所表现出来的建功立业的思想和昂扬向上、富有创造性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以来,王维边塞诗研究仅有的20篇论文,论述了王维的出塞经历,边塞诗的分期、分类,艺术成就,以及王维边塞诗在唐代边塞诗中的地位,王维和其他诗人边塞诗的比较等。但王维边塞诗的研究成果与其成就地位仍然是不相符的,需要在边塞诗的界定标准、王维边塞诗的独特性及成就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4.
唐太宗李世民所开创的宏伟基业是唐代边塞诗走向辉煌的基础,而唐与高丽之战背景下李世民所作边塞诗又在唐边塞诗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边塞诗可以说从多个侧面反映了李世民为了求得国家的长治久安而采取积极防御政策——"以战止战"的治国方略,是唐太宗为了谋求国家长治久安而勤政一生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5.
张慧 《语文天地》2012,(5):23-24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重要形式之一,无论是浴血沙场的战争画面,还是穷沙绝漠之地归期遥远的思乡之情,都为唐代边塞诗增加了无穷的魅力。唐代边塞诗极大地丰富了当时诗歌的创作,同时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学生由于生活经历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张慧 《语文天地》2012,(9):23-24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重要形式之一,无论是浴血沙场的战争画面,还是穷沙绝漠之地归期遥远的思乡之情,都为唐代边塞诗增加了无穷的魅力。唐代边塞诗极大地丰富了当时诗歌的创作,同时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学生由于生活经历的限制,对边塞  相似文献   

7.
一提起边塞诗,人们往往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唐代边塞诗。诚然,唐代边塞诗不啻是一个时代的里程碑。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冷落边塞诗的另一峰巅——清代边塞诗。唐代边塞诗固然洋溢着唐代开放、豪迈的时代精神,开边塞诗之先河。然而,真正涉足西域(今新疆)的歌者,却如凤毛城角。而清代,躬践西域的诗人之众,作品之多,题材之广,是任何王朝都无法比肩的。1982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吴蔼袁先生的《历代西域诗钞》一书,其中收录清代诗人22人,诗800余首。虽然从中可窥见清代边塞诗之一斑,借遗珠沉壁不知儿几。笔者曾留意搜集漏网之鱼,…  相似文献   

8.
论唐代边塞诗的悲剧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唐代边塞诗,从历史的、哲学的层面把握其反映战争问题的本质。认为唐人边塞诗中充满着深沉哀婉的悲剧精神,它是古代边塞诗表现征战主题所达到的思想高度的体现,大大提升了唐代边塞诗的思想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边塞诗作为一种特殊题材的诗歌,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边塞诗包含的内容丰富,对不同的领域而言有着不同的价值,通过对边塞诗特别是唐代边塞诗中包含的物名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寻唐代与西域地区的广泛交流,有助于了解各民族间融合发展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对西域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琵琶与诗歌在唐代产生了交融,二者相互表现、相互补充。琵琶在边塞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琵琶艺术成为唐代边塞诗不可或缺的创作素材,边塞诗拓展了唐诗的题材领域。唐代诗人以琵琶为素材,以琵琶艺术为媒介,抒发内心的情感,勾勒文人们心灵深处无以言传的精神天地,淋漓尽致地渲染诗人内心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1.
宫体诗与近体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言近体诗体式的确立在唐代,迄今仍是权威的论诗作和学批评作中的定论。这种定论。是违背中国诗歌发展实际的。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是由于对宫体作家创作的过分贬抑和轻忽。大量事实证明,五言近体诗体式的确立的时间是宫体诗创作兴盛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李中峰先生是当代西部一位杰出诗人。他热爱传统文化,文化功底深厚,具有浓郁诗人气质,几十年来创作的诗赋近3000首(篇),其特点一是众体皆备,诗词曲赋文兼写,诗歌以格律诗为主,格律诗以七绝见长。二是题材广泛,咏怀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新田园诗既描写原生态的山水田园自然风光,又体现了当代农村的新风尚;讽喻诗继承了中国诗歌的"美刺"传统。三是风格多样,其中有一些七绝佳作令人拍案叫绝。中峰先生的诗赋创作继承了中华古典诗赋的优秀传统,又能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中峰先生以及当代许多传统诗歌创作实践是对后现代非诗化诗风的矫正。将当代众多的创作古体诗赋的作家屏之于当代文坛之外是一个很大的缺憾。研究当代文学的学者不能只把眼光关注到小说、散文及现代诗上面,应该放开眼光,抛弃陈见,关注那一大群以古体格律诗为载体来反映当代现实生活的诗人及其他们的创作。  相似文献   

13.
谭旭东 《池州师专学报》2002,16(1):69-70,74
现代汉诗英译,就是要用英文来表达汉语诗歌的意义与神韵。它是一种双语互换活动,自然要求译者精通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要处理好直译和意译的关系,同时,要讲究一定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4.
因选编于不同时代,<千家诗>五七言体的选编在审美指向、诗歌理念、教育原则等诸多方面都反映出不同选编时代的文化异趣.包括理趣与情趣之别以及围绕这一核心界别而凸显出的本宋、宗唐和诗道情性等不同的诗歌价值取向,进而折射出宋与明清时代既有传承关联又有时代特点的诗歌教育观.  相似文献   

15.
外国诗歌的翻译对中国新诗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在翻译中存在着不顾原作格律的问题,造成了外国诗都是自由诗的误解,产生了负面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诗歌翻译家在译诗中注意还原原作的格律,被卞之琳先生称为“译诗艺术的成年”。外国诗歌格律原貌的展示与中国现代格律诗的理论研究、创作实践相结合,有助于中国现代格律诗的确立,从而推动中国诗歌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晚唐诗风情调低沉,色彩晦暗.意境朦胧,词藻华美。李商隐则是这种诗风的开宗立派和集大成者.清人刘熙载说:“杜樊川诗雄姿英发,李樊南诗深情绵邀。”李商隐朦胧晦涩、深情绵邈的风格全面、深刻、典型地反映了晚唐的时代风貌。最能反映时代风貌和表现李诗风格的则是其感伤主题的诗歌。  相似文献   

17.
人类数千年的文明进程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无论是在东方墨客还是在西方骚人的诗歌中,酒的影子随处可见,文人们用多情的诗歌赋予了酒不同的意象。东方诗人笔下的酒是沉重的奢侈品,是特权阶级的象征。而在西方诗人的笔下,酒成了情感的宣言书,是浪漫运动的滥觞。笔者从东西方酒文化的背景差异出发,解析中法诗歌中隐藏的意象,从而找出造成这一不同现象的原因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登临诗作为唐诗众多题材类型的一种,在有唐一代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从产生原因看,自然环境、原始意义、节日习俗、应制诗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思想情感层面看,抒发了对宇宙鸿蒙对大自然的热爱探索之情、思今怀古之情、思乡怀人之情、伤时忧国的爱国之情、抑郁不得志的愤懑之情;从审美价值看,凸显了其想象美、夸饰美、意境美、含蓄美、悲凉美、感伤美等艺术特点;从文学嬗变史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后代登临诗、登临词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古诗十九首>把审视的焦点从外部世界转向人,从男性转向女性,着力塑造了思妇这一独特的审美形象.作者借助女性视角审视着女性丰富敏锐的内心情感世界,充分彰显了女性生命意识的觉醒,同时也传达出自己孤独忧伤的人生体验与精神苦闷.<古诗十九首>作为拟女性写作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高潮,为日后文人拟女性写作的发展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据《百菊新谱》、《(雍正)四川通志》、《鄮峰真隐大曲》、《机缘集》及《续机缘集》、《宋诗纪事》等资料可得《全宋诗》未收之诗81首,并句5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