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只小公鸡     
<正>从前,有一只漂亮的母鸡,她快活地生活在一座农家院落里。她有许多孩子,其中有一只小公鸡长得丑得出奇,实际上他只能算半只鸡,因为他只有一只眼睛、一个翅膀和一条腿。这只小公鸡的父亲是方圆二十里内最漂亮的公鸡,可是,他却比父亲更骄傲,他以为自己是群鸡之首,别的小公鸡取笑他时,他还以为别人在忌妒他呢。有一天,这只小公鸡对母亲说:“听  相似文献   

2.
一天,一只小羊,一只小公鸡,还有一只小狗,他们一起在山坡上玩。小公鸡放开嗓子一个劲地唱:“喔喔喔……”小狗用自己心爱的小角儿一下一下地挑着松松的泥土。小羊很喜欢小狗那两只漂亮的小角. 小羊走到公鸡身,悄悄地对公鸡说:“我有一身雪白的衣裤,要是也有两只象狗哥哥那样的弯弯的小角儿,该多好啊!”好心的公鸡就对小狗说:“狗哥哥,把你的小角儿借给小羊弟弟玩一会儿吧!”小狗听了公鸡的话,就大大方方地把自己心爱的小角儿借给了小羊。小羊呢,他接过小  相似文献   

3.
在我7岁那年,妈妈买回来一只小公鸡。小公鸡长得可漂亮了:红红的鸡冠,黑色的眼睛,一身油亮光滑的毛,人见人夸。有一天,我放学回家,就听到小公鸡在拼命叫唤,我赶紧跑进厨房,只见妈妈拿着一把菜刀,拎着那可怜的小东西。我马上对妈妈说:“小公鸡不能杀,我还要和它玩!”  相似文献   

4.
在南北朝时,我国北方出了一个"神童",许多大人一时难以解答的数学问题,他一下子就能算出来。相传当时的宰相为了弄清"神童"的真假,就把"神童"的父亲叫了去,给了他100文钱,让他第二天带100只鸡来,并规定公鸡、母鸡和小鸡都要有。当时,买1只公鸡5文钱,买1只母鸡3文钱,买3  相似文献   

5.
观斗鸡     
第一次看见公鸡打架的场面,真令人吃惊。 那是星期六的下午,我正在专心致志地做作业。突然。听到院子里有动静,我忙走出去看。只见一只大公鸡和一只小公鸡正在打架。大公鸡对着小公鸡的鸡冠就啄,小公鸡却不慌不忙地把头一侧,  相似文献   

6.
刘佳 《小学生时空》2007,(12):18-19
我以前养过一只小公鸡,它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乐趣。虽然它死了,但给我留下的却是一些美好的回忆。记得那是一个春天的傍晚。我放学回到家,妈妈从屋里拿出了一个小箱子,让我打开。我打开之后,发现里面是一只小公鸡。这只小公鸡的毛还没长全,长得有点像斗鸡。它很高,脖子长长的,天生一副叨人的模样。它的两眼直盯着我,好像我要伤害它似的。看着它那可爱的样子,我显得异常兴奋。  相似文献   

7.
童年趣事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值得回忆的趣事 ,我也不例外。不信 ,你们就认真地听听 :在我五岁的时候 ,妈妈给我买了一只可爱的小公鸡。它长得可漂亮了 ,红红的鸡冠 ,油亮的羽毛 ,尤其是它的尾巴 ,真是人见人爱 ,人见人夸。有一天 ,我从外面回来 ,听妈妈说要把小公鸡给杀了 ,我急忙说 :“不要 ,不要杀死它 !我要小公鸡陪我玩儿 !”妈妈笑着说 :“行 !不杀可以 ,但是它必须下个蛋。”我一听就赶紧喂小公鸡吃东西 ,想让它吃得饱饱的快点儿下蛋。婆婆看见了心疼地对我说 :“小公鸡是不会下蛋的。”我不相信 ,还闹着说 :“不嘛 ,小公鸡会下蛋的 !”不一会儿…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有位丞相.他听说有位叫张邱建的算学大师很是了不起,于是想亲自试一试,看看他到底是不是像传说的那样神算.一天.丞相邀请张邱建到其府上,问他:“现有钱一百文,要买一百只鸡.如果公鸡每只五文钱。母鸡每只三文钱,小鸡三只一文钱.这一百只鸡该如何买法?”张邱建略加思索后答道:“那就买4只公鸡,18只母鸡,78只小鸡便成.”丞相一算。果然花了一百文钱,买的鸡又恰好一百只.  相似文献   

9.
从前,有一只好吃懒做的公鸡。有一次,这只公鸡在外面玩得饥肠辘辘,傍晚时,路过猫家,便生出一个骗吃骗喝的鬼点子。他进到猫家里对猫说:“猫,有什么好吃的,赶快拿来给我吃。不然,我就用鸡冠上的‘火’将你们统统烧死。”猫妈妈吓得赶紧去拿出刚准备好的晚餐给公鸡吃,公鸡见那么轻易就把猫震住,不由得意忘形起来,口出狂言道:“以后你们就是我的奴仆,找到食物要先孝敬我!”猫一家子又恨又怕,从此忍气吞声地过着日子。有一天,猫家正在烧饭,有意思!真想拍手跺脚庆祝猫妈妈的胜利,那句“你这个骗子,拿假火烧我吧!”说得多过…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给中学生作科技报告时,曾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 一只公鸡被一位买主买回了家。第一天,主人喂了公鸡一把米;第二天,主人又喂了公鸡一把米;第三天,主人还是喂了公鸡一把米。连续十天,主人每天都给公鸡一把米。公鸡有了十天的经验,它就下结论说:主人一定每天都喂它一把米。但是,就在它得出这个结论不久,主人家来了一位客人,公鸡就被杀了。 华罗庚爷爷讲这个故事是告诫青少年朋  相似文献   

11.
一只漂亮的小公鸡,每天清晨到山坡上去喔喔啼。一天,他发现树林边有个帐篷。“是谁住在里面呢?”小公鸡想。公鸡回家把这件事告诉了母鸡,母鸡说:“千万别跟陌生人讲话,说不定他正想和你打架呢!”“他为什么要和我打架呢?”小公鸡说,“我可是个懂事的孩子呀。”第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童年时都有值得自己回味的趣事,我也不例外。记得在我6岁的时候,有一天妈妈从市场里买了一只公鸡,准备把它养肥了再杀来吃。一天下午,我放学回家,突然听见妈妈对奶奶说:“我看这只鸡够肥了,今天就杀来吃吧!”  相似文献   

13.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到武汉大学演讲,带着一个箱子走上讲台,他不慌不忙地从箱子中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陶先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演讲带只鸡来干嘛?“陶先生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公鸡只叫不吃。他又掰开鸡嘴,把米硬塞到鸡嘴里,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陶先生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退后,公鸡怡然自得地吃了起来。  相似文献   

14.
从前,我国古代有位丞相,他听说有位算学大师名叫张邱建.于是丞相想亲自试一试张邱建,看看他到底是不是像传说的那样神算.一天.丞相邀请张邱建到其府上,并问他:“现有钱一百文,要买一百只鸡.如果公鸡每只五文钱.母鸡每只三文钱,小鸡三只一文钱,这一百只鸡该如何买法?”张邱建略加思索后答道:“那就买4只公鸡,18只母鸡,78只小鸡便成.”丞相一算.  相似文献   

15.
抓螃蟹的渔民往往会带个头小肚子大的竹篓。捉到第一只螃蟹后,他们会把盖子盖严,以防止螃蟹跑掉。捉到第二只螃蟹后,渔民就不再盖盖子了。这是为什么?原来当有两只以上的螃蟹时,每一只都争先恐后地朝出口处拥去。但是,竹篓的口很窄,只能允许一只螃蟹通过,于是当一只螃蟹爬到篓口时,其余的螃蟹就会用那同样威猛的大钳子抓住它,最终把它拖到下层,由另一只强大的螃蟹踩着它往上爬。尽管篓口一直敞开着,  相似文献   

16.
蜗牛的表演     
看过这样一则家教故事:一个周末的晚上,全家人一起吃过了晚饭,明明就到房间去看少儿节目了。等他出来的时候,明明惊奇地发现在刚才吃饭的桌子上竟然放着一只蜗牛、一盘牛肉、一盘粮食、一盘蔬菜和一把青草,还有一杯盖着盖的热水和一杯盖着盖的凉水,爸爸、妈妈在桌旁坐着。明明看看爸爸,又看看妈妈,他们笑而不语,却开始了表演。妈妈先把蜗牛放在热水杯的盖子上,只见蜗牛爬来爬去,烦躁不安;妈妈把蜗牛移到凉水杯的盖子上,蜗牛静静地伏着,不再乱爬;妈妈把蜗牛放在粮食盘中,它丝毫不感兴趣;妈妈又把它放在牛肉盘中,蜗牛同样是…  相似文献   

17.
从陶行知的“喂鸡”到“带鸡找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走上讲台,他不慌不忙地从箱子中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陶先生从容不迫地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怎么才能让鸡吃米呢?他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灌,大公鸡拼力挣扎,还是不肯吃。陶先生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向后退了几步。这时,大公鸡自己就吃起来。这时陶先生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地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将一定会好得多!”  相似文献   

18.
泳清 《小读者》2013,(4):14-14
“赶紧给我盛饭!”坐在饭桌旁边的达达把饭碗递给了妈妈,等妈妈把盛好的饭递给他,他一声“谢谢”也不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饭桌上,他只吃自己喜欢的菜,妈妈特意买给奶奶补身子的鱼已经差不多被他吃光了。  相似文献   

19.
童年趣事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值得回忆的趣事,我的趣事是这样的。那是我5岁的时候,妈妈买了一只小公鸡。小公鸡长得可漂亮了!红红的鸡冠,一身油亮的毛,尤其是它的尾巴,人人见了都夸它。  相似文献   

20.
事物的本质     
前几天看了几幅图画,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一幅画是一片鲜艳的红,上沿呈锯齿状,不知何物。第二幅画上立着一只双目圆睁的大公鸡,金黄色的喙,绿色的翅膀扑闪着,那片红原来是它的冠。第三幅画上原来这只公鸡站在一堆木头上,两个小男孩趴在窗台上紧紧盯着它,做跃跃欲试状。第四幅画显示这是一个农家的院子,院子里有五只羊、三只鸭,一只小白狗在追着鸭子满院子跑。院子的小主人即那两个小男孩,一心一意要逮住那只鸡。第五幅画:镜头拉远,原来上述这些都是玩具,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在认真地摆弄着它们。第六幅画:一个老人,花白头发,在看电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