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体育课的准备性导入游戏选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堂体育课有一个好的开头,就会使学生的情绪被积极地调动起来,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根据激趣性、热身性、益智性和诱导性的原则,在小学教学实践中,笔者收集和创编了几则准备性导入游戏活动,供大家参考。一、节奏跳停(适合小学高年级及初中段)目的:发展学生的节奏感、注意力和计算能力,提高学生对肢体运动的控制能力。方法、步骤与要求:1.约定先由单侧脚开始,连跳两下,接着作一次双脚落地的并步跳,然后换另一侧单脚跳开始,如此循环重复进行。按“×××”的节拍为“1(左)———2(左)———3、4(并),2(右)———2(右)———3、4(并)”,口…  相似文献   

2.
<正>一、设计思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水平三学生求新、求趣、求乐的身心特点出发,力求在"以新促趣、以乐促动"的过程中充分展示校本教材的魅力,并通过校本课程"魅力毽子"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魅力,激发运动热情;进一步掌握"单脚内侧踢毽"、"脚背直踢毽"的动作;发展学生柔韧、灵敏、协调等素质;使学生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3.
<正>一、趣味游戏刚刚上课集合,学生可能还在为课间某一事情兴奋着,也可能为周边某些事情吸引着,注意力就很容易分散,对此,教师可以采用简单而有趣的游戏,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如,游戏"大西瓜、小西瓜"。具体方法:教师有规律地喊"大西瓜(小西瓜)",学生相应地  相似文献   

4.
<正>一、图片导入,开好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注意讲究引导艺术,学生就不会产生厌烦情绪,能自然地进入新课学习。利用图片导入是众多有效导入法中效果较为显著的一种。(一)利用图片集中注意力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教师往往要花费许多时间引导他们。教学中,形象的卡通人物图片中的动作有趣,容易吸引学  相似文献   

5.
健美操教学四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目前健美操流行趋势及本人教学实践 ,建议在组织健美操练习中 ,采用一种叫做组合递加的方法 ,会受到较好的效果。一、以1—2个八拍的动作为一个小组合 ,对称或不对称均可。练习之前 ,准备此类小组合若干备用。二、教师融讲解、提示于练习之中 ,简单的动作采用完整示范 ,重复几遍学生即可基本学会 ;稍复杂的动作则采用分解教学 :先脚下步法 ,再加上肢配合 ,最后加个性化风格。节奏的掌握一般是先二拍一动慢做 ,在给学生讲清楚动作后即可一拍一动正常速度完成。三、此种方法最大的特点还在于练习过程中组合与组合之间的连接方式 :当组合…  相似文献   

6.
这是以模仿小蜜蜂飞为基础的集体舞蹈,它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的,舞蹈动作比较欢快、跳跃。一、舞蹈音乐二、参加人数人数不限。圈内邀请者最好是被邀请者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为适。三、舞蹈队形排成两个同心圆圈,面向圆心站好,邀请者在内圈外,被邀请者在外圈外(如图1)。四、舞蹈基本动作“小碎步”:左、右脚用前脚掌撑着地,每拍两动,两手做飞状(如图2)。“跑跳步”:1拍—左(右)腿屈膝前举,同时邀请者与被邀请者均站在圆上,两胸前拍手,每拍一动,同时头和身体随向左右侧倾摆。邀请者:模仿小蜜蜂飞,两臂上下动,用小碎步向圆心做四拍动作,再退原…  相似文献   

7.
<正>一、创新整队环节,快速把学生注意力从课间转移到课上课堂的前两分钟是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时间段,创新整队形式则能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1.游戏吸引。一上课,用小游戏吸引学生的"眼球"。如,"剪刀、石头、布":教师和学  相似文献   

8.
<正>案例描述:《希望风帆》这套操中涉及有"起踵立、全蹲、半蹲、绕环"等技术动作,每个技术动作都有严格的要求,需要在教学中反复地磨炼。然而,经过多年针对多套操的教学经历,笔者发现,学生在"两腿屈膝"这个看似简单的技术动作上总是"掉链子"。如,《希望风帆》第一节伸展运动的3~4拍"左脚还原,两腿屈膝,同时两臂肩侧屈肘,两手置于头后,稍低头",以及第二节扩胸运动的3拍"两腿屈膝,两臂胸前平举后振"都包含了"两腿屈膝"动作,且由于这套操节奏动作变化快,要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教师经常使用口令、哨声等多种信号刺激,暗示学生,以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同一动作,统一节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一、教小学生系列广播操过程中的难点1动作新颖、多变。新的广播操动作多样,活泼丰富,打破了旧的模式,采用一拍一动、两动,二拍一动,有适当的变化,更加适合了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但是,由于动作变化比以往复杂,也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例如:...  相似文献   

11.
<正>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才能使高度兴奋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并尽快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中呢?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设计并采用一套能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的集体操——不协调操,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同行们在教学中参考。不协调操共有四节,其动作如下图: 第一节“登梯”运动(4×8拍)  相似文献   

12.
《体育师友》2019,(5):17-18
文章主要分析篮球绕杆运球中"两拍一换"的教学策略,具体介绍"两拍一换"的动作方法、具体作用、教学方法、注意事项,通过"两拍一换"的逐步实施,让学生智慧地突破篮球绕杆运球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13.
王司宇 《体育教学》2011,31(3):42-42
1.集中学生注意力,巧妙提问 由于体育课多数在室外进行,受外界干扰因素较多,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有时甚至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有经验的教师多采用课堂提问的方法,掌控课的节奏和进程,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  相似文献   

14.
一点通     
盯准球,再发球对于初中级球友来说,发球是一项比较难掌握的技术。左臂负责抛球,右臂向后引拍,挥击(以右手握拍为例),协调好两臂的动作关系,盯准球,在恰当的击球高度用球拍甜点"撞击"球,这其中是有窍门可循的。建议你在练习时放下球拍,以2只球作为道具。右手握一只球,举起手臂,左手握另一只球,像平常一样做向上抛球的动作。这样,向上抛球时,注意力都会集中在抛球手臂上。从抛球开始,两眼要始终不离  相似文献   

15.
<正> 一、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游戏是适合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好教材。这一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备占优势,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好动,容易产生疲劳(也容易恢复),模仿性和好胜心强,对新鲜事物易产生好奇心,  相似文献   

16.
学习目标能说出对墙掷反弹球的动作要领,做出背后过肩、蹬地转体、快速挥臂的投掷动作,提高掷准能力,发展力量、速度和协调素质;培养竞争和合作意识。重点难点肩上出手、背后过肩、快速挥臂;投掷和接球的准确性。过程一、课堂常规:(略)二、热身活动:游戏:“单脚开火车”可乐瓶操(音乐伴奏)一、“反弹球”——对墙掷球反弹比远二、游戏:“保龄球”——滚球击可乐瓶放松:小雨沙沙总结和评价布置亲子活动教学内容1.成四列横队站立。2.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积极的交流讨论。3.4人一组进行游戏,做到注意安全,注意力集中。4.韵律操动作到位有力,充…  相似文献   

17.
<正>一年级新生的广播操教学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让教学方法多样化、动作趣味化。教学中,笔者根据每一节广播操的动作创编了口诀,这些口诀既符合动作要求又贴切学生的日常认知,为学生更好地掌握各个8拍的动作提供了便利。下面,笔者以《希望风帆》每节操的前2个8拍(每节操第3~4个8拍与第1~2个8拍动作相同,方向相反;第5~8个8拍,同1~4个8拍)为例进行介绍,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性质"的"健身性"指出:"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分别从动作、组织、氛围等方面,分析改进体能练习的策略,从而达到过程增"趣"、效果添"味"的效果。一、增加动作多样性,满足好奇心问题分析:在常态体能练习中,教师多采用定时、定量等带有一定负荷量的规定动作。这种体能练习内容的单一性和产生的疲劳感容易让学生产生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19.
一、注意初中生的特点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大;男女运动能力有了一定的差别;容易疲劳也容易恢复;具有求知欲强、活泼好动、争强好胜等特点。因此,在游戏教学中要注意针对性,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合初中生的游戏内容和方法。初中男生喜爱勇敢行为和攻守性动作,以对抗性强、竞争激烈的游戏为适合;女生则喜欢节奏明快、韵律性强、柔软协调富有美感的动作,以动作简单、竞争比较平和或有舞蹈动作、音乐伴奏的游戏为合适。二、注意少年期游戏教学内容的变化初中阶段是由儿童向青年的过渡期。在游戏教学内容方面,也是从各种自然动…  相似文献   

20.
4-6年级教材教法: (续上期)基本动作: 1.蹦跳步(并腿跳):节奏2/4或4/4。动作:(预备姿势)两手叉腰,两腿并立提踵。动作时两脚同时轻轻蹦脚蹬地跳起,落地时先脚尖、脚掌到全脚,还原成预备姿势。要求:蹦跳要有弹性,屈伸要柔和,有节奏。教学建议:此动作较简单,学生容易掌握,但不容易做得好,做得优美,教师在教时一定要强调上体保持正直。学生可按教师的拍子做正面的、左面的、右边的蹦跳步练习。 2.跑跳步:节奏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