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中推广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对于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层次的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阐述了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语文学习方法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语文学习方法,旨在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新教学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语文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自主实践,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自主学习是语文学习中校心和基础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只是语文学习中合作行为的长远目标,语文学习中实施舍作的当下价值应该是帮助或启迪学习个体解决学习过程中遭遇的依据个人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审美经验、学习方法和策略等暂时无法解决的具体学习困难,从而助推学习个体顺利完成自主学习的任务.在语文学习中,合作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才被呼唤入场.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学习中,建立学生语文学习档案夹,不仅能促进教学的评价改革,而且对帮助学生成为自律学习者,也同样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通过撰写语文学习个人成长档案,召开自我认识讨论会,开展作业自我评估和反思,指导学生每周制订个体目标,并进行总结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成为自律学习者,同时促进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4.
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明了语文学习的改革动向。即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其语文素养;突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与时俱进,突出语文学习理念的重大变革。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自由空间过大、标新立异过乱、形式主义过多等误区,亟待引起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语文自主学习是在老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行为,自主完成语文学习任务,自主提升语文学习能力的语文实践活动。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和源自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为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实现语文自主学习关键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强化学生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探索与建构语文自主学习教育、教学体系等。语文自主学习是学习型社会语文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朱维珍 《甘肃教育》2009,(16):19-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从如下两方面着手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些都表明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本式”语文阅读课堂,就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本的语文阅读课堂。它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把学生的学习当作第一要务,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兴趣盎然、生动活泼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学本式”语文阅读课堂呢?  相似文献   

8.
毛伟文 《考试周刊》2012,(45):40-40
语文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的资源,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9.
“自得”学习理念既体现了我国语文教育传统中的精华,又切合了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时代精神。“自得”式语文教育实践,意味着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独特的自我体验和感受,倡导“自得”式学习理念,需要教师对教育理念进行自我更新和重建,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变“独白”式教学为“对话”式教学。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把“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放到了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在这个前提下 ,新课程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并强调“教学内容的确定 ,教学方法的选择 ,评价方式的设计 ,都应当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这一观念的转变 ,无疑给遭受众议的语文教学带来一片曙光 ,对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授受式学习形成了巨大冲击。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它肯定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并把他放在与教师平等的地位上。在新课程里 ,自主、合作、探究使…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小学语文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式学习和仓储式储备,由于其单一性、被动性和机械性的特点,这一方式正逐渐丧失其应有的活力,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语文学习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主张,对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黎莉 《青海教育》2004,(12):23-23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课堂教学中,摒弃传统语文教学的条条框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备课作为落实语文课程的一个核心环节,同样应当全面更新理念、全程创新实践。依笔者之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切实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在此背景下,语文应该重视发现式教学。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语文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教师和学生预留自主选择的空间,教师教学过程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学习中体验和感受生活。  相似文献   

17.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中,耍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里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中所处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要真正发挥引导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把自主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把语文实践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林庆辉 《小学生》2011,(4):23-24
《语文课程标准》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新理念意在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建立正确价值观。一句话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下面是我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通过试验、实践产生的几点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下面浅谈本人的一些教学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