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7 毫秒
1.
正近些年来,随着现代药物筛选与开发技术的发展,传统中药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在现代医疗卫生事业中开始焕发新的魅力。科学家利用现代药物分离技术,将中药中相对精细的化合物分离出来,并借助体外筛选模型和模式生物进一步实验,筛选出活性较好的化合物,最终以创新药物的形式进入临床应用。这就是西南医科大学教授吴建明每天的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2.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与抗氧化活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在植物界广泛分布的多酚类天然产物。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癌、抗心脑血管疾病、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功能及药理作用。开展黄酮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的研究,对从中草药中筛选出更有效、安全的药物,发现先导化合物十分必要。本文讨论抗氧化活性与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4):435-436
氟喹诺酮(沙星类)是目前我国抗菌药物3大主力品种之一,市场规模达100亿元左右,对保障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上海药物所杨玉社研究员、嵇汝运院士及团队从1993年开始,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合成方法学、构效关系、成药性等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他们采用结构优化的策略,潜心研究左旋氧氟沙星的基因结构.药效关系、结构一代谢特征关系、结构一毒性关系,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化合物,最终筛选出具有新化学结构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盐酸安妥沙星。该药在2008年8月申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时,获得审评专家的高度认可,评分列为化学类新药第一名。并于2009年4月15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新药证书,即将上市。  相似文献   

4.
一、大力研究和开发海洋生物科学家们十分重视海洋生物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特别是在利用海洋生物制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国科学家近年来就发现了三种具有抗癌作用海洋生物。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海洋药物研究中心发现叶托马尾藻、铁钉菜和蓝斑背肛海兔等三种海洋生物中,具有多种抗癌活性的化合物。我国科研人员在国际上的这一首次发现,是通过三年艰苦努力的结果。研究人员从我国东南沿海数十个海港、上百个岛屿,采集300多份标本进行抗肿瘤药物成分的筛选,发现属于15个科的23种海洋生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肿瘤活性。其中叶托马尾…  相似文献   

5.
早期的药物研究过程是利用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广泛筛选各种来源的物质和原料,然后分离出具有活性的组分,进行结构的鉴定和性能的测试。在此基础上,合成一系列同类化合物或衍生物,并进行分子修饰,最后得到适合于药物开发的分子。  相似文献   

6.
分子设计与新材料我国民间曾流传“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可见那时候寻找和筛选药物的艰难。长期以来,利用化学方法探索和研究新材料,也与“神农尝百草”差不多,一直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大致过程是:先凭经验制取某一种材料,做成试样,分析成分,测试性能,然后制  相似文献   

7.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方面的潜力已经引起各地政府的广泛重视。如何将有限的政府资金用在那些成长性较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上,成为了各地政府面临的普遍难题。上海市2006年开始实施的“科技小巨人”政府扶持计划在全国率先迈出一步。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市松江区科技“小巨人”企业的科学筛选机制,科技“小巨人”的界定;科技“小巨人”企业发掘机制的构建;科技“小巨人”企业筛选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模型运算;科技“小巨人”企业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施。这为我国其他地区建立优质科技型中小企业科学筛选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天然产物在制药、农用化学品、食物及添加剂、中药、化妆品等很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植物是制药工业新的、潜在有效化合物的丰富来源。目前在用的代表药物几乎有三分之一源自于植物。中药以其安全的治疗效果闻名,各种各样的中草药提供了相当具有价值的新药筛选资源,然而,现在普遍使用的筛选方法都复杂而没有效率。  相似文献   

9.
夏雨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2):147-148,160
生物医药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我国新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医药工业过去一直以仿制国外产品为主 ,新药设计和筛选的基础薄弱 ,技术条件落后 ,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药研究开发机制 ,致使产业经济效益低下 ,难以应对加入WTO后所面临的冲击与挑战。为改变我国医药工业的现状 ,必须大力提高我国创新药物研究开发的实力和水平 ,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新药研究和生产体系 ,实现医药产业从仿制为主到创新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化合物活性筛选是创新药物研究的起点和具有决定意义的步骤。离开筛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高通量药物筛选的原理,体外筛选模型及常用的检测方法和技术,并结合药物研究过程论述了高通量药物筛选在新药研发中的过程,分析了其对药物开发策略的转变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立足基础研究 追求源头创新 "在浩如烟海的化合物中筛选新药,倒不如从千百年来被广泛使用的传统中草药中寻找活性物质更易发现我们期待的活性先导化合物,若能得到结构全新、效高毒低的活性先导骨架结构,并将其结构优化为安全可靠的治疗药物,便是我们努力追寻的创新药物."吴久鸿这样描述自己的科研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基金》1991,5(3):69-69
科学基金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使我所的科研工作呈现了勃勃生机和活力。化学昕学术委员会主任黄志镗研究员领导的“含氮及硫的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与反应”研究组从科学基金实施至今,共有4个课题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其中已圆满完成2个基金项目。今年在研的2个基金课题也取得较好进展,尤其是“内酰胺并杂环化合物的合成”项目,两年来已合成约140个新化合物,并对其波谱进行了测试和研究,已发表论文11篇。  相似文献   

13.
在高通量药物筛选中 ,数学模型被认为是实现对样品库大规模筛选及筛选过程自动化的基础 .从热力学及动力学的角度对药物筛选的原理与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 ;同时也对药物与靶点的 3种可能的作用体系进行了研究 ,获得了药物筛选过程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综合模型和基础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生物导弹”由来说奇云生物导弹何处觅?早在本世纪初,药物化学家就设想研制一种“生物导弹”药物。这种药物就象军事上所用的导弹那样,具有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双重功能。这一设想,在当时多少带有点幻想色彩。尽管人们对此作了不懈努力,但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没...  相似文献   

15.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药物合成研究室不足百人,却拥有3个“国字号”名头. 研究室以刘克良、李松、仲伯华为首的药物创新团队,自主研制成抗流感病毒特效药“军科奥韦”等,使我国率先拥有全球品种最丰富的流感防控药物体系.主持建成全球单产能力最强的流感防控药物生产线,为我国13亿人口储备了世界最高质量标准的“救命药”.研制出为1亿多糖尿病患者减轻70%药费负担的Ⅱ型糖尿病药物“太罗”以及对抗“超级细菌”感染最后一道防线的“替加环素”.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感染是一类常见病,对某一特定的病毒性感染而言,可能存在发病率(显性感染率)高、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变异性大、死亡率高等一些特点。绝大多数病毒性感染还没有有效的疫苗可用,如艾滋病、禽流感等。对病毒性感染、尤其是新生的烈性病毒性传染病,进行药物治疗和药物应急预防,已成为迫切的社会需求。我国生产的抗病毒药物基本是仿制药或国外专利过期药,极少有自主知识产权。提高药物创新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特药物,是我国药业面临的迫在眉睫的任务和迎接国际挑战的唯一出路。化合物活性筛选,是创新药物研…  相似文献   

17.
《大众科技》2008,(7):5-5
据“中央社”报道,台湾大学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发现可促成慢性骨髓血癌(CML)细胞凋亡的新机制;若可借由该机制筛选适合药物,将有机会找出治疗CML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5):466-466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会增加肥胖症、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临床征候群。上海药物所/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王明伟课题组研究发现。四元环取代化合物Boc5能够与GLP-1受体结合并模拟其生理效应。应用这个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糖尿病及肥胖模型小鼠4周后,血糖显著下降,同时伴有脂肪组织和体重的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9.
先导化合物是现代新药研发的出发点,发现和寻找先导化合物有多种多样的途径和方法。虚拟化合物是一种基于受体结构的三维信息,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设计出的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先导化合物。是否保护专利化合物的虚拟形式使用和由此产生的虚拟化合物是决定这一全新药物设计方法广泛普及和向前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据新华社消息,我国科研人员在世界上首次找到一种可“无限制地生产”稀缺型抗癌特效药物———紫杉醇的极佳途径,有望使癌症患者最终获得廉价、有效治疗药物成为可能。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周东坡说,他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经过8年的时间,已经找到了一种利用生物工程的方法大规模生产紫杉醇的可行途径,解决了此药物获取源严重匮乏的难题。紫杉醇是红豆杉中特有的一种二萜类化合物,利用它作为主要成分,可以生产出世界公认的可治疗乳腺癌、子宫癌、卵巢癌、胰腺癌、结肠癌等10多种癌症的特效药物。然而,由于红豆杉已在全球处于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