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善良     
这是一个最单纯的词汇,又是一个最复杂的词汇。在黑灯瞎火的恐怖中,人们企盼它的光亮,企盼得如饥似渴、望穿秋水;但当光明降临的时候,它又被大家遗忘,就像遗忘掉小学老师、早年的邻居,遗忘得合情合理、无怨无悔。有时又会突然想起,在街市,在书房,在宗教场所,甚至在人烟稀少的茫茫旷野。然而如果要用口和笔来专门讨论,又觉得它很难构成一个独立的话题,正儿八经地讨论又常常会使原本轻松的气氛显得有点异样。“什么,善良?不就是说好人么,我们都是好人!”是,都是好人。但什么是好人?为什么是好人?这是孩子们在看电影的时候经常…  相似文献   

2.
徐小明 《学子》2015,(2):38-39
品德教育中我们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说真话、露真情、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而这深藏在人内心的真情却是最难流露出来的。相反,在课堂这样特殊的环境中不经意的一个小小的实物或教师精心设计的情景却能流露出孩子们的真情。在教学"我的爸爸和妈妈"时出现了这样的一幕:课前我让孩子们带来一张全家福。上课时,我让他们把照片拿出来,看得出所有的孩子都很爱护这张照片,生怕被弄坏,也有的孩子跃跃欲试,想上来介绍自己的家庭。这时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说,如果遇到这样的事就会交好运,如果碰上那样的事愿望就会实现。还有人讲,如果在大年初一的早上遇到一个好人来做客,那这一年就一定会喜事不断。但是,我所知道的,比这些都神奇。那就是,如果在1月1日那一天,你捡到了一枚跟自己出生年份一样的先令,那你就能实现三个愿望。也许这么说,你还不相信,可我,的的确确是遇上了。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总是习惯于用“是好人还是坏人”来评价一个人,小小说《好人坏人》中的“儿子”便是这样。一个人在面对具体生活情境时的应付方式,就成为我们评价他是好人还是坏人的事实依据。就一件事来说,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就是一件好事;就一个人来说,能够时时做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事,就是一个好人。这看起来似乎只是个人所共知的常识,但一遇到具体情况,它就会变得很复杂。所谓的好人未必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好事,而所谓的坏人未必就没做过一件好事。于是,好与坏之间看似泾渭分明的界限就变得模糊暧昧起来。小说中“爸爸”的朋友,时而…  相似文献   

5.
人生路上真是有太多的偶然!做点好事,去帮帮那些太需要帮助的人。说不定你小小的善举(例如一碗米粉)便能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文中的二哥和二嫂是一对好人。好人有好报,做了好事有好报。他们俩结成美满姻缘,更让人羡慕。这个故事清新美丽,作者是个高明的写手,文中的交代照应技巧值得我们学习。比如第①段“店主、厨师和服务员都是他一个人”,看似漫不经心,实质匠心独运,它隐约告诉我们店里人手不足,这就使下文请女孩做帮手舍情合理;  相似文献   

6.
等待     
如果说,人生是一所学校,那么,等待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 呱呱坠地时,你用响亮的啼哭等待甘甜乳汁的滋养;蹒跚学步时,你用张开的小手等待亲人的搀扶;金色童年里,你用纯真无邪的笑容等待春天里每一缕阳光的照耀;蓬勃青春里,你用绚丽的梦想等待人生的大船隆重启航;青年时光里,你用真情而执着的歌唱等待爱情的花朵在生命枝头绽放;  相似文献   

7.
英国剑桥大学的专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人们分成两组,一组有朋友、亲人为伴,另一组则没有。结果,在长达10个月的时间里,前一组出现的健康问题比后一组少50%。科学家用数字和事实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真情的关怀。俗话说,细微见真情,关怀显大爱。真情在生活中处处可见:父母的一声鼓励、朋友的一个微笑、老师的一  相似文献   

8.
未来的学校     
一百年后,我们的学校该是什么样的呢?你看,那是用软软的海绵织成的学校。你一定想知道那里面是什么样子吧!我给你作一个简单的介绍。首先是校门,这是一扇银灰色的电动大门。这可不是一般的电动门,而是无人操作的。它就像一位称职的保安,只要你站在电动门的旁边,它就能立刻准确无误地分辨出你是好人还是坏人。如果是好人当然可以进去,如果是坏人它就会把你抓住。走进校园,第一个映入你眼帘的是一块草坪,草坪中间是一个花坛,花草都是无土栽培的。校园中间高高飘扬着一面国旗,这是采用了科学家的专门研究成果制造的,下雨时水滴不…  相似文献   

9.
周云 《成才之路》2011,(32):16-17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着,打到小松鼠……”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民间童谣轻易就能唤起人们对于童年的美好记忆;田埂边玩踢毽子;随随便便几个小石头就能玩抓螺;简简单单一张纸也能炸响炮……虽然个个被晒得脸儿黑里透红,但民间游戏带给我们的快乐是无穷无尽的。  相似文献   

10.
《湖北教育》2005,(7):27-30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小学德育教学这块广袤的田野里,她播下的是真情,收获的是快乐。在她的备课本上,我看到这样一句话:“一个懂得用爱心去鼓励、信任学生的老师,一定是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一个以真情面对所有学生的老师,一定是一个能打开自己成功通道的老师。”她,就是南漳县实验小学品德课教师、学校副校长——曾秀群。  相似文献   

11.
爱心换真情──记全国优秀教师、巾帼英雄张慈中杨子她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心里始终铭记着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切动力来自对学生深深的爱;教师的爱,是比世间任何亲情的爱都要丰富的爱。她就是凭着这颗炽热的爱心,教了一年又一年,送走一届又一届,换来了世间真正的...  相似文献   

12.
比比  ako 《小朋友》2006,(12)
哦,哦,太好了!又要开始交换愿望了!嘻嘻!今年的愿望我早就想好啦!我盼是了啊好,久呢!什么?愿望换?!没错!这是布丁小学的传统游戏,你也一起参加吧!汪!每个老师和同学都把自己的愿望秘密地写在纸条上,扔进那个大箱子。到了新年的第一天,每人再从箱子里随便抽一张纸条!无论上面写的是什么愿望,都要努力帮别人去完成!这样大家的愿望就都有机会实现啦!这就是你们小岛的新年庆祝仪式?真无聊!在我们曲奇大陆,每年过节都会有成堆的贺卡和糖果!不过最最令人期待的,是第二天一早会收到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我们会听着教堂里的唱诗度过平安夜!围在圣诞树…  相似文献   

13.
王珺 《教书育人》2007,(9):46-49
你还相信不求回报的付出么? 你还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么? 你还相信真实的感动么? 幸好还有一些人足以令我们流出泪水,幸好我们心中柔软的部分还能够被触动。一个帖子,一笔用废弃饮料瓶筹集的捐款;一场病,一张寄出、退回、再寄出的汇款单;一个承诺,一些小小的愿望;一群新朋友,一张用关怀结成的网。 让我们,倾听这个带着传奇色彩的爱心故事,品味——  相似文献   

14.
我这一辈子,只有一个愿望,走进一问有屋顶的房间,睡在一张有床单的床上.为什么我要有这种愿望呢?因为我是印度加尔各答的一个小乞丐,我生下来不久,爸爸就去世了,我和妈妈相依为命,我们都是乞丐,住在一条小街上.  相似文献   

15.
结束错误     
一般人都希望自己变得富有一些,只是我们中的一些人的这一愿望更为强烈;而有些人却假装自己只想在生活的某些领域里变得富有。事实上,大多数人的最终愿望都是让自己更加幸福、更加成功,也想拥有更多的钱。这种愿望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富裕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假如我们有充足的钱,我们就能生活得更有尊严,也能更好地为自己和他人服务。认为我们必  相似文献   

16.
在一座茂密的大森林里,长着一棵神奇的愿望树,这棵树每三年才结果一次。如果在新年的前一天,在愿望果中插入一张写满愿望的纸条,那愿望就一定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一、幽默型幽默诙谐的语言最能吸引学生。正如相声、小品最能吸引观众一样。记得我的一位叫张鹄的老师,他给我们上第一堂课时,走进教室第一句话就是:“现在我来解答大家的一个疑问。”我们莫名其妙:这位老师要给我们解答一个什么疑问?接着张老师说:“我叫什么名字?”哦,原来老师是在卖“关子”呀。不过,这确实是大家正想知道的,于是集中思想听起来。接着张老师用诙谐的语言介绍了自己名字的奇遇:一位医生把“张鹄”念成了“张鸡”、“张告”,最后索性叫号码;一位体育老师怕念错“鹄”字,就干脆漏报学生姓名,让学生自报家门;…  相似文献   

18.
贾孟影 《八小时以外》2010,(11):106-107
每天都会有无数人和我们擦肩而过。能让我们为之停留、驻足的,却那么少。一直认为,遇见一个人,甘愿为他关闭心扉,从此感情的世界里只允许这个人来来回回,是最浪漫的事。当真情遇到真情,我们往往什么都可以放弃。  相似文献   

19.
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已逝的岁月便又浮现在眼前,14年前的友情便如诗如酒般洋溢在心田。刚到高中时,虚无和寂寞总趁虚而入占据我自卑的灵魂。这时,你,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常文渊,便缓缓走进我的生活,影响我一生的友情也就在悄无声息中拉开了帷幕。你虽只年长我一岁,可事事处处都绝对表现出兄长的情怀:每每吃饭时,总是早早打好饭,吃过饭后,再把我的碗筷洗干净;每逢星期日,总是骑自行车把我送十几里,直到不能再骑车的羊肠小道时,才擦把汗扭转头匆匆赶回四五十里远的故乡去。是你让我看到了人间真情,是你点燃了我生活的信念…  相似文献   

20.
我的邻居是老师平谷县管家庄小学高全喜在我们这不大的院子里,住着三户人家。我们一家,妈妈、爸爸都在工厂上班;西屋的张叔叔一家,是做买卖的;还有西厢房住着的王老师一家。王老师是一个年轻漂亮而又和蔼可亲的人。暑假,她刚搬来的时候,听说是当老师的。我和酉屋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