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驯水记》是郭超人于1974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反映建国后水利建设的伟大成就而采写的长篇通讯,该通讯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在中国新闻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驯水记》的解读,发现该通讯实现了审美性与党性的完美结合,呈现出了"大"、"思"、"真"、"情"的独特新闻审美属性,这些审美属性对我们今天的新闻实践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才子配佳人,这是明传奇诸多爱情婚姻戏一再复申的婚姻观。仅以《六十种曲》为例,认为“自古才子,必择佳人”(《红梨记》)的剧作就有《明珠记》、《玉簪记》、《还魂记》、《紫钗记》、《紫箫记》、《琴心记》、《怀香记》、《鸾鎞记》、《玉合记》、《金莲记》、《四喜记》、《绣襦记》、《青衫记》、《红梨记》、《霞笺记》、《西楼记》、《玉环记》、《金雀记》、《锦笺记》、《种玉记》等二十余种。笔者认为,才子佳人婚姻观作为一种对旧婚姻制度的否定,不仅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赖以产生的社会、思想基础,而且有着不容忽视的历史进步意义和审美价值。下面本文就此分两个部分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3.
“管仲相桓公”作为具有重大历史影响的事件,在《周驯》《列子》《管子》不同文本中被加以改造,增添了该历史事件的思想性。因文本的思想旨趣各不相同,故不同的文本在叙述详略、叙述重点、叙述情节、人物设定等方面对“管仲相桓公”一事进行不同程度的改编。《周驯》侧重叙述桓公一人,旨在凸显桓公为君具备选择贤才的优良品质,这是由《周驯》的性质及其思想氛围所决定的。《列子》注重揭示管仲被重用的缘由为“命”“力”二者。而《庄子》以桓公杀兄的不义之举与管仲辅佐弑兄之君的张力,传达“守真”之旨。《管子》的《大匡》《小匡》则侧重叙述管仲之治国才能,旨在塑造管仲具备高超治国之才的形象。在历史叙事的视域中考察“管仲相桓公”在不同文本中的不同叙述方式,以期呈现历史叙事与思想史之间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4.
以明代邱濬《伍伦记》为创始的道学家派戏曲和以邵灿《香囊记》为肇始的骈俪派戏曲,是文学史上一个重要论域。《伍伦记》主风化的思想倾向和《香囊记》尚骈雅的艺术特点,与高明的《琵琶记》有极为密切的渊源关系。《琵琶记》内容上的道学化和艺术上的骈雅化这两个特征,分别为《伍伦记》和《香囊记》所继承,其影响的轨迹清晰可见。研究道学家派戏曲和骈俪派戏曲,不可能忽视《琵琶记》对《伍伦记》与《香囊记》的影响以及对这“三记”各特点的分析。此外,这两个戏曲流派的形成还各有其复杂的社会因素和文化背景。本文拟从上述两个方面探索这两个戏曲流派的成因。  相似文献   

5.
宋代的《考工记》研究,一方面是籍《周礼》研究而进行,一方面是对之进行专门研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出现多部以《考工记》命名的研究专著;以图注解《考工记》的成果开始出现;受宋学的影响,多攻击汉学,自成一说;注重《考工记》的普及推广。宋代《考工记》研究不仅保存了重要的文献资料,而且有助于宋代科技史的研究,在《考工记》研究史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苏轼散文名篇中的“五记”是指《喜雨亭记》、《凌虚台记》、《超然台记》、《放鹤亭记》、《石钟山记》,本文较为细致地分析了这“五记”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本文据《搜神后记》、《幽明录》、《宣验记》、《冥祥记》,析理了佛教文化与南朝志怪小说之交涉,及其对后世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当代名的研究《伊戈尔远征记》(以下简称《远征记》)的学德·利哈乔夫写道:“我们在反复阅读《远征记》时,时常会在其中找到以前我们未曾发现的新的奥秘。”这是对二百年来研究《远征记》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研究地震史的俄罗斯学安德列·尼科诺夫对《远征记》的研究成果是利哈乔夫上上面一段话的最好注释。  相似文献   

9.
《紫钗记》是伟大的戏曲家汤显祖著名的“玉茗堂四梦”之一。过去一些研究者在论述汤显祖时,往往只推重《牡丹亭》,谈到其他几“梦”,不是评价很低,就是语焉不详。最近有人为《南柯记》、《邯郸记》鸣不平,但对《紫钗记》仍有些冷落。我以为《紫钗记》的思想内容也很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唐代僧人清彻著《金陵塔寺记》一书久佚,通过《建康实录》所引《塔寺记》及《寺记》、《太平广记》所引《塔寺记》的辨析,可知即是《金陵塔寺记》的佚文。由此进一步可知清彻《金陵塔寺记》在《建康实录》成书前已成书,系清彻早年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当今国际、国内形势已发生深刻变化,党的事业成败关键取决于干部。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学习,做学习型干部,才能不断提高领导素质、领导能力和水平,从而主动适应新时期的新情况、新要求,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奋力推进党的建设迈向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显示,免费性是强制性义务教育得以真正实施的根本保证和关键所在;确保一定年限的免费义务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和基础;免费与公平成为我国义务教育制度改革的核心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对外开放,积极接纳外来文化的今天,英语作为一种广为接受的国际语言,成为了许多大中城市男女老幼争相学习的一种时尚。在与世界文化接轨的时候,SARS的读音却出了差错。我们是凭想当然,还是遵循科学的发音方法?我们是抱着旧有的发音习惯不放,沾沾自喜于中西合璧的洋泾浜英语,还是从基础教育做起,练好语音基本功,从而激发学习英语的热情和信心,找准方法、快速提高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4.
Going to a friend’s house is very exciting. You mayspend time with a friend and get to see where he lives. Soremember to be polite.When to arriveThe first thing to remember is that  相似文献   

15.
从我国近20年来相关的几部主要语言学著作所反映的情况来看,我们以为,迄今欲以支持语言为人类特有之观点的依据或基本依据,无一可对或用来对该观点进行有效地支持。因此认为,我们尚不能说语言为人类特有。  相似文献   

16.
快乐吧!     
第一次读到英国桂冠诗人梅斯菲尔德这行诗的时候,我非常惊讶,他想表达什么意思?不仔细考虑的话,我一直认为这句诗倒过来才对。不过他的冷静与自信却俘获了我,所以我一直无法忘记这句诗。  相似文献   

17.
休谟难题:能否从“是”推出“应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该如何"是客体的"事实如何"与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属性,是"事实如何"对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客体事实属性是应该如何产生的源泉和存在的实体;主体需要、欲望、目的则是它们从客体事实属性中产生的条件和标准.因此,"应该如何"是通过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而从"事实如何"产生和推导出的:"应该"等于事实对主体需要欲望目的的符合;"不应该"等于事实对主体需要欲望目的的不符合.这就是"应该如何"的产生和推导过程,这就是破解休谟难题之谜底.  相似文献   

18.
After my article entitled "How I Corrected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rkers' Children" was published in Chung-kuo fu-nu [Chinese Women] and Kuang-ming jih-pao [Kuang-ming Daily], I heard some comrades say: "The reason Yao P'ei-k'uan could do this is that she comes from a good family." I reflected seriously on the comment and found that it was only partly true. I have not always been lucky. As a matter of fact, I have had deviations and have learned my lessons. Now let me begin this article with why I chose to be a teacher.  相似文献   

19.
大象散去     
怎样才能让大象远离你家的花园?这听上去像是一个荒谬的谜题,但在东南亚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个地区到处都有饥饿的大象从森林中窜出来大啖农作物。在泰国西部的萨拉卡帕地区,仅2006年一年就有462起大象袭击事件,造成农民的损失达30,000美元。  相似文献   

20.
师生关系的和谐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公平交流,文章从教师与学生的个别谈话研究出发,认为个别谈话氛围的和谐性很重要,还应需要正确的教育思想作指导,针对青少年心理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