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艺尺寸链的分析与计算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按由工艺尺寸链换算得到的工序尺寸加工或测量工件时可能有假废品现象的存在,通过组织学生对假废品产生的原因、假废品的判定方法进行讨论,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对零件产生假废品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极限尺寸窜动的假废品判别方法,并指出了零件假废品出现的区域、零件假废品区域同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实际加工生产中,常常会遇到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的情况,此时就要进行测量基准的换算,换算后就可能会出现“假废品”,本文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分析“假废品”的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4.
机械加工工序废品的处理关系到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产品的质量控翻,因此必须妥善处理.本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工序废品的有关概念及其分类,并根据工序尺寸与设计尺寸间的关系不同而提出了工序废品的具体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车床上车削加工薄壁套类零件,由于刚性差,在镗孔时常因孔经尺寸不正确,内孔不圊,内孔有锥度和表面粗糙度述不到要求而造成废品。本人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违成零件废品的几种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有效预防方法及工艺改进措施,以确保零件的加工质量,减少度品率。  相似文献   

6.
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任新梅工艺尺寸链是联系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各工序尺寸与公差的重要手段。在尺寸链的计算中,封闭环判断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计算结果的正误。本文通过对被镀零件的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对比,揭示了封闭环判断的重要性以及尺寸链各环与零件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7.
工艺尺寸链的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建立工序与装配尺寸链、确定封闭环、尺寸链解算方法、公差分配方法以及假废品分析等5个方面,系统探讨了工艺尺寸链的教学方法。通过突出分析工艺尺寸链教与学的关键点,让学生认识到结构设计的同时,考虑后续的加工、装配工艺的重要性。实践表明,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按照零件的设计要求所给定的基准进行加工,这是零件加工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因此,在加工之前,应首先根据设计图样要求明确所要采用的一系列工艺基准,包括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而保证零件和产品质量最理想的工艺手段,就是以设计基准作为工艺基准,也称为基准重合。实际中,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图样设计时,也首先考虑采用基准重合原则。所以,在零件的制造过程中,我们所采用的基准通常也是设计基准。一般来说,设计图样上给定的基准,在零件加工过程中不能随意改变,即应按零件图上给定的尺寸和形位精度等要求安排…  相似文献   

9.
机械零件的加工必须要保证零件达到图样的要求,满足其加工精度。而尺寸精度、形位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是检验零件加工精度最主要的三个方面。三者任何一项达不到要求都会造成零件质量的下降或报废等问题。其中形状和位置精度可以通过设备、夹具、刀具、工艺等来加以保证,而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控制则是难点。  相似文献   

10.
在机械制造行业,经常会遇到一些特形面的加工。图1是我们在产品加工中遇到的一种零件,其主要工序是SR14mm球面的加工。按传统方法,应设计一套专用球面车削工装,在车床上车削,但球面在车削过程中需经过多次走刀,而且加工出的球面尺寸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不适于批量生产。为此我们在该零件的最后一道工序中,利用铣床铣削出符合要求的球面,收到满意的效果。铣削原理和主要参数的确定铣削原理球面的铣削原理就是利用球体上任一截面的轮廓是一个圆来实现的,如图2所示。切削刀具在旋转过程中,在AB截面上铣出一个圆,铣削过程中工…  相似文献   

11.
基准不宜随意转换,这是零件加工中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我们曾在《现代技能开发》杂志1997第5期中作过讨论。但如果碰上设计图样上给定的尺寸不便直接测量保证或难以控制,此时,则应通过基准转换去确定工序尺寸。基准转换后工序尺寸的确定,需要通过尺寸链去计算获得。关于尺寸链,通常划分为工艺尺寸链和装配尺寸链两类。零件加工中工序尺寸的确定,须用工艺尺寸链去求得。求解工艺尺寸链时,主要关键是确定封闭环,这是不少同学感到棘手的问题。工艺尺寸链中封闭环的查找,必须在加工工艺顺序确定后才能判断,加工顺序改变了,封闭…  相似文献   

12.
李文艳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7):131-132
在定位基准的选择中,为了较容易地获得加工表面对其设计基准的相对位置精度要求,应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即基准重合。基准重合虽然给零件精度的保证带来了方便,但有时却使得工件装卡不便,夹具机构也比较复杂。因此,定位基准的选择要综合衡量基准重合与基准不重合的利害关系。在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中,针对以上两种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合理标注零件尺寸方法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标注零件尺寸,是每个设计师不可回避的问题。本从零件功能分析入手,提出零件的重要尺寸要首先直接标注;零件的重要表面要做主要尺寸基准;标注零件尺寸要兼顾其工艺要求和零件尺寸的标注步骤等,在上述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对设计人员和图学教育工作将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4.
在实际生产中,沉割槽是经常出现的,而有些零件孔底部至沉割槽下端的距离,无法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测量。为了测量出这种零件孔底沉割槽下端的尺寸,经反复研究可采用间接测量、设计专用量具的方法,即利用一个偏心的套管量具来测量,孔底先放入一垫块,高度按尺寸的最小值做出,并要求量杆、套筒装配后转动无阻滞感;垫块由于磨损较快,所以还要对其进行定期检测。  相似文献   

15.
小型内燃机的曲轴连杆组件大都由左右半曲轴和连杆压装而成.压装后,为使曲轴轴径磨削后达到设计要求,必须在压装前保证曲轴外凸台端面与曲轴轴径轴线的垂直度要求.以往设计和使用的凸台磨夹具存在定位和夹紧方案的不合理,本文提出了改进方案,使该组件因此道工序造成的报废率降至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16.
制造工模具上的零件(如夹具上钻模板,冷冲模上的多型孔凹模等)时,常要进行孔系的加工。孔系的位置关系有时以孔之间的中心距及两孔连线与基准间的夹角来表示(图1所示);有时以同圆周上的两孔间夹角来表示(图2所示)。在坐标镗床上加工孔系(图1)时,就要把中心距尺寸及公差(L)换算成相互垂直的坐标(工序)尺寸及公差(L_X,L_Y);另外,在测量图2所示零件时,尺寸v20 0.006(-0.017)及Q112±0.03都比较方便,但角度92°12′01″±1′50″用一般的量具和方法就无法测量,这时,可将角度尺寸和公差换算成测量两孔中心距的尺寸及公差(L_1)。通常这两种情况下尺寸及公差的换算过程较复杂。如图1中的L_X、L_Y尺寸及公差的换算,教课书中是利用尺寸链的原理,采用其精度来确定L_X、L_Y的公差,此方法从工艺上看  相似文献   

17.
生产黄胶料零件的品质非常不稳定,极容易产生崩料现象,导致该产品直接报废.一道工序做下来,在生产的20件产品中,通常会出现3或4件不合格产品,这样按一个班次需做1 00件产品核算,就有15 ~20左右的不良品,不良率高达15%~20%,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所以针对该产品的崩料问题做出了一定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基准问题是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装配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而且也是要首先考虑并解决的问题。基准理论是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之一。 任何零件都是由一些简单而具有一定形状、位置和尺寸等要求的表面(如平面、曲面、球面等)组成的。由于零件上各表面都有一定的位置和尺寸要求,所以在零件设计和零件加工中,应以某些表面为依据来设计和加工其他表面,以保证图纸上的设计和加工要求。那些作为设计、加工、装配和检验依据的点、线、面称为基准。基准也就是“根据”之意。在设计和加工时,弄清面与面之间的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正确地分析和选择基准,是进行设计和加工的必要前提。因此,无论是在零件的设计方面,还是在零件的加工方面,基准的选择和确定,是设计和加工工艺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机械制造业中,零件精度的高低,表面质量的好坏,不但取决于零件的尺寸误差,而且取决于它的形位误差,因此,在设计零件时,既要给出尺寸公差要求,又要给出形位公差要求,因此,我们要研究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之间的关系,称这种关系为公差原则。公差原则分为独立原则和相关原则,其中相关原则又包含最大实体原则和包容原则。独立原则独立原则主要是指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彼此无关而独立存在的一种公差原则。尺寸公差主要用于控制零件的局部实际尺寸,形位公差用于控制形位误差,加工后的零件上的实际要素,应同时满足两种公差值要求,检…  相似文献   

20.
圆盘薄壁零件车削中夹具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盘薄壁零件在普通卧式车床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因没有足够的刚性,容易产生变形、尺寸精度起差、甚至工件脱落于夹具,导致工件报废的现象。通过优化装夹方法,改进夹具,完全能够达到零件加工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