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这是一首情深意长的送别诗."沙沙"的树林、美丽的心愿、橙色的灯光、发自内心的祝福,构成了作者心中最美的意象.散文化的诗作,委婉动人.在水杉树林中相识,在水杉树林中分别,怀念着校园,怀念着从前,怀念着梦想,向往着远方.诗里带着淡淡的忧伤,是离愁吗,但不消极.它们像一缕美丽的阳光,唤起了我久违的感动.  相似文献   

2.
树林是弗罗斯特诗中最常见的意象.他笔下的树木抑或生机勃勃;抑或秃枝萧索;押或秀色可餐,陶冶人的心情;押或阴森恐怖,使人绝望.四季不同的树有着其不同的象征意义,代表着不同的原型.树林成为了象征他反映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的一个媒介,它是其隐秘的心灵世界的象征,是弗洛伊德心理学说中的无意识世界,代表一个与外部社会相异的、隐秘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3.
家附近有片茂密而又美丽的树林 ,年深日久 ,我也记不清到底有多少树在此安家落户。美丽的山花镶嵌在树林的边沿 ,犹如美丽姑娘稍稍打扮 ,就显得更见风致。正因为如此 ,这里打小时候起就是伙伴们的乐园。每当走入它的世界 ,总会有意外的收获。清晨 ,整个树林被浓雾笼罩着 ,似实非实 ,似虚非虚 ,犹如天上寒宫。走入其中 ,给我一种心旷神怡之感 ,听着悦耳的鸟鸣声 ,欣赏着松鼠的婀娜舞姿 ,沐浴着晨林的露珠 ,我感觉自己也是树 ,享用着大自然的和谐。邀上伙伴走入它的世界 ,荡着淡淡的心绪 ,重温旧事 ,一同分享着这泌人心脾的世外桃源 ,让我陶醉…  相似文献   

4.
听雨     
无眠的我,倚在窗边,聆听雨声。这初夏的雨叮叮咚咚,像山泉一样悦耳、清脆。那声音,像雨季女孩纯洁的心,用美好诠释着别人,诠释着自己,诠释着人生。无暇的雨——女孩透明的心。  相似文献   

5.
柳河情     
在外求学,常思念我美丽的家乡。那里群山环绕,绿树成行。叮咚的山泉,酸甜的野果,鸟雀啁啾啾的树林和静谧的小屋无不使远离家乡的我  相似文献   

6.
名人自喻     
曹操自喻为“老马”。他的诗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关汉卿自喻为“铜豌豆”。他如是说:“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锤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自喻“磨刀石。”他这样说:“我不如起个磨刀石的作用,能使钢刀锋利,虽然它自己切不动什么。”恩格斯自喻为“山泉”。他如此说:“一股汹涌的泉流,呼啸着独自奔出山谷。枯树在它面前轰然倒下。它就这样给自己冲开一条大道。我也将和这股山泉一样,给自己开辟一条道路。”居里夫人自喻为“蚕”。她说:“那些蚕细心地工作着、不懈不…  相似文献   

7.
阳光是一首诗一首温暖的诗它慈爱地抚摸着大地小鸟是一首诗一首快活的诗它自由地生活在天空、树林小草是一首诗一首碧绿的诗它顽强地生活在大地妈妈身上大树是一首诗一首茂盛的诗它嫩绿的枝叶在微风中摇曳生活是一首诗一首精萃的诗它包含着温暖、快活……生活是一首诗$新疆五家  相似文献   

8.
《雪夜林边驻步》被公认是弗罗斯特最好的诗歌之一。它是一首既描写了实景又富含象征意义的小诗。这首诗描写了我在雪夜路过一个熟人的树林,看到了在白雪覆盖下了的可爱的幽深树林,我驻足不前,然而我的马儿却提醒我继续往前赶路。这首诗貌似在叙述一件我赶路途中的小插曲,实际上却意义深刻,里面充满了象征含义。作者从几对关系入手,分析了这首诗所表现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和人的无奈等情感。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原汁     
谁的眼前都放着一杯水。那是真正源自洌洌山泉的水,含着山的赤诚,流着泉的激情,映着天的纯净。那水,是我们生命的原汁。好多时候,我们为着各种各样的渴望和五花八门的需求,在自己这杯原汁中掺入了形形色色混混沌沌的杂质,让自己合乎别人的口味。  相似文献   

10.
    
<正>我曾经很讨厌那棵树。它生长在一片高而直的树林中,显得细弱、矮小。树林浓密的阴影犹如一池沼泽,深深地将它淹没。它挣扎着,挣扎着伏下本该高昂的主干;扭曲着,扭曲着向树林的边缘伸展。当叶片穿过阴影触及阳光的一刹那,它幸福地颤抖。就这样,它让出了空间,长成了一棵弯弯的树,让自己成了树林里的一个笑话。粗糙的树皮包裹着枝干,弯成一道丑陋的影,委身于高大的树木之间。那笔直与弯曲相对,更将那弯曲衬得无比刺目。  相似文献   

11.
爷爷的一生很平凡,他不喜欢喧闹,只喜欢在幽静的树林里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在那棵老槐树下的石桌,用山泉和心来泡出最淡却又最香的茶水。  相似文献   

12.
《雪夜林边驻步》被公认是弗罗斯特最好的诗歌之一。它是一首既描写了实景又富含象征意义的小诗。这首诗描写了“我”在雪夜路过一个熟人的树林,看到了在白雪覆盖下了的可爱的幽深树林,我驻足不前,然而“我”的马儿却提醒我继续往前赶路。这首诗貌似在叙述一件“我”赶路途中的小插曲,实际上却意义深刻,里面充满了象征含义。作者从几对关系入手,分析了这首诗所表现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和人的无奈等情感。  相似文献   

13.
美国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的诗歌多数以自然为题材,把家乡新英格兰的花草树木融入到创作当中.在弗洛斯特的众多诗歌中,树木和树林是贯穿整个诗作的重要意象.因此,从树林在弗洛斯特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入手,对这一意象进行深入剖析,能够总结出树林在弗洛斯特诗歌中反复出现与诗人独特的生活经历有关,并且诗中的树林意象的变化也与诗人对生活的感悟相关.  相似文献   

14.
诗《雪花的快乐》寄托着作者的满腔热情与幻想.诗人徐志摩为了表达对感情、灵性自由的追求,在诗作中毫无顾忌,尽情地抒发他个人的喜怒哀乐,天上地下、花虫草木、山泉怪石都成了他借以抒情写意的对象.他羡慕雪花在半空里的潇洒和自由,将自己比作雪花.他那感情和灵性都依附在这些自然景物上,寄情草木,借语风雨.他要歌就高歌,要哭就长  相似文献   

15.
正有只小知了特别奇怪,它喜欢在半夜唱歌。树林里的居民都不喜欢它。它一唱歌,整片树林都要失眠。那些青虫正做着飞翔的梦,那些青枣正做着秋天的梦,那些花蕾正做着绽放的梦,可是它一唱歌,大家全被吵醒了,树林里变得又热又烦躁。大家都担心,小知了大喊大叫的,早晚要被怪物捉去吃掉。唯一不讨厌小知了的,就是大树底下那棵风铃草。风铃草  相似文献   

16.
小蚂蚁登高     
小蚂蚁黑黑总觉得自己眼界狭窄,便向山泉娃娃请教。山泉娃娃走过好多好多的路,见多识广。  相似文献   

17.
牵挂牡丹     
正"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椅栏杆。"读这诗的时候自己还是少年,在懵懂的情感世界里,没来得及细细盘算就把自己交给了牡丹。于是少年做着牡丹一样的梦,心想着长大后娶个牡丹一样的女人。其实那时自己生长的山村并不生长牡丹,连同自己在内的村里人没有谁见过牡丹。倒是那村前村  相似文献   

18.
月之鹿     
正一轮明月高挂空中,银晃晃的月光洒(sǎ)进树林里。小猴睡不着,他把尾巴绕在树枝上,倒挂着荡秋千。每次荡到最高处时,他都感觉月亮离自己好近,好近。突然,一道闪电划过。轰隆隆!又是好大一声雷鸣。大雨倾(qīng)盆而下,整片树林都被笼罩在黑暗中。小猴赶紧  相似文献   

19.
诗有不同境界,各个以情感人。进入诗的国土,气象万千:有层峦叠嶂,虎踞龙盘,漠漠林海,云雾弥漫;有山泉叮咚,琴韵悠扬,飞瀑震天,响遏行云;更有烈火漫空,金刚怒目,碧血丹心,惊心动魄。不同的诗的境界,有不同的感情基调。  相似文献   

20.
柳河情     
在外求学,常眷恋我美丽的家乡。那里群山环抱,绿树成行。叮咚的山泉,酸甜的野果,鸟雀啁啾啾的树林和静谧的小屋无不使远离家多的我迷醉神往。但最让我梦牵魂绕的还是我家乡的柳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