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起吉米·卡特,人们很自然地想起他是美国前总统和2002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其实,卡特不仅是一位政治家、社会活动家,而且是一位作家,迄今已出版近20部书,其中有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回忆录《黎明前一小时:一个农村少年的回忆》(2001)、以南北战争为背景的小说《马蜂窝》(2003)和诗集《总是估算及其它诗篇》(1995)。卡特是继约翰·昆西·亚当斯和亚布拉罕·林肯之后又一位总统诗人。  相似文献   

2.
如今在电影圈,特别是在北京,“罗异”这个名字叫得很响。他的另一个名字“彼特”知道的人更多。而最为人所瞩目的是他作为制片人接连两年推出的三部影片《爱情麻辣烫》、《美丽新世界》和《洗澡》。这一股中国影坛的清风是打哪儿吹来的?罗异来自美国,他的英文名字叫PeterLoehr。中文名字是一个台湾朋友起的,翻译得贴切而地道。三年前我们见面是他来西安考察。之前他来过电话,特别的语速,让我感觉他是个外国人。见面后才知道他的中文讲得非常好。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是,在他的中国话里,“好玩儿”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很高。那年他28岁…  相似文献   

3.
闻华 《华夏文化》2009,(3):62-64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开篇很有意思,他既不是从三皇五帝说起,也不是从夏商周的某一个朝代完整开始,而是把周朝历史拦腰截断,从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着笔。这一断限,有他自己的寓意。那么,司马光究竟为什么取了这样一个年限?《资治通鉴》不是断代史,  相似文献   

4.
结识克里斯多弗·里夫是在他一跃就能跳过高楼大厦的时候。那是1977年,他25岁,正在拍摄影片《超人》——一个会使他成为全美国人的偶像的角色。当时我是一名摄影师,为杂志拍名人照片,为电影拍剧照。在为《超人》拍摄剧照期间,我开始喜欢上了这位身材高大、魁梧的演员。但是,我并没有想到他会对我今后的人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们是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化的明古国。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无不渗透着化积淀。今日的中国,城市化建设同样是一个沉重的历史任务。中国的城市建设、管理和开发商,背负这一神圣使命,开始了对城市化的追求和建树。  相似文献   

6.
天空是蓝色的,约翰·丹佛说过他属于天空,所以偶尔仰望天空时会令我想起约翰·丹佛。我从第一次听到《乡村路带我回家》时,就开始喜欢那由布鲁斯演变来的乡村音乐。而且,我从没见过像约翰·丹佛那样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人。也许,生命的颜色才真正属于他。他的歌不像许多流行歌手那样矫揉造作,也没有杰克逊的夸张,但他就是他,他的歌声就像新酿出的啤酒,金黄透明的清新。我总觉得约翰·丹佛才代表了真正的美国,一望无际的麦田,边上坐着几个拿着吉他高声唱歌的人,旁边放着新酿的啤酒,他们唱出他们的欢乐,唱出他们从自然中获得的馈赠,这也许正像…  相似文献   

7.
1936年6月30日发生的一件大事,改变了世人对美国南北战争的看法。这件大事就是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宏篇巨著《飘》的问世。从此,《飘》热便横扫美国,越过大西洋和太平洋向四面八方迅速蔓延,最后风靡全球。  相似文献   

8.
肯特·沃森(KentWatson)是美国普华国际会计公司驻中国首席代表。前不久,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6集电视连续剧《牧云的男人》中,由他扮演的美国飞行员乔特这一角色,受到了观众的好评。这就是我专程去访问他的原因。沃森棕色的头发,瘦高个儿,鼻梁上架着金丝边眼镜,言谈举止温文尔雅。令我惊讶的是,他能讲~口流利的汉语,而且是标准的普通话。我的访问是从拍戏开始的。电视剧《牧云的男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反映海军航空兵生活的电视剧作品,它取材于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周多年前,一架美军战斗机侵入中国南海领空,我海军航…  相似文献   

9.
访李零先生     
和李零先生第一次见面,印象最深的是他那雪白的衬衣和那种中年知识分子中并不是经常可以见到的、一丝不苟的整洁感他开朗、随和而又彬彬有礼。所以在印象中,他书房里的阳光似乎也总是温暖而灿烂的。《寻根》杂志曾刊发过李先生的文章。我对他说,读者希望能够对他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李先生则回答:难。的确,李先生是北大中文系的教授,大多数读者对他的了解,都是从两本书开始的,一本是他翻译的《中国古代房内考》,一本是他写的散文集《放虎归山》,但实际上他是学考古的,他的专业是殷周铜器和古文字研究。所以我觉得李先生其实像…  相似文献   

10.
房龙的故事     
荷裔美国作家亨德里克·威廉·房龙,是20 世纪40年代以前活跃在世界文坛的风云人物,他一生连写带编,且自绘插图,共出版了40多本图书,其中《人类的故事》、《人类的家园》、《艺术》和《天堂对话》名列当时的畅销书榜,仅《人类的故事》就印了32版。他以风趣清新的语言,把刻板深奥的历史、地理、艺术,甚至神学知识,向读者娓娓道来,引导他们走进科学和文艺的神圣殿堂。他熟悉众多领域的知识,且能涉笔成趣。美国《星期六文学评论》在1938年曾刊登了一幅漫画:两位女士悠闲地一边喝茶一边谈论著名作家房龙,其中一位说:“房龙先生真了不起,随…  相似文献   

11.
11年前为纪念美国殉难消防队员而创作的群雕,震撼了整个西雅图;7年前一件反映中国死难劳工的作品《发往中国的货》,被美国塔可玛市收藏;而今正在为科罗拉多洲雕塑“美国阵亡将士纪念碑”。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我怀着心灵的强烈震撼,走近了他:这位蜚声海内外的旅美雕塑家——武海鹰。触摸雕塑,是在与生命对话。在位于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武海鹰的工作室里,我与他进行了一次零距离的“亲密接触”。梦开始的地方武海鹰,1962年出生于四川成都锦江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其父是川剧院院长,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下,年幼的武海鹰便喜欢上了读书和绘画…  相似文献   

12.
从三藩市驱车北行,过金门大桥上37号高速公路东行,约1个小时便抵达索诺马县城,这是加州一个颇具历史意义的地方——美国独立前墨西哥人统治时的首府。索诺马县城距杰克·伦敦故居约15公里,经过索诺马山的一个缓坡,便到了杰克·伦敦故居——杰克·伦敦纪念博物馆。这里林木葱郁,流水潺潺,十分幽静。杰克·伦敦说:“我之所以来到这里,是我厌倦了城市生活。我要在这块美丽而原始的土地上定居。”自然,由于这里“幽深的峡谷,茂密的森林和终年不断的泉水溪流”,深深地吸引了他:“我需要的,是在乡间有一幽静处写作;在自然中生活并得到我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13.
正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著名司法题材小说作家约翰·格里森姆只是一个小镇上的律师,也是密西西比州立法机构的一名成员。当时他有一个想法,就是写一部小说,内容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年轻律师卷入一场生死攸关的斗争,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故事。格里森姆说:"我花了三年时间写这部名为《杀戮时刻》的小说,大多数时候我都以为我永远不会完成它。最终小说完成并且出版了,以精装版的形式印刷了5000本,这使我非常兴  相似文献   

14.
1861年4月12日至1865年4月9日,美国经历了南北战争。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南北双方的间谍都窃取了对方的许多重要情报。我们所讲述的就是其中一个间谍的故事。1861年4月17日清晨,20岁的汤普森做出了他人生中的一大抉择____参加联邦军。他本是...  相似文献   

15.
正熟悉梅尔·吉普森的观众自然不会忘记《勇敢的心》《耶稣受难记》和《启示录》这些电影,硬汉形象、暴力美学和文化历史记忆是他电影的标配。在经历后两部电影给他的诸多非议后,这次的新作《血战钢锯岭》显然带有重振威风的意味,毋庸置疑,这次的挑战增大了,在表现人物方面几乎完成了一个不能完成的任务,而说服观众的难度自然陡增。“二战”期间,一个叫戴斯蒙德·道斯的美国医疗兵,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年,在白人统治的好莱坞,出现了以斯派克·李为代表的一批具有探索精神的黑人青年导演,以及一些富有高超演技的黑人演员。斯派克·李继成名作《循规蹈矩》(1989年)之后,又接连推出《妙不可言的布鲁斯》、《丛林热》和《马尔克姆·艾克斯》。他的每部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获得成功。影坛新秀约翰·辛格尔顿编导的新片《街坊的男孩子们》赢得1992年奥斯卡奖最佳导演、最佳原著编剧两项提名,并被美国影评家列为1991年十佳片之一。而黑人影星登泽尔·华盛顿、鸟皮·戈德堡等也以其精湛的表演分别摘取了奥斯卡奖桂冠。这些黑人电影的佳人…  相似文献   

17.
马真读谍     
马真 《世界文化》2006,(7):35-36
《A History of Violence》,从名字看,我在看这个电影之前有一个错误的预计,我以为这个电影试图将书写关于暴力的历史,或是暴力的来源和发展。但是从内容上来看,history并不是“历史”的意思,而是“过去”的意思。“暴力史”是讲述男主角过去暴力的性格和行为。那么,电影的主体并不是暴力的张扬,而是暴力如何能够平息。  相似文献   

18.
<正>他曾被美国《新闻周刊》评为"现在还活着的最有文化影响的人物";他既不是学术大家,严格意义上来讲也算不上作家,但却多次受到世界各类文学奖项的垂青;他的名字对于热衷欧美文学的人来说也许是"熟悉的陌生人",但我相信,无论你是不是他的乐迷,只要你那里有音乐存在,你就无法忽视这位殿堂级民谣摇滚诗人  相似文献   

19.
鄢云辉 《寻根》2007,(2):126-127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中国人千百年来凝聚而成的姓氏文化,全部浓缩在了一部《百家姓》中。《百家姓》是中国姓氏文化的结晶,更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发展的缩影。在这部浓缩姓氏文化的精华中,“熊”姓以其曾经在春秋战国时代,在南中国的土地上,创造出一个令世人瞩目,叫中原诸侯为之惊叹的楚国,而厕身其中。  相似文献   

20.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3-93
美国拍卖巨头苏富比拍卖行宣布,将干4月313拍卖南北战争(1861~1865)期间林肯总统于1864年4月致孩子们的亲笔信。该信函强调解放奴隶的必要性。称“还奴隶自由是上帝的意愿”。林肯于1863年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苏富比拍卖行称,该信函是体现其实现奴隶解放坚定信念的“一级历史资料”。据说,预计中标金额最高达500万美元,将刷新林肯信函拍卖价格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