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体的特点,是没有大智慧,小聪明却够多……就算你不喜欢里面矫揉造作的情绪,但来自五行八作的作者们笔下罗致的百科知识段子,也足以伴你消去半日闲情。《三联生活周刊》办到100期时,它的“生活圆桌”专栏出了本选集:《上半截与下半截》,以其专栏文风和格式形成了文化圈公认的所谓“圆桌文体”。三年过去了,想起那本书或里面的某一个段子时还愿从书堆里扒拉出来翻看几篇,边看边乐。今年,该栏目又整出一本《玫瑰花与肉丸子》,文体不再新鲜,但千字篇幅之内那些鲜活、耐品味的生活截面依然好读好玩。再看各文作者名讳,经受住了几年的岁月淘洗,竟有  相似文献   

2.
1997年3月至8月,即重庆成为直辖市之时,邱朝举沿新重庆的万里边界采访,摄制了90集大型系列报道《渝疆万里行》。该节目播出后在全市引起轰动。 ●1998年又历时半年时间,邱朝举深入重庆市大巴山区和巫山山区的13个国家级贫困县,摄制了55集大型系列报道《走进贫困山区》,再次引起轰动。 ●今年9月,邱朝举获第四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地图一颗米,地上走死你” 1997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 改为直辖市之时,我们策划了一个大型系列报道《渝疆万里行》,就是“从万里疆界这个角度去…  相似文献   

3.
熊剑 《传媒》2001,(7):36-37
精神一到 何事不成 记得《湖南公安》被批准更名为《当代警察》向社会公开发行那阵子,三位老编辑、四位年轻记者、美编等一帮创始人既喜又忧,喜的是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湖南公安》终于成为《当代警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忧的是7个人在一间办公室里,新来的熊满哥还挂在张哥哥和刘妹妹的桌子角边,再有是作  相似文献   

4.
《亚里土多德全集》出版后,朋友问我,全中国把《亚里士多德全集》从头到尾完整读一遍的,除了译者,恐怕只有你一个。你有什么感觉?现在回想起来,从1989年第一卷交稿,到1997年十卷出齐,在这八年时间里,我的主要工作就是编辑这套全集。在此期间,有所增长的不只是我的年龄,还有我的见识。而我的最大收获,就是结识了两个我所敬仰的人。第一个当然是亚里土多德。作为一个西方哲学专业的研究生,对亚里土多德这位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心存敬慕本属常情,但初识不比深交,其中有个层次高低、程度深浅、感情厚薄的差别。《亚里士多德全集》…  相似文献   

5.
速写黄健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你的剪贴本,我惊讶了:短短的几年里,你先后在《解放军报》、《人民日报》等中央级报刊、电台见稿250余篇,荣立3次三等功。作为你的同行,我好羡慕你。你在新闻报道路上踩下了一行艰难而又令人羡慕的足迹。1993年12月,你从山东郯城县入伍。新兵连还没结束,你的第一篇处女作就在《河南日报》上露了脸。团里的新闻干事陈东看你是块搞新闻的好料子,便把你调到了团报道组。机关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使你如鱼得水,你更加勤奋地学习,你的名字接二连三地出现在报纸上。1996年5月,在团首长的关怀下,你…  相似文献   

6.
你读过凡尔纳那本《海底两万里》吗?你见过德国人建造的真正的地下通道吗?你想象过一个现代人可以远离人世仅在地下通道里却过上一种高科技的生活吗?如果你对上述问题感兴趣的话,你真的可以去读一本名叫《神秘的雾笛》(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的小说。即使你对上述问题不感兴趣甚至对小说类的文字都不感兴趣的话,你还是应该去读这本《神秘的雾笛》的小说。你绝不会失望。 这是一个类似《海底两万里》的传奇故事,但是故事是发生在当下,当然,也有未来。从题材上看,有科幻的含量;但从内容上看,它更吸引人的却是它亦真亦幻的奇特的…  相似文献   

7.
《蛋壳里的北京人》面世又是一次毫无准备的上路,直到把书稿交给出版社我心里还是惴惴不安。生命中却总是有一些未知的呈现让你慨叹不预设的欣喜。喧嚣春节期间上市的《蛋壳》却默默地孵化出了高品质的读者,二月份北京图书大厦的销售排行它已悄然蹿升到了第四名,三月份当当网文化类图书已升至第三位。这本书历时四年,从2009年集中采访到2013-1月成书出版  相似文献   

8.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勃莱克《天真的预示》  相似文献   

9.
十面埋伏     
你坐在候车室里等曹县的一个朋友,你们约好一同搭车去省城参加50周年校庆。毕业13年了,你一次也没有踏入过毕业的那所大学。你坐在候车室肮脏的长椅上,在脑子里一遍遍地阅读大学四年生活,谨慎地选择切入那段生活的角度。 有一群人围在候车室的一头,听一个  相似文献   

10.
秘密     
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一个在我心里藏了很久的秘密,不过你要替我保密哦。来,把耳朵凑近点儿:“我长大了要做个基因工程学家。”那年暑假的一天,我被《科学画报》上的一篇文章深深地吸引住了,文章题为《生物的进化》,作者从地球原始的单细胞生物说起,一直讲到恐龙的灭绝。我好奇地问爸爸:“恐龙怎么会绝迹呢?”爸爸说:“你自己到书里找答案吧。”我带着这个问题来到图书馆,好不容易才在一本《世界之谜》里找到答案,原来恐龙的灭绝是由于火山大量喷发造成的。书上说,同时灭绝的还有许多古生物呢。后来,我又从一本《科学新技术》里看到一则消息:“…  相似文献   

11.
新华每日电讯8月20日刊登了一篇通讯,题为《情歌新唱项新颜──—共和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甘孜州建州50周年记》。它犹如一幅优美的民俗风情画,一边读,一边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跃然纸上,映入眼帘,撩人心扉。甘孜件提我国广大群众不太熟悉的地方,而《康定情歌》在祖国大地上传唱了几十年,是几代人所熟悉并对之林有深情的民歌。通讯一开头引用了它头三句歌词来切入,接着说它“让人们对康定及其所在的四*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充满了无限的逻想。”这样,一下子把读者的思绪从《康定情歌》引到了甘孜州。接下来一段:“今天上午,溜溜的跑…  相似文献   

12.
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我翻开你的“作品集”,看见你在《人民日报》、《湖北日报》等报刊发表的一篇又一篇的“大块头”,我诧异了。顺便和你一谈,发现在你身上似乎也有不少“新闻”。你说你一踏入军营,就在某部当上了一名炮兵侦察兵。之后,连队指导员、宣传科副科长、团政治处主任……一级一级地“升”上去。到了八七年底,你脱下校官服、戴着两枚军功章,回到了生于斯、养于斯的家乡,“升”为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于是,十多年没沾过新闻边的人,搞起了新闻;副团职干部“玩”起了报道员干的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新闻”! 在许多人看来,既然是新闻科长,就肯定是专职专用了。其实不然,一年中,你采访写作的时间还不  相似文献   

13.
钟蕴华 《中国出版》2023,(S1):12-14
<正>大学本科是法律专业的我,从事少儿图书编辑工作7年多以来,所涉选题几乎与法律没有关系,所以一直被大学同学戏言“你已经把所学知识还给老师了”。直至2020年6月,当我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颁布时,心里升起了一个念头:我能不能为青少年策划一本他们看得懂的《民法典》知识读本?在《民法典》从颁布到正式施行的半年时间里,许多出版社出版了《民法典》相关的普法书籍。  相似文献   

14.
爱着你的爱     
四年前,当我大学毕业到了新疆边防总队阿克苏边防支队时,与你——《军事记者》一见钟情。三年后的今天,经过了许多风风雨雨的我,对你的爱更是无怨无悔。我清楚地记得那是2000年5月,我被支队派出去到乌鲁木齐参加总队培训,我无意中在办公室看到一本《军事记者》。我反复地品读着上面的每一篇文章,被深深地吸引。在刚到支队的日子里,有你相伴,我的生活充实了许多。每天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开始把自己的军旅感受偷偷地尝试着写出来。派出所教导员张吉蔡知道后,专门为我订阅了6份报纸,并为我创造了报道写稿的各种便利条件,使我成为了一名业余通讯…  相似文献   

15.
你在巴东县人武部政工科已经工作5个年头,每次见到你,你总是在不停地写。为了写,你失去了很多,身体不如以前了,视力也下降到0.7。采访你,你总是说有得必有失。翻开你那厚厚的报刊见稿剪贴本,我从中悟出了许多道理。你1981年参军,在绿色的军营里,身为汽车兵的你却爱上了“爬格子”这一行,由于业余搞报道成绩突出,先后ltw次立功受奖。1986年,你从绿色军营中退伍到了巴东县人武部,当了一名驾驶员,你虽然手里握着方向盘,仍然放不下你“爬格子”的爱好,继续分享着一个个收获。《他带着残废证走进田野》发表在《家庭》杂志上,在…  相似文献   

16.
看了沈阳日报7月5日头版刊登《助理工程师黄珠凤到亏损企业当厂长扭转局面》的报道,感想颇多,一是黄珠凤的事迹感人,她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使一个“关门”停产四个  相似文献   

17.
看了沈阳日报7月5日头版刊登《助理工程师黄珠凤到亏损企业当厂长扭转局面》的报道,感想颇多,一是黄珠凤的事迹感人,她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使一个“关门”停产四个  相似文献   

18.
问:据9月15日《河南日报》报道,明年《河南日报》将由现在的每日对开四版,扩大为每日对开八版。请谈一下扩版的必要性和意义! 答:经中共河南省委批准,从1993年1月起,《河南日报》将由四个版扩大为八个版。这在《河南日报》的历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许多读者闻讯后表示欢迎,认为这一举措合乎形势的发展,顺应了历史的潮流,能更加满足广大群众对党报的需求。《河南日报》自1949年创刊以来,历40余年一直是对开四版。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一代代新闻工作者经  相似文献   

19.
1988年,我家当地矿务局的电视大学搬家,我去校图书馆里抱回了一堆杂志,其中有1987年几乎全年的《人民文学》。为什么说“几乎”?因为缺了第一期。很多年之后,我来了北京,见识多了,才知道因为登了一个叫马建的作家写的一篇小说《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事涉宗教,该期杂志被全数追回。  相似文献   

20.
优游 《新闻世界》2008,(5):30-31
3年前,一篇《我备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成为一代人的真实写照:一个农家子弟经过18年的奋斗,才取得和大都市里的同龄人平起平坐的权利。然而,3年过去,我恍然发觉,他言之过早。18年又如何?再丰盛的年华叠加,我仍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