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李湖 《传媒观察》2006,(9):51-52
6月26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审议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第57条规定:“新闻媒体违反规定擅自发布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情况和事态发展的信息或报道虚假情况,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所在地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时下有人担心在少数地方政府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记卖地采访有时不很畅通的情况下,作出这样规定,是否影响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正常报道?应对法草案这一款规定是否公允,本不作评论,但笔认为,应对法是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控制部门和新闻媒体同时作出法定性规定的,这不但不会影响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正常报道,反而能更加促进和规范对突发事件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陆高峰 《今传媒》2007,(9):44-44
6月24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删除了原草案第57条有关新闻媒体不得"违规擅自发布"突发事件信息的规定和第45条关于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时"并对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进行管理"的规定.我们为这样的修改拍手叫好.  相似文献   

3.
以新闻立法促进社会进步——第八个记者节感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展江 《青年记者》2007,(21):35-37
2007年4月以来,两部法律法规的出台和修订引起了国内外新闻舆论界的特别关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们是与新闻媒体最基本的采访报道权利有关的法律性文件,而这在中国立法和行政部门制订的众多法律法规中是罕有的。4月24日,新华社受权发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8年5月1日起施行)。6月24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删除了此前专门针对新闻媒体的不得"违规擅自发布突发事件信息",以及"违反规定擅自发布有关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情况和事态发展的信息或者报道虚假情况"可以被处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的规定。这两个重要的法制进步使我们有理由对新闻法制建设的前景保持比较乐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新闻前哨》2006,(8):63-63
据《人民网》近日报道: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汪永清最近表示,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中有关对媒体的处罚规定只有在违反规定擅自发布不实信息或报道虚假情况,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才适用,这不会影响新闻媒体正常报道有关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5.
田华凯 《记者摇篮》2007,(9):66-66,21
前不久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八次会议二次审议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经过常委会审议和征求意见,删除了有关新闻媒体不得"违规擅自发布"突发事件信息的规定,以及"政府应对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进行管理"的内容。这些改动所释放的  相似文献   

6.
王黎燕  李赢 《今传媒》2009,(8):88-89
"非典"之后,党和政府开始加大对突发事件中的信息发布和媒体报道的关注:非典期间<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开始起草;2004年2月,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改进和加强国内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同年6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完成起草工作;此年开始设立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2007年6月,<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二审,删除了有关新闻媒体不得"违规擅白发布"突发事件信息的规定;2008年5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实施,并初步彰显了威力.  相似文献   

7.
王鹏 《新闻实践》2007,(8):18-19
6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对《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进行二审时做出了5处修改,其中涉及信息发布和新闻管理的有两处,最引人瞩目的是删除了有关新闻媒体不得"违规擅自发布"突发事件信息的规定,为媒体的突发事件报道"松了绑"。笔者认为,"松绑"如同一把"双刃剑",在使新闻媒体获得突发事件信息报道权的同时,也对新闻媒体报道突发事件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山东省济南市出台了一个《济南市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应急处置预案》,其中规定:负责处理突发事件的市政府主管部门和事发地的党委、政府,不仅要善待新闻媒体,而且要积极配合、支持各级媒体记者的采访,并及时发布客观、准确的新闻信息。对驱逐记者、隐瞒事实真相,蓄意封锁消息、造成重大消极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责任,支持记者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让市民在第一时间了解事实真相。看了这条消息,笔者不禁为济南市出台的这一《预案》叫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有关部门的工作效能,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在对一些突发事件的报道…  相似文献   

9.
速读     
人大批量审议新法放宽报道尺度成亮点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于6月24~29日在北京举行,此次常委会审议了劳动合同法草案、反垄断法草案、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就业促进法草案,首次审议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节约能源法修订草案和律师法修订草案。  相似文献   

10.
管理     
《传媒》2007,(11):94-94
新闻出版总署发布《2006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删除媒体不得擅发突发信息的规定;新闻出版总署清查恐怖类出版物已发出版物应及时回收;文化部5大计划提升网吧业发展江苏将首先试点;最高人民法院:直播庭审须经高级法院批准.  相似文献   

11.
管理     
《传媒》2007,(7):76-76
新闻出版总署发布《2006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删除媒体不得擅发突发信息的规定;新闻出版总署清查恐怖类出版物已发出版物应及时回收;文化部5大计划提升网吧业发展江苏将首先试点;最高人民法院:直播庭审须经高级法院批准.  相似文献   

12.
敢于碰硬,积极履行监督职责 2003年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33条规定:“在党的领导下,新闻媒体要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通过内部反映或公开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应当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听取意见,推动和改进工作。”第34条规定:“新闻媒体应当坚持党性原则,遵守新闻纪律和职业道德,把握舆论监督的正确导向,注重舆论监督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3.
孙晓红 《新闻界》2014,(2):33-36
本文从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媒体的运作经验以及西方的法律规范中提炼出报道突发事件的三种机制:组织机制,包括设立常设机构并且规定机构的职能;信息发布机制,在发布时要做到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在内容上应该涉及突发事件的方方面面;第三是人才培养机制,需要提高从业者的法律素养与意识。笔者认为,依法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不仅能够满足受众多方面的需求,还能够使新闻媒体在与其他媒体的竞争中实现新闻传播力。  相似文献   

14.
地方法规首次确定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 深圳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的《深圳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4月1日生效,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新闻媒体对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并对其宣传报道负责。有关单位和国家工作人员应当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新闻工作者在宣传和报道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过程中依法享有进行采访、提出批评建议和获得人身安全保障等权利。”  相似文献   

15.
郭荔娟 《今传媒》2011,(7):23-24
新闻媒体因迅速、准确地报道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而在业内和公众中确立了自己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同样,新闻媒体也会因自己在报道重大突发事件中,为社会有效地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发挥积极作用而赢得公众的认同和赞誉,在重大事件的舆论导向和群众监督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信息短波     
《今传媒》2003,(4)
新闻机构不得擅自发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最近公布实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25条明确规定,国家建立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制度。条例同时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的信息。必要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信息。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全面。卫生部疾病  相似文献   

17.
时诚 《青年记者》2021,(3):94-95
《民法典》第999条、《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第13条第5项规定了新闻报道、舆论监督中的个人信息合理使用制度。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舆论监督中使用自然人的个人信息须遵循以下条件:一是遵循个人信息使用的基本原则;二是新闻媒体的信息使用行为须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三是新闻媒体应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个人信息。  相似文献   

18.
在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中,电视广播等如何进行信息掌控和信息共享处置是衡量新闻媒体综合实力、组织运筹水平和新闻队伍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9.
赵静 《新闻前哨》2006,(9):105-107
近年来,世界各地包括我国突发事件接连不断,如:非典、伊拉克战争、印尼海啸、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等。这些突发事件对世界产生着重要影响。今年6月24日,我国第一部《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提交人大讨论,首次将突发事件列入法律运行程序。对突发事件,新闻媒体有责任报道真实准确的信息。媒体在突发事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公众的重视。去年卡特里娜飓风发生时,笔正在美国维吉尼亚洲的海边城市诺福克学习,亲身感受了处在风灾中的美国人的各种反映。由于职业关系,也更加关注美国各大报纸和电视对风灾的报道。笔认为,虽然在国情、体制以及新闻理念上,美国与我国情况有很大差异,但是,这些媒体的报道及他们报道突发事件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和新闻思路,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20.
刘斌 《记者摇篮》2012,(12):32-33
突发事件报道是衡量一个新闻媒体综合实力、组织指挥水平和新闻队伍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它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由于其"突发性"和"灾难性"等自身的特点,往往会迅速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