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认识"小金库"的危害;解"小金库"的特点;把握"小金库"的界定;"堵"、"疏"结合是治理"小金库"的关键等四个方面,结合实际,阐述了对"小金库"治理工作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防治企业"小金库"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的具体体现。针对新时期企业"小金库"防治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在治标、治本和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从根本上遏制和杜绝"小金库"现象发生,从而保证企业规范的生产经营秩序。  相似文献   

3.
伴随审计制度的深化,面对审计力度逐步和持续加大的势态,学校"小金库"的设立手段和形式呈现出不断翻新并且更加隐蔽,笔者结合查证学校"小金库"的实践,提出一些针对性查证技巧,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4.
"小金库"对国家、社会、集体和群众造成的危害性有目共睹,高校"小金库"的存在,导致高校会计信息失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减少高校财政收入,降低高校合理资源的配置能力,成为奢靡享受、铺张浪费、违法乱纪的重要经济来源,诱发和滋生腐败现象;扰乱高校正常的收入分配秩序,加剧收入分配不公,引起教职员工的心理失衡,不利于高校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治理高校"小金库"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高校“小金库”现象的剖析与对策沈阳大学牛勇关键词:高校小金库原因对策“小金库”是某些单位为了逃避国家经济监督,采取隐蔽手段将预算内、外资金偷偷转移帐外,由少数人掌管支配的一种违纪性行为。近几年来,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在高等学校也较为突出,屡禁不止,...  相似文献   

6.
“小金库”屡禁不止,并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造成严重的干扰和影响。通过“小金库”存在的危害,从政府、社会、单位和小金库自身剖析了“小金库”治理屡禁不止的症结,探寻了防范、治理“小金库”的对策,期望能为有关政府部门、立法部门及监管部门创建良好的财经秩序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小金库”游离子财务管理制度之外,扰乱了正常的财经秩序,是诱发犯罪和滋生腐败的重要根源之一。“小金库”屡禁不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单位领导的财经法纪观念淡薄,二是财经法纪的宣传力度不到位,三是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四是监督检查的力度不够,五是行政干预在一定范围内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必须加大财经法纪的宣传力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大对私设“小金库”的处罚力度,加强对银行账户的理,充分调动群众检举“小金库”的积极性,同时建章立制,完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净化经济发展环境,维护正常的财经秩序。  相似文献   

8.
“小金库”是单位腐败的温床,是经济建设的腐蚀剂,要彻底治理“小金库”,就要认清“小金库”的成因、存在形式,制定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才能保证单位的资金安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小金库”在消防部队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高校“小金库”问题亟待解决龚道玉长沙交通学院1“小金库”资金的来源“小金库”的资金来源,大都是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而私存私放的资金,且聚财的手段越来越隐蔽。主要表现在:一是公款私存。以个人名义将公款存...  相似文献   

10.
“小金库”屡禁不止有其深刻的原因,必须采取综合治理的有效对策。再隐蔽的“小金库”,都可以通过采用恰当的审计方法查出来。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校"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小金库"具有隐蔽性、易反复的特点,治理任务任重道远。本文分析了"小金库"产生原因,特点及治理难点,并对高校"小金库"治理工作提出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浅议“小金库”形成的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金库”是个社会现象,具有普遍性、隐蔽性的特点。成为违法违纪贪污行为滋生的土壤,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扰乱了经济秩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作用发挥,危害十分巨大。要遏制“小金库”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堵疏结合、惩防并举、从源头上综合治理。总之,道德约束使人不愿设“小金库”,法律约束使人不敢设“小金库”,而制度防范则是使人无法设“小金库”。  相似文献   

13.
《陕西教育》2009,(7):10-12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部署,深入开展我省“小金库”治理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和《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 财政部 审计署印发〈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的通知》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以下“小金库”治理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14.
我国历史上三次“小金库”专项治理的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先后于1989年、1995年和2009年开展了三次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小金库”专项治理。将这三次“小金库”专项治理加以综合对比分析,对于进一步做好“小金库”治理工作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地方高校治理"小金库"是建立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是预防和惩治腐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要治理"小金库",就要从"小金库"的定义入手,清楚地认识到"小金库"给地方高校带来的危害,并从强化内部审计职能的角度提出治理"小金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魏雅 《华章》2010,(19)
国家三令五申禁止单位私设"小金库",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小金库"现象仍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成了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现对"小金库"屡禁不止的根源及治理问题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7.
近日,对家中唯一没有经济来源的15岁的儿子进行了小金库清查活动。结果发现他的小金库的金额高达四万元。经过一天的清理,终于弄清其收入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压岁钱:二是过生日收到的红包;三是积攒的零花钱。  相似文献   

18.
“小金库”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党风廉政建设危害极大。通过阐述“小金库”的定义及主要存在形态,提出目前审计机关对小金库的查处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小金库”虽“小”,但危害极大。须从切断其资金来源入手进行彻底根治。在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现象的成因基础上,探讨了治理“小金库”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李萌  赵刚 《高校后勤研究》2013,(3):30-31,37
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由此高校"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也全面铺开。高校后勤实体在其服务、经营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多"小金库"风险点,因此构建高校后勤"小金库"风险防范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小金库"的界定2009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对"小金库"定义为: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