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混龄游戏就是由幼儿自主选择玩伴、自主选择游戏和不同年龄的幼儿在一起共同玩同一个游戏的活动形式,这种游戏形式打破了常规的同一级的幼儿在一起由教师统一组织玩同一个游戏的模式,让游戏真正回归到幼儿手中,让他们自主游戏,不再使幼儿在教师的监督下,限制在一个游戏里无聊地、机械地在玩自己不喜欢的游戏。这种新型的游戏模式让学前教育的理念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以前的由教师说"来玩这个游戏",发展到幼儿说"我要去玩那个游戏",真正意义上让幼儿做了游戏的主人,让学前幼儿得到了真正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在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我经常有意识地为幼儿创设绘画的机会,日积月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游戏活动中 游戏是幼儿特别喜爱的活动,常常是游戏结束了,孩子们还兴味无穷。我就趁机让幼儿把游戏活动的内容和场面画下来,讲给教师和其他小朋友听。比如“揪尾巴”这个游戏,幼儿都喜欢玩。在玩之  相似文献   

3.
我班幼儿(3岁半~4岁),在玩音乐游戏《看明友》时,我发现他们不感兴趣,注意力很难集中。原因是这个游戏的玩法和《猜猜他是谁》、《猜领袖》等基本相同,没有什么新奇之处。其次是游戏中规定:听“客人”的声音猜他是谁,以训练幼儿的听觉。但一个班的幼儿整天在一起,彼此的声音都已熟悉,一猜即中。为此,我把这游戏的玩法改了一下。我们先让每个幼儿戴各种动物头饰,坐成半圆形,开口处为门,再请一个“小动物”来当“朋友”,大家去它家作客。坐在门里的  相似文献   

4.
活动来源在一次户外接力赛跑游戏中,我发现有一小组多出一个小朋友,便向幼儿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多一个人怎么办?期望幼儿能通过协商或通过数学活动解决游戏中的问题。但幼儿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所有的建议都是让多出来的这个小朋友从事比赛以外的活动:有的说让这个人去休息,停止游戏;有的说让这个人独自玩一会儿别的玩具,或去跑步;还有的提出让多的这个人去当裁判……我意识到这是一次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的契机,于是设计了这个活动。  相似文献   

5.
傅暘珍 《教师》2019,(13):107-108
科学小游戏是操作性、趣味性、变化性、体验性、探究性很强的一项科学活动,能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文章通过从科学游戏的适宜性、科学游戏材料的开放性、科学游戏玩法的多样性三方面来选择趣味的科学小游戏,诱发幼儿体验。从集体活动中体验,大胆探究;区域活动中体验,自主探究;亲子活动中体验,实践探究三个不同活动中体验科学小游戏,实现幼儿的探究。从重科学游戏过程,敢于表达;重科学游戏操作,勇于变化;重科学游戏体验,勤于思考三重视中关注科学小游戏,使幼儿享受游戏的快乐。从而让幼儿在科学小游戏中,轻松地玩科学、体验科学、探究科学,理解一些科学现象,获取真实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倾听幼儿的回答教育情境:这是中班科学活动“哪里在动”的活动片段,活动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探究,了解身体的许多部位都会动。活动开始,教师与幼儿玩了“木头人”的游戏,目的是通过“定型”让幼儿体会身体保持不动(僵直)的感觉。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分享活动经验,问:“刚才你一动不动时,身体感觉怎么样?”“感觉自己站得直直的。”教师听了“嗯嗯”了两声,看来这个答案不是教师所期望的。连续问了好几个幼儿,教师眼看幼儿的回答越来越“五花八门”“不得要领”,只好抛出暗示性很强的“是否式”问题:“你们刚才一动不动的时候,身体感觉舒服…  相似文献   

7.
<正>科学教育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索活动,使他们感受到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体验发现的乐趣。"玩中学"的教育方式是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对事物的观察,通过提问、实验等活动来引导其探究的一个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幼儿不仅能获得初步的科学知识,也增进了他们探究科学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操作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抓住契机,激发科学探索的欲望1.探索——户外活动中的秘密幼儿园的幼儿每天都有一定量的户外活动时间,而在每天的活动中他们的蹦蹦跳跳、钻钻爬爬中就可能蕴涵着科技成份。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观察、捕捉。  相似文献   

8.
说到课外活动,我最喜欢的就是“你来比画我来猜”这个游戏!我向同学们介绍游戏规则:“一个人站在讲台上比画,下画的同学来猜。哪个同学猜对了,就上来比画,其他人继续猜。”我一说完,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想玩了。  相似文献   

9.
<正>设计意图在玩"猜拳跨步"这个民间游戏时,参加者每次出拳的不确定性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游戏感受,对此幼儿很感兴趣。在户外区域活动中,我曾经组织幼儿玩过这个游戏,他们玩着玩着就开始激烈争执起来。但即使是这样,也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对这个游戏的参与热情。我发现他们的争执并非无理取闹,而是因为这个民间游戏规则的模糊性,使他们  相似文献   

10.
语言游戏     
声音 游戏目的 1.培养幼儿听辨生活中各种不同音色的能力。 2.发展幼儿的注意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游戏材料 录有水声、风声、纸声、雨声、马蹄声等各种声响的音带一盒。 游戏过程 1.“听录音猜声音”。教师引导幼儿逐一听辨喇叭声、火车声、飞机起飞声、轮船鸣笛声、动物叫声等,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听录音,编故事”。在听听猜猜的基础上,教师放几个片断(声音的组合),让幼儿想象编故事或讲几句话,如雨声、走步声、汽车声,让幼儿按所听到的声音次序编讲,也可自  相似文献   

11.
《福建教育》2014,(9):46-49
近期,在教室外的走廊空出一块大的场地,教师开设了自发游戏医——“好玩区”。在这个区,幼儿可以玩自己想玩的游戏;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同伴一起玩,在这个区,教师没有提供精心设计和准备的玩具,也没有规定区域主题和活动规则,一切由幼儿自主、。一次谈话活动后,教师让幼儿在这个区自由游戏,幼儿顿时傻了。不知道要玩什么、怎么玩。、和当初新设立的活动区轰轰烈烈的“抢位大战”相反,来“好玩区”玩的都是在“热门区”没位置的幼儿。就这样,“好玩区”默默地开放了,第一次来了8名幼儿,他们很自觉地分成4组,坐在椅子上聊天,不知道是真聊还是假聊,看着他们好像挺无聊的.  相似文献   

12.
正近期,在教室外的走廊空出一块大的场地,教师开设了自发游戏区——"好玩区"。在这个区,幼儿可以玩自己想玩的游戏;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同伴一起玩。在这个区,教师没有提供精心设计和准备的玩具,也没有规定区域主题和活动规则,一切由幼儿自主。一次谈话活动后,教师让幼儿在这个区自由游戏,幼儿顿时傻了,不知道要玩什么、怎么玩。和当初新设立的活动区轰轰烈烈的"抢位大战"相反,来"好玩  相似文献   

13.
活动背景最近,我班有一幼儿带来一个手转塑料陀螺,引起了很多幼儿的好奇,他们争先恐后地抢着玩。在玩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发出疑问:“为什么我转得慢,你转得快?”“我怎么转不起来呢?”“呀,转快了,陀螺上的四个角变成一个圆啦!”……为了满足幼儿探究的欲望,培养幼儿对转动这一科学现象的兴趣,生成了此次活动。我尝试让幼儿使用记录的方式,从预测———观察———记录———讨论———进一步发现,整个过程由浅入深,步步紧扣,从而激发幼儿对“转动”这一科学现象的兴趣,同时,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力。活动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让幼儿获得物体转动…  相似文献   

14.
角色游戏活动是幼儿独立自主的活动,要依照幼儿的意愿进行。教师到底如何组织角色游戏?一直是幼教界争论比较大的一个问题。经过学习和实践,我的体会是: 一、以孩子为主体,教师进行启发指导和影响。角色游戏的主题、角色的分配及游戏规则的制定,都应由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自己独立确定。幼儿喜欢玩什么就让他们玩什么。角色游戏的内容、动作、对话,都应让幼儿自己去设计,发现有不妥时,教师可采用提问、反问、惊讶的口吻,采用提议的口吻及提供玩具和有关材料等方式,去间接地指导和影响幼儿,使游戏活动正确进行。例如:游戏开始了,许多小朋友一下子都拥到“娃娃家”,互不相让,影响了游戏的正常进行,怎么办呢?我就用提议的口吻问:“你们这儿有几家人家啊”“谁和谁是一家?”……较灵活的孩子就马上会意识到:“我们赶快分成两家或三  相似文献   

15.
设计意图:主题活动我喜爱的成语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区域活动中有一个两两结伴玩的游戏,一个幼儿将一张成语故事图片翻开,另一个幼儿在看懂图意后做相应的动作。这个游戏启发了我,于是,我创作了歌曲《狐假虎威》,设计、组织了这个根据成语故事内容创编的音乐表演游戏,旨在让幼儿通过唱、说、做进一步理解成语的含义,提升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冯雅静 《早期教育》2010,(10):52-52
科学探究活动的内容大多数比较抽象,幼儿一般难以理解。为了调动幼儿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教师有必要以游戏化的方式来组织科学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7.
听猜游戏(请你猜猜我是谁)是一种流传较广、深受幼儿喜爱的规则游戏。在幼儿园经常可以看到教师利用环节过渡的时间组织幼儿玩这种游戏,有时在作业教学活动(上课)中,教师也利用这种游戏的形式,对幼儿进行听音、辨音能力的训练,例如“听听什么乐器在唱歌”。在很多情况下,教师仅仅是把它作为一种消遣、娱乐活动来看待,对于这种游戏的发展价值,一般来说并不清楚。在《游戏就是为了让幼儿高兴么?》一文中提到的案例,  相似文献   

18.
游戏活动是幼儿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益活动。同时 ,游戏活动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游戏能增强幼儿体质 ,激发学习兴趣  游戏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进行幼儿游戏活动 ,幼儿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且心情愉快 ,朝气蓬勃。通过玩游戏 ,他们的身体各部位都可以得到锻炼。因此 ,在幼儿园教学中我经常给小朋友玩“踢过小沟”、“玩瓶子”、“老鹰抓小鸡”、“纸牌巴巴变”等等的游戏。就拿玩“踢过小沟”这一场游戏来说吧 !这个游戏中让幼儿分成两队 ,分别相…  相似文献   

19.
1.创设游戏的活动环境在玩中学这里的“玩”专指幼儿园里有组织的玩玩做做的教学游戏活动。比如:科技节期间主题探究活动中关于“太阳七色光”的教学活动实施过程,教师将光学现象基本原理的认知教学与幼儿玩肥皂泡有机地结合起来,即用呼啦圈在室外阳光下玩肥皂泡,进行观察体验教学,使幼儿在玩中对七色光与太阳光线折射的科学原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再比如:教学中以家庭为单元的科学活动“奇思妙想——超级变变变”中的创造表演活动,使幼儿在动脑、动手制作以及全家配合表演的过程中,逐步体验感知科学的含义与奥妙。由于投入了极大的兴…  相似文献   

20.
自然条件下,幼儿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玩什么游戏、怎么玩以及和谁玩,游戏中“快乐”的感觉对幼儿来说才是最重要的。然而,有些教师在幼儿游戏中扮演了“导演”的角色,使游戏更多地被戴上了“教育”的帽子,也使幼儿饱尝了“要我玩”的被动滋味,致使幼儿游戏失去了快乐的原汁原味。因此,幼儿劂应科学合理地开展适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快乐游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