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松霖 《新闻窗》2006,(2):43-43
我是一个去年刚刚毕业的学生,是电视行业里的新手。在没有真正接触到这个行业的时候,觉得记者这个行业很风光。但是当我正式地要将电视作为我为之奋斗的事业的时候,才了解到了在记者这个看似风光无限的表象背后,更多的是新闻工作者付出的艰辛和汗水。尤其是做一个法制栏目的记者,有很多的时候需要更多的付出。  相似文献   

2.
如今,新闻行业对记者的要求不仅仅是用脚跑新闻,更需用思想跑新闻。如果记者没有思想,即使健步如飞,也是事倍功半。媒体的作用已在百姓心中形成,百姓认为,当一名正直和有良知的记者,就应对百姓反映的问题穷追不舍,解决不了问题,就不是好记者。  相似文献   

3.
冲突:行业分割与报道分工 当记者的见面总少不了问一句:你是跑哪条线的?很多新闻单位都有一些记者,在某个行业泡了几年、十几年,对某一个行业情况了如指掌,从而成为资深“跑线”记者。 如今,新闻单位的部门设置  相似文献   

4.
如果按照行政关系的隶属划分,同样是新闻记者,就有了综合性报纸记者和行业报记者之分。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个中短长不待细说。实际上,报道领域只有分工,没有高下。真正优秀的记者是不分行业的。专业素质高的行业报记者,应该是放在整个报道格局中都不逊色的。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说,“自来水没有压力就上不了高楼”。我们当记者、通讯员的,怎样攀登新闻业务的新台阶?也需要自己寻求一种内在的推动力。从当前新闻行业竞争和报纸发展对提高稿件质量的要求来看,这种推动力就是“写好稿、登好稿”力争上游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陈俊 《青年记者》2010,(12):23-24
从学生到记者,这个身份的转变,一般会使刚刚进入新闻行业的年轻人拥有一定的优越感和自豪感:记者接触的行业、人物多,看到的新事物、大场面多。但当年轻记者入行一段时间后,看到自己的同龄人做生意赚了钱,或者在单位升了职,可能会在心里产生不平衡。因此,在选择和从事记者这个职业的同时,应该做好职业规划,  相似文献   

7.
从学生到记者,这个身份的转变,一般会使刚刚进入新闻行业的年轻人拥有一定的优越感和自豪感:记者接触的行业、人物多,看到的新事物、大场面多.但当年轻记者入行一段时间后,看到自己的同龄人做生意赚了钱,或者在单位升了职,可能会在心里产生不平衡.  相似文献   

8.
独孤水 《青年记者》2010,(11):12-13
我是一个记者,从实习算起,做记者已逾十年。从手写到上网,新闻采访制作越来越便捷,周期越来越短,当记者却越来越艰难,越来越没有乐趣。  相似文献   

9.
钟嘉 《青年记者》2012,(19):9-10
任何打算当记者的,要准备做编辑;任何正在做编辑的,要找机会当记者。只有这样编采兼能的新闻工作者,才是最优秀的。最近听说,全国有1000多所院校开设了新闻与传播专业,招生总人数估计每年数万人。不知道这其中有多少学生在期待着从事记者行业,也不知  相似文献   

10.
钟嘉 《青年记者》2012,(19):8-10
任何打算当记者的,要准备做编辑;任何正在做编辑的,要找机会当记者。只有这样编采兼能的新闻工作者,才是最优秀的。最近听说,全国有1000多所院校开设了新闻与传播专业,招生总人数估计每年数万人。不知道这其中有多少学生在期待着从事记者行业,也不知  相似文献   

11.
记者的“专”与“杂”●寇晓琴记者要当“杂家”,这是新闻界一种流行的说法;记者要当“专家”,这也是新闻界倡导的做法。两种说法是否相悖?专与杂是否有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专”是指记者对专业分工要有所专长,成为那个行业或部门的行家;“杂”是相对于“专”提出...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引用到新闻工作上,我们可以说:没有采访就没有新闻报道.复旦大学新闻系前系主任恽逸群也说过:“没有采访工作就没有新闻.”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著名编辑鲍勃·福尔斯曼说过:“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是不善于进行采访是决当不好记者的.”可见,新闻采访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我刚参加新闻工作时,认为当记者只要会写消息就行。有些老编辑曾要我练习写评论,并说不会写评论,就不能当一名称职的记者。可是我总认为,写评论是报社领导的事,不写评论照样能做记者。所以在六七年的记者活动中,一篇评论都没有写过,直到1956年  相似文献   

14.
行业报没有党报系统建立通讯网络的优势,这是由行业本身工作决定的。就行业部门工作而言,它是国家工作中的一部分,许多行业层层属地管理,行业管理只是指导而不是隶属关系,中央行业管理的地域又十分广阔。而作为行业主办的报纸,起步大都较晚,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大多没有庞大的记者队伍,  相似文献   

15.
张华 《青年记者》2002,(12):35-35
要当“总理记者”而不当秘书记者,是党和人民群众对新闻工作者的重望。“总理记者”要站在大局的高度、政治的高度去分析、认识、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从而有针对性地撰写出具有导向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独家新闻”,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而“秘书记者”只会“一叶障目”般的把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照本宣科”地记录下来,没有色己的发现,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声音,只是个“录音机”和“打字机”,起不到吸引受众、凝聚人心、激励群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某报上刊登一篇文章,介绍一位专栏主编在大学里向学生们介绍他从事新闻工作的“理念”和“诀窍”。当学生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好记者”时,这位主编说:“没事跑图书馆的人,对不起,你别当记者。”当学生再问:“你受过新闻教育吗?你的新闻素质是怎样培养的”时,这位主编回答说:“我没有受过任何新闻教育,甚至没有受过大学教育。刚刚扫盲而已……新闻是做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这位主编成功的“理念”和“诀窍”是当记者用不着到图书馆去看书,用不着受任何新闻教育,用不着学习,刚刚扫盲的人就可以当好编辑、记者…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位记者的答记者问: “你写新闻有什么诀窍吗?”“用脚底板写新闻.” “你最初的新闻理想是什么?实现了没有?”“一开始想当大记者、名记者,没想到跑了11年杜区,成了百姓口中的‘胡同记者’,这不但是新闻理想的实现,更是新闻理想的超越.” “如果有年轻人想要做记者,你会对他说什么?““如果吃不了苦受不了累,不适合当记者,如果想发财致富,请不要当记者,如果对苦难冷漠,就不配当记者.”  相似文献   

18.
我想当记者     
姜爱东 《军事记者》2012,(11):70-70
人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人想当科学家.有的人想干企业家,我的理想是当新闻记者。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做记者的通讯员,不是好通讯员。有人说记者是“无冕之王”,见官大三级,党委会都可列席参加。在一些人看来.记者的职业是最超脱的,闲云野鹤,东南西北,信笔所至,名利双收。也有人觉得,记者的胸膛包着一颗正义的心,当弱者受了委屈时,不找法院找记者;也有人把记者当成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刀笔吏”。有人问我怎么想,我答不出,因为我“不识庐山真面目”。但我就是想当记者。今年初,外地一位素昧平生的青年给我来信说他写了上百篇稿子没有发表.问他能不能当记者.还说要不要给编辑部送礼。  相似文献   

19.
刘保全 《今传媒》2003,(6):31-32
某报刊登一篇文章,介绍一家报社的一位专栏主编在清华大学向学生们介绍他从事新闻工作的“理念”和“诀窍”。当学生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好记者”时,这位主编说:“没事跑图书馆的人,对不起,你别当记者。”当学生再问:“你受过新闻教育吗?你的新闻素质是怎样培育的”时,这位主编回答说:“我没有受过任何新闻教育,甚至没有受过大学教育。刚刚扫盲而已……新闻是做出来的,不是学出来。”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这位主编成功的“理念”和“诀窍”是当记者用不着到图书馆去看书,用不着受任何新闻教育,用  相似文献   

20.
记者:赵教授,从您的简历中得知,30年前您曾做过行业报刊记者。请谈谈您当时的工作环境以及整个新闻界的氛围,有没有什么令您印象深刻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