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教育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教学模式和理论成果较为稳定、成熟,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教育改革的步履维艰,如何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要,建立现代的古代文学经典教学模式值得教育工作者探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教育的现代转型势在必然。  相似文献   

2.
经典逻辑是现代逻辑发展早期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成果。它成为现代逻辑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现代逻辑的发展表明,经典逻辑既有其适用性,又有其局限性。数理辩证逻辑是在保障其适用性,又克服其局限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逻辑系统。数理辩证逻辑将现代逻辑适用领域扩展到非直谓性、不确定性和内涵性推理领域。数理辩证逻辑扬弃了源于经典逻辑的逻辑悖论;防止了基于经典逻辑的逻辑怪论。  相似文献   

3.
周谷平  张雁 《教育研究》2006,27(11):29-34
在大学发展史上,德国经典大学理念向美国现代大学理念转化是一个延续的、互动的过程,这两类理念共同架构了现代大学人的创新思想取向和行为模式。我国大学存在着经典与现代理念的双重缺失,因此,我国创新型大学建设中面临两大张力:经典大学理念与现代大学理念的张力以及经典大学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间的张力。经典大学理念的守望与超越共存,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大学中应一以贯之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现代大学生正在远离文学经典,其原因主要来自现代生活。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挤压闲暇时光、闲暇心情,现代技术、文化商品,蚕食着人们的激情和想象能力。我们必须努力改变自己的主观世界,利用现代技术和现代文艺对文学经典作现代转化,充分发挥想象力,才能走近经典。  相似文献   

5.
《原野》是话剧大师曹禺于抗日战争前夕创作的现代话剧经典。自出版以来,不同时期的导演对其进行了跨媒介、跨剧种的改编与排演,都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成为现代经典文化传播中的盛事。由《原野》改编的成功实践可以看出,现代文化经典对于整个中国文化史的赓续与新生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所以,在进行地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时候,也应重视对现代文学经典的发掘与传承。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传统的文化经典和价值观念曾屡次遭受批判与否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现代学校德育的文化断裂与经典缺位现象的产生,即传统文化经典在现代德育体系中失去了合法性基础,处于缺位的状态。当前,学校德育的经典缺位集中体现为德育观念、德育目标、德育课程和德育理论研究等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排斥,这最终导致了经典阅读和经典教育在学校德育体系中丧失了立身的基础,从而深陷于断裂与缺位的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大众文化的兴起和电子传媒的发达,对文学经典的重释,出现了一种新的阐释方式——电子传媒的图像化方式。这种方式在后现代观念的引导下,通过戏仿化形式,使用软化、杂糅、戏谑、狂欢等手段,消解了经典的理性和规范,颠覆和重构了经典。  相似文献   

8.
论现代政治经济学数理逻辑表达与创新的重要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艳 《教学与研究》2007,11(7):36-41
现代政治经济学是指以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精髓思想为基础,根据现代经济发展变化的新情况而发展起来的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创新理论体系,也可以称作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使用数理逻辑对现代政治经济学进行经典表达、系统创新与拓展应用的研究,对现代政治经济学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传统儒家、道家等经典的现代价值的分析,并阐述了现代人心理问题的根源与实质以及和谐人格的特点,从中探讨了中国传统经典,在大学生和谐人格构建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学经典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全面发展的人。大学经典教育课程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基础,包括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国现当代经典著作、外国经典著作和科学技术哲学著作等五类,每门课程内容以文本细读为主。通过经典教育课程学习让不同专业大学生拥有一部分共有的知识、记忆和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判断力。而设立经典教育中心、推行经典教育课程计划、实行必修和选修制度、严格授课管理和监督等办法是实现大学经典教育的基本路径。大学经典教育可以有效构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为开创中国特色的新时代中华文化提供基础的精神资源和智力支持,形成复兴中华民族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1.
学校德育的“经典缺位”及其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传统的文化经典和价值观念曾屡次遭受批判与否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现代学校德育的“文化断裂”与“经典缺位”现象的产生,即传统文化经典在现代德育体系中失去了合法性基础,处于“缺位”的状态.当前学校德育的“经典缺位”,集中体现为德育观念、德育目标、德育课程和德育理论研究等对于传统文化经典的排斥,最终导致经典阅读和经典教育在学校德育体系中丧失立身的基础,从而深陷于“断裂”与“缺位”的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12.
分析、讨论了经典控制理论与现代控制理论各自的特点及内在联系,提出了自动控制理论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应该把“经典”与“现代”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应该把二者片面地分开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近几年,随着对经典教育的深入认识和推广,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积极开展经典教育活动,并且各学校开展经典教育的方式丰富多彩。教师应积极推进大阅读和小组合作学习,将经典教育融入班级活动和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用现代的学习方式学习经典、感悟经典、践行经典,让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4.
张申平 《教育与职业》2012,(12):191-192
大学美育与国学经典传播关系密切,具有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二者整合是当前大学人文教育、美育和国学经典传播的迫切要求,从而丰富深化美育的文化内涵,强化美育功能,同时,可化经典为现代、化灌输为感化,优化国学经典传播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文学经典化研究应涉及文学经典的生成机制和当代生存境遇。《人间词话》作为现代文论的转型之作是探讨文学经典化的典型个案。时代风尚、批评阐释、政治意识形态、教育传播等是影响《人间词话》经典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在后文学经典时代,传统文学经典的生存境遇不容乐观,但挑战与机遇并存。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中国经典文化在小学低年级语文德育中的应用策略,首先从经典文化的现代传承、德育的进一步拓展以及经典文化与德育的融合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经典文化在晓得低年级德育中的应用优势,并从准确理解经典文化的内涵、利用经典文化构建教学情景以及加强经典文化课堂教学三个方面论述了具体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文学经典的认定存在极大分歧,直接影响着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建构。重新清理抗战时期的文学经典,需考察民族战争背景下经典观的复杂性,在文学与民间生活、文化传统的对话中关注当时经典生成的特殊性。审视抗战时期文学经典的流传,仍需辨析政治意识形态、知识分子话语权力以及大众传媒的复杂作用,通过有效的对话促进经典的发掘和重审。  相似文献   

18.
不同《现代汉语》教材中的句型系统可分为三类:经典句型系统、“改进型”句型系统和“新建型”句型系统。“改进型”句型系统在学理上有欠考量,“新建型”句型系统内容偏难,不太适用于本科《现代汉语》的课程教学,而各种经典句型系统之间在主谓谓语句的定位等问题上存在不少分歧。通过引入“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的概念,并吸收各经典句型系统之所长,试图形成更为科学且适用于本科《现代汉语》教学的经典句型系统。  相似文献   

19.
浅谈经典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是文化的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结晶。阅读经典,不仅是获取知识,寻求完善、独立的自我与品格的有效途径,也是悠久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最好途径。本文从经典阅读问题的出现(意义)、经典阅读的教材及阅读的方法等角度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认为,经典阅读是进行人文精神建设的有效途径,如何利用好具有丰富人文内涵和文化底蕴的经典,转化为现代人不断进取的动力,是现代教育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也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20.
分析、讨论了经典控制理论与现代控制理论各自的特点及内在联系,提出了自动控制理论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应该把“经典”与“现代”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应该把二片面地分开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