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科技发展新成果来弥补传统目测鉴定的不足,是以启功为首的一批前辈书画鉴定专家多年的希望。新媒体虽然目前还不能直接用以测定书画作品的年代与真伪,但微信等社会化媒体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使书画鉴定摆脱以往鉴定活动囿于一地某一位或若干鉴定专业技术人员范围之内的情况;微信中特有的远程"微会审"或"微会诊"讨论的方式,使地理空间上分处各处的众多书画鉴定工作者用"异步通信"的方式参与到某一件书画,实现文物的鉴真辨伪,有利于书画鉴定水平的提升。文章还对远程书画文物鉴定中的影像拍摄之技术要求和数字时代书画制伪的若干情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建党85周年全国书法篆刻展、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书法篆刻展、第二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全国中青年篆刻家作品展》、第一、二届杏花村杯汾酒集团全国电视书法大赛、首届《敦煌国际书法艺术节》敦煌杯全国书法大赛、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书画作品展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1月20日,由劳继雄先生编著、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历时5年倾力打造的大型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工具书《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在京举办发布会。该书以亲历者的实录,记载了中国顶级鉴定家谢稚柳、启功、徐邦达、刘九庵、杨仁恺、谢辰生、傅熹年等前辈在上世纪80年代对大量中国现存古代书画的鉴定意见、艺术评价和争论.  相似文献   

4.
自元内府设立奎章阁开始,书画鉴定这一职事有了官方可寻的历史。奎章阁建立后不久,书画鉴藏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官方认可的书画鉴定职衔—鉴书博士,柯九思即是第一位鉴书博士。柯九思任职奎章阁期间,大量审阅元内府的书画藏品,其多年研习书画的实践经验和鉴定才能得以施展,同时也使奎章阁的鉴赏活动有了权威性,丰富了元内府的书画收藏。柯九思的很多题跋是在奎章阁任职期间所题写,据此可一窥柯九思鉴定书画的功力、理念及个人收藏倾向。本文从柯九思现存题跋墨迹入手,考察其书画收藏鉴赏和交游,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元代皇室收藏的盛况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5.
段伟 《图书馆学刊》2014,(1):121-122,131
[中国古代书画著录书目是一种目录性的书籍,它内容丰富,体例详备,清晰地记载了有关中国书画发展的状况,对中国古书画的鉴定、考证以及作品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官方书画著录、私人藏品著录和著者所见的作品著录3个方面入手,对中国古代书画著录的书目进行了认真梳理,期待为中国书画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尹群 《图书馆学刊》2011,(11):133-135
李葆恂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的传统学者,毕生研究书画鉴定,仅就其生平及著述作一考略。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三十年代,王重民、向达先生赴法国调查伯希和劫走的敦煌文物文献,携归照片三百零三张。经鉴定,确认为敦煌莫高窟考察笔记,这就是久为敦煌学界所瞩目的伯希和笔记。自1981年起,法国陆续整理刊布了伯希和笔记五册,我们将北图所藏照片与其逐页进行了对照,发现前者除无吉美博物馆钤记外,其余皆完全相同。可见北图藏品直接得自于伯希和本人。  相似文献   

8.
《国宝鉴定大师杨仁恺》,徐光荣著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由辽宁省传记文学学会会长、作家徐光荣撰写的《国宝鉴定大师杨仁恺》,记述了我国著名学者杨仁恺先生光辉的一生。杨仁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博物馆学家、书画鉴定大师,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他从上个世  相似文献   

9.
<正>本书结合范曾的经历、学问和思想,详细梳理了范曾书画不同时期的风格特点,并在大量对比真伪作品的基础上,从线条、用笔、用墨、用纸、印章等角度,详细分析了范曾书画的鉴定方法与依据,力求为范曾书画的鉴藏爱好者提供借鉴。施鸿是与我相交二十多年的老友,我们每次会面,他必谈范曾其人其艺,仰慕之情溢于言表。而与此骈连的另一个话题便是书画市场真赝混杂的种种乱象,可谓“相见无杂言”。  相似文献   

10.
在东京台东区根岸,有一座面积不大,由庭院与楼房组合而成的博物馆,这就是日本私家收藏敦煌吐鲁番文献最多的中村书道博物馆(The Nakamura Museum of Calligraphy)。中村不折(1868—1943)是日本书画家。早年习西洋油画,曾留学法国四年。回国后,又从真壁云卿学习南画。1895年中日战争中任从军画家,获得一册《淳化法帖》,从此开始收集中国书画文物,而敦煌吐鲁番出土文献,作为古代书法的遗品,也是中村氏大力收集的对象。经过多年的努力,他陆续获得了晚清任职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