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远荣 《档案时空》2006,(11):F0004-F0004
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省广电局联合举办的“公共大戏台”于2006年国庆期间在长沙潇湘阁隆重推出。  相似文献   

2.
沙伟 《档案时空》2011,(1):41-43
天心阁地处古城长沙地势最高处,居高扼守,可制控全城.道光三十年(1850)骆秉章任湖南巡抚,曾下令将长沙北郊铁佛寺内几尊大铁佛铸成一大一小两座大炮,大的五千斤炮置于草潮门城上,命名为"红袍大将军",小的一座置于南门城上.本意是想让神灵与军威合一,为社稷与百姓保安宁.1852年太平军激战长沙,守城清兵冒着把城墙震塌的危险,将五千斤大炮抬上天心阁城头,致使西王萧朝贵中炮阵亡.  相似文献   

3.
沙伟 《湖南档案》2011,(1):41-43
天心阁地处卉城长沙地势最高处,居高扼守,可制控全城。道光三十年(1850)骆秉章任湖南巡抚,曾下令将长沙北郊铁佛寺内几尊大铁佛铸成一大一小两座大炮,大的五千斤炮置于草潮门城上,命名为“红袍大将军”,小的一座置于南¨城上。本意是想让神灵与军威合~,为社稷与百姓保安宁。1852年太平军激战长沙,守城清兵冒着把城墙震塌的危险,将五千斤大炮抬上天心阁城头,致使西王萧朝贵中炮阵亡。  相似文献   

4.
湖迹渡,位于长沙烈士公园西北角,又名回西渡,现名红军渡.原为官渡,是长沙城东北过浏阳河的古渡口,有驿道通岳阳的平江.  相似文献   

5.
北京颐和园,昆明湖西堤西侧,还有很大的一片水域,湖的中央有一个小岛,岛上原有一座型制很特殊的圆形城堡式建筑,名叫“治镜阁”。1860年,治镜阁毁于英法联军的战火,现在圆形的浆土夯筑的城心土墙依然固执地矗立在岛上。 从《日下旧闻考》的记载,治镜阁是一个三层的圆形城堡,乾隆时是训练水军的地方,湖面上帆樯林立,军令应答高亢起伏,因而治镜阁建成水中圆形城堡形式,其中似有军事上的象征意义。但是作为封建帝王的乾隆赋予了治镜阁更深一层的政治寓意,那就是他的“为君之道”。  相似文献   

6.
中国历史文化名楼天心阁,是湖南省会长沙江东的至高点,为古城长沙的标志,革命前辈为它写下了大量诗文.笔者特选录天心阁诗联十首,并简要介绍写作背景,以此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相似文献   

7.
沙伟 《档案时空》2014,(3):44-47
正2014年是天心阁重建30周年。天心阁横亘于湖南省会长沙古城东南角的龙伏山山脊之巅,矗立在雄伟高大的古城墙之上,大有"古阁入天心"之势。其初为一座角楼,亦称谯楼、望楼,担负着军事防御、消防瞭望和上观星相祭天神、下镇风水的四大功能。既是一座登高望远的瞭望塔,又是祭天的灵台,还是一镇风水的风水楼。  相似文献   

8.
沙伟 《湖南档案》2014,(3):44-47
2014年是天心阁重建30周年。天心阁横亘于湖南省会长沙古城东南角的龙伏山山脊之巅,矗立在雄伟高大的古城墙之上,大有“古阁入天心”之势。其初为一座角楼,亦称谯楼、望楼,担负着军事防御、消防嘹望和上观星相祭天神、下镇风水的四大功能。既是一座登高望远的瞭望塔,又是祭天的灵台,还是一镇风水的风水楼。在长沙方言中,角与阁同音,久之“角楼”便衍化成更为文雅的“阁楼”,并起名为天星(心)阁。阁楼重修于清乾隆年间,清嘉庆年间扩建为三层。清代大学者黄兆枚的名联“四面云山都人眼,万家烟火总共心”,就道出了它的气势与清怀。  相似文献   

9.
沙伟 《档案时空》2012,(1):22-24
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日军三次大举进犯长沙,均从长沙败退,长沙成为坚持抗战达五年之久的英雄城市。由于天心阁占踞长沙城内制高点,三次会战中都成为我军重点布防的主要阵地。七十年前的元旦,正是中日双方反复争夺天心阁的日子。  相似文献   

10.
沙伟 《湖南档案》2012,(1):22-24
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日军三次大举进犯长沙,均从长沙败退,长沙成为坚持抗战达五年之久的英雄城市。由于天心阁占踞长沙城内制高点,三次会战中都成为我军重点布防的主要阵地。七十年前的元旦,正是中日双方反复争夺天心阁的日子。  相似文献   

11.
《新闻天地》2006,(7):64-64
碧涛阁洗浴广场(长沙店)位于芙蓉中路306号,隶属于碧涛阁洗浴连锁管理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是一所集洗浴、保健、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大型超豪华休闲场所,汇集全国各地洗浴业之精华,开创中南地区洗浴业之先河。  相似文献   

12.
漫步宝塔湖     
前些日子,去长沙小住了一段时日,回县城后得知宝塔湖已是风景如画之地,今携老伴前往漫步,如临仙境。  相似文献   

13.
沙伟 《湖南档案》2011,(3):48-48
中国历史文化名楼天心阁,是湖南省会长沙江东的至高点,为古城长沙的标志,革命前辈为它写下了大量诗文。笔者特选录天心阁诗联十首,并简要介绍写作背景,以此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相似文献   

14.
人民路大境路口,保留着上海市区唯一幸存的古城墙——大境阁城墙.这座城墙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迄今为止已经历了460余年的沧桑. 古城墙上的大境阁是明清"沪城八景"之一的"江皋霁雪"景点.由于城外是空旷田野,遇冬日雪至,放眼望去,是一片银装素裹的白色世界.上海竹枝词中有诗云:"昨夜天公剪鹅毛,北风吹散遍江皋.垆头买得双蒸酒,同上楼头劈蟹螯."足见当年"江皋霁雪"的景况之盛.  相似文献   

15.
沙伟 《档案时空》2014,(11):40-40
天心阁坐落于湖南省会长沙城南的原天心公园(现为国家AAAA旅游景区)园内,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古城长沙的文化符号和地标。1938年“文夕”大火将天心阁化为灰烬,至1983年天心阁的阁楼才得以重建。“文夕”大火后至1952年的十多年中,一直有私人业主在天心阁的遗址上建起了简易铺房,开设茶馆。1952年6月1日,长沙市人民政府重建千疮百孔的天心公园,并且接收天心阁茶馆的老板曹大炎为公园职工,由公园经营茶馆。  相似文献   

16.
祁阳城南一公里处,有一名胜曰浯溪,为潇湘八景之一,人称山水、文物皆绝妙.虽不比名川大山之巍之阔,却有如山村少女远胜城市丽人之清纯、鲜活.文人叹其精致,惊其妩媚,喻之小家碧玉.  相似文献   

17.
沙伟 《湖南档案》2011,(9):7-10
天心阁为古城长沙的标志。今存城墙系明洪武五年(1372年)在宋元古城墙基础上重建,阁楼也兴建于此时,重修于清乾隆年间。光绪二十九年进士黄兆梅的对联“四面云山都入眼。万家烟火总关心”,道出了天心阁的气势与情怀。查阅史料,天心阁与辛亥革命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8.
沙伟 《档案时空》2011,(9):7-10
天心阁为古城长沙的标志。今存城墙系明洪武五年(1372年)在宋元古城墙基础上重建,阁楼也兴建于此时,重修于清乾隆年间。光绪二十九年进士黄兆梅的对联“四面云山都入眼。万家烟火总关心”,道出了天心阁的气势与情怀。查阅史料,天心阁与辛亥革命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
湖迹渡,位于长沙烈士公园西北角,又名回西渡,观名红军渡。原为官渡,是长沙城东北过浏阳河的古渡口,有驿道通岳阳的平江。清乾隆十年(1745),乡绅渭南等邀众募捐塘、田55亩,建造渡船1只,呈报官府“勒石永禁”:“船不得转拨,田不得侵占,渡夫不得需索”。清末,渡口遭废弃。这个古渡口,是湖南近现代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地。辛亥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20.
6月3日,来自长沙、北京、深圳、武汉、大连等近百个城市的爱心人士和爱心车队代表齐聚长沙市望城区雷锋纪念馆,举行2012百城百台爱心送考暨全国雷锋车队雷锋故乡行启动仪式。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会长李丹,中共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雅瑜共同启动2012百城百台爱心送考暨全国雷锋车队雷锋故乡行活动。启动仪式上,还为北京首汽于凯车队队长于凯等10个城市的爱心送考雷锋车队队长集中授牌,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