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让课堂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和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平等地对话能调动学生结合生活来学习语文,切切实实地体现了全员参与、有效参与,也真正体现了课堂因生活更精彩,也充分凸显了生活是课堂之源!  相似文献   

2.
让课堂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和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平等地对话能调动学生结合生活来学习语文,切切实实地体现了全员参与、有效参与,也真正体现了课堂因生活更精彩,也充分凸显了生活是课堂之源!  相似文献   

3.
杜金辉 《教师》2016,(6):49
人类生活的每一天都与物理有关,物理学的进步也使生活不断的进步。我国越来越重视物理教学,而物理课程也经过多次改革,是一门不仅包含了很多知识,也包含了很多生活常识的自然科学学科。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才能让他们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让这门学科发挥出它的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课堂是学生和教师的重要交流空间,在课堂中应树立生活的课堂理念,让课堂回归生活。要让初中生物教学回归生活,可在课堂中积极创设生活情境,联系生活实际,组织开展"生物与生活"知识竞赛活动,作业设置也应生活化。实践表明,让生物教学回归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生活融入教学素材,让生活融入教学方法,让生活融入数学应用,让生活激发创造欲望,那么学生就会亲近数学,数学课堂也会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6.
正赞科夫曾说过:"如果让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广阔了。"什么是"真正的、广阔的生活"?笔者以为,就是适合儿童生命特点的生活,也只有这样的生活"冲进来",生活才会让儿童更迷恋,习作才会让孩子们更向往,作文才能更充满童趣。让作文教学返璞归真,回归"生活"之本,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生活融入教学素材,让生活融入教学方法,让生活融入数学应用,让生活激发创造欲望,那么学生就会亲近数学,数学课堂也会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8.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正因为生活世界的丰富多彩,我们的教材才有了永不枯竭的内容。让美术回归生活,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要求。近几年来,笔者也一直在思索着、寻求着,用生活理念构建着小学美术课堂,希冀有一种体现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让美术教学与生活有效地链接起来,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9.
看到鲁迅的文章,他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生活,也让我有了想为自己的生活写一点东西的想法。是的,是应该写点什么了……  相似文献   

10.
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让生活变得便捷神奇。它也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活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活力四射,有趣有效。  相似文献   

11.
王晶 《考试周刊》2015,(30):59-60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本文从"利用生活中的原型教学;利用生活中的经验获取间接知识;用生活情境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回归生活,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对此,我以为,如果能让教师群体也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们的教育生活才算是真正的"幸福而完整"。单是受教育者"幸福而完整"而忽略了施教育者的生活状态,是不公平也是不现实的。  相似文献   

13.
一、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感悟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新课程把经济常识的提法改为经济生活,体现了对生活的关注。面对新课程,教师教学需要根据新课程的呈现特点转变教学方式,即让生活走进课堂。有人也许会说:以往我们上课时也引用生活中的事例,也是在关注生活。但这种看似关注生活的教学,更多的仅仅是用生活中的事例来印证教材中的知识、观点是正确的,常常不可避免地以成人的世界来取代学生的世界,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成为一种强加给学生的活动。  相似文献   

14.
彭宁萱 《小火炬》2011,(10):20-20
以前,我总是让电视待机到天亮:以前.我总让电灯亮个通宵:以前,我一次要用一大堆纸巾……总而言之,我以前一点儿也不知道什么叫环保。后来,我知道有一种生活叫低碳生活,我也开始在生活中注意低碳环保了。我学会随手关灯、关电视,学会用洗脸后的水冲厕所,学会用毛巾擦嘴巴。时间—长.我还为妈妈省了不少钱呢? 我尝到低碳生活的甜头,但爸爸妈妈似乎没什么变化。所以.我决定让爸爸妈妈也加入到低碳环保生活的行列中。  相似文献   

15.
"生命根植于生活,生活因拥有无数的生命而精彩。"这是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的"儿童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基础。"然而,怎么体现生活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满活力?怎么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呢?我想: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学习生活,并不断进行着自我更新,这样才能推动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学习,也使其已有的生活经验得到提升,生活观点得到发展,也使我们常说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习作也不例外。要让习作教学融入生活,教师可以从以生活体验为突破口,让学生融入生活;以写作技巧为抓手,让学生善于体验、表达生活;以多元化作文评价方式为契机,让学生乐于、敢于发表对生活的看法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陈越 《中学生物学》2007,23(1):56-58
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方式.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学校教育应该适应教育基本理念变革的要求,让教育同归生活,让教育成为生活.这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生活对教育发出的深切呼唤.结合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模块的教学过程,对“把生活引进课堂、让课堂再现生活“进行了思考和实践,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音乐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同时音乐也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之一,能够让人身心愉悦,让人感受生活的美好。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模式也需要进行改革,体态律动教学就是一种有趣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感受音乐的美好,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本文就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高健 《学子》2014,(13)
在新形势下,数学课堂教学不应仅停留于书本,也不能仅停留于三尺讲台,而是要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平台,延伸数学的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样让学生形成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适用于生活的认识,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课程理念,给传统的幼儿美术活动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新挑战,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让幼儿带着疑问走向生活,再由生活走向绘画幼儿绘画就是让幼儿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用自己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比如画西瓜,可先让幼儿吃西瓜,让他们通过直接观察以及教师的提问让他们知道西瓜有圆形、也有椭圆形的,瓜瓤是红红的瓜子有咖啡色的,也有黑色的。这样幼儿就有了鲜活的素材,画起来就得心应手了。二、让幼儿边玩耍边做手工制作在手工制作活动中,我先把幼儿分组,让每组的每一名幼儿做一个有趣的动作,其他幼儿把这个动作用纸或别的材料做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