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法学高等教育中,本科人才是否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一直为法学界所关注.培植法学本科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既是培植其个人发展与人格超越的能力,也是培植其服务社会与奉献社会的能力。具体培植路径包括综合能力、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植。  相似文献   

2.
适应社会需求性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显特点。简要介绍其在灵活而富有弹性的学籍管理、课程和专业设置适应社会需求性、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等几方面的一些成功做法,并揭示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边缘走向社会中心是高等教育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要走向社会中心,一是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将高等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二是必须保持高等教育原有的"品质",坚持适应与超越相统一的原则,促进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三是高等教育必须立足于经济社会的实际,坚持多元化的发展,以满足社会对知识的全面需求;四是高等教育必须拥有完备的、不断分化与整合的功能系统和机制,以形成走向社会中心的合力。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区域服务职能刍议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区域是社会在空间上的一种体现,高等教育与其所在区域之间的天然联系以及当代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急剧膨胀突出了高等教育区域服务职能发展的重要性和急迫性。高等教育区域服务职能是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空间体现,也为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实现提供了切实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5.
自中世纪大学诞生之初,高等教育机构便表现出服务社会的特性,高等教育适应社会需求是其存在的合理性基础。澳门是一个微型社会,微型社会具有开放性的特质,这促使高等院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然而,澳门高等教育社会适应机制尚不健全,构建外部利益相关者信息回馈机制,发挥高等院校的社会引领职能是增强高等教育社会适应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论高等教育对现代社会的适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教育的发展与高等教育对社会的适应是联系在一起的。当前高等教育在适应社会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制约和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它突出表现在,高等教育的适应主体的单一性,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之间缺少必要的中介,以及高等教育适应社会时单一的资源约束机制。鉴于高等教育和社会改革和发展对这种适应所提出的新的挑战,建议在高等教育适应体制的改革中,应该建立具有政府和高等学校这种双重的适应主体,高等教育与社会之间有中介的联系,以及“资源约束”和“需求约束”这种双重约束等特征的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7.
有效教学是人们对教学的目标期待。从适应与超越的维度来看,有效教学既要适应同时又要超越现实社会和人之发展的双重需求,在两者的矛盾中寻求合理张力,高度达成有效教学的理想。  相似文献   

8.
自学考试既是一种考试制度又是一种教育制度。它是适应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一种重要的高等教育形式,也应随着社会需求变化而不断调整自身发展定位。自学考试自身的独特性与灵活性能使其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社会需求是一个自变量,自学考试的发展定位是一个因变量,自学考试的发展定位随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一个动态的自学考试发展体系。本文旨在对社会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型专业嵌入式开考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研究者应强化独立思考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与我国社会的整体转型、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外开放进程直接相关,不同阶段主流的社会思潮、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的趋势、国际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向都对高等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的一面,是由高等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顶层位置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基础地位决定的。但另一方面,不容忽视的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和内在逻辑,它对外部社会要求作出的反应既有适应、满足,更有超越、引导,它对各种具体情况反应的方式并非总是直接、即时的,更多的是整体、滞后的。面对外部社会,高等教育应当有自己  相似文献   

10.
开放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生事物,是现代大学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新型办学形式。开放大学与传统大学一样具有高等教育属性,并且有其创新内涵。高等教育属性作为开放大学办学特性之一,可以通过相应的办学行为加以体现和强化。  相似文献   

11.
以理论分析和现实考察相结合,探讨知识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响应社会需求的应然与实然状况。社会需求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的变化中,高等教育的状况体现在高等教育规模和专业设置两个方面。在厘清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教育领域存在市场,为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相协调寻找理论支撑,从供求关系和现实基础两个视角阐释高等教育发展适应地区经济结构的基本理论,描述并分析我国高校与社会需求相协调的现状与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幸福感来源于其生存需求满足的程度,同时通过感觉表现出来。教育在开放社会与封闭社会中的功能与作用各有不同。开放社会获得幸福的途径主要是"超越",而封闭社会获得幸福的途径主要是"适应",两者对社会改造的作用与对人的幸福的普及意义有很大差别。教育在改变人的社会身份地位,在增进人的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能力和获得物质财富与认识方法及生活态度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中国传统价值观下的教育功能对人获得幸福的影响有着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性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地的一类新型课程。它的实施既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又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它超越了具有严密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及科学技术等内容为核心,进行体验式、探究性的学习,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教育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发展两方面的需要,其适应性体现在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为本位的职教属性中,同时,还体现在建立一套有高职特点的、完整的、现代化的知识课程体系的高教属性中。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面向未来、全面发展能力,属于高等教育体系中造就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5.
大学的产生以及每一次职能的扩张,都是对社会需求的回应.面对当前人们对大学育人应适应社会需求的质疑,中国高等教育应该理性面对,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社会需求,每一所院校都应有限度有选择地适应社会需求,而大学则应在适应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社会需求的引领.  相似文献   

16.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教育作为重大社会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只有重建公平这种共识,才能为社会奠定更稳固的基础。种种迹象表明,未来首都将形成以高素质、中等收入群体为主的橄榄型社会格局;相应的,这部分群体对教育服务的购买能力更强,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更迫切,对教育公平的追求层次更高,对教育措施的实施效果有评估和反馈能力。在这种趋势下,顶层设计要侧重通过如下途径来适应未来新型社会结构:一是构建适应首都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等教育服务体系,二是构建自上而下的统筹协同推进机制,三是构建高等教育质量监督机制,四是建立公开、透明的决策征询机制。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存在绝对纯粹的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仅是适应研究需要的一种划分,这两者往往是兼而有之地存在于不同时代的大学理念之中;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应是在自身历史发展进程中相互抵制、最终趋向平衡与融合。  相似文献   

18.
美国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特色及启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培养有能力参与未来国际竞争的人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本文仅就美国高等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特色,探索其中有益的启示。一、美国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主要表现1.专业设置适应社会需求。美国高校明确把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与“科研”、“教学”一起列为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服务体现在专业设置上就是满足社会需求,开设社会需要的专业。美国高校除了传统的理工经文史学位外,新增设的学士学位有:财政学士、教学法学士、护理学士、公立学校音乐学士、卫生教育理学士、园林建筑学士、海军学士、职业教育学士、宗…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一转变,高等学校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定位,重新审视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改变过去单一的人才培养结构,适应社会需求。就一般高校而言,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一转变,高等学校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定位,重新审视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改变过去单一的人才培养结构,适应社会需求。就一般高校而言,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