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唯惜墨方能"画工胸次墨汁满",丹青翰墨,发而为情,挥洒自如,无我有新。]~为热爱书画艺术的同学们提供交流学习和展示风采的平台,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书画印活动让更多的师生感受墨韵之美~提高社员们的书画技艺和鉴赏力,提升人文底蕴及综合素质。打造社团品牌,使之成为同济及上海有影响力的社团我们的历史点墨轩原为同济大学学生书画社,成立于1977年,于2005年5月更名为点墨轩书画社,著名书法家高式熊为点墨轩题写会名。属城规学院,后升级为校级社团,被评为校明星社团和校金牌社团。现社团指导老  相似文献   

2.
汪运渠 《收藏》2013,(7):34-43
自唐代以降,民国时期是陕西书法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而于1933年7月26日成立的"西京金石书画学会",是陕西成立较早、影响最大的书画社团,组织完备,活动频繁,以"学会"的组织形式直接推动了陕西书画创作的繁荣与发展,对陕西的书画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30年杨虎城就任陕西省政府主席后,社会相对稳定。1933年邵力子出任陕西省政府主席,与杨虎城通力合作,在重大问题上施行军政分治,陕西在经济民生发展上有了较大的提高,遂成为民族复  相似文献   

3.
徐清 《收藏》2011,(11):42-46
1928年由余绍宋等发起成立、以"高氏三杰"等为核心社员的杭州书画社团"东皋社",以"提倡风雅、振兴书画"为宗旨,力矫近代画坛狂怪粗俗之风,开展一系列雅集和"寿苏"活动。作为民国杭州与孤山西泠印社遥相辉映的一个重要社团,历时十年而不衰,颇极一时之盛。  相似文献   

4.
闫立群 《收藏界》2011,(8):77-81
我国的历史悠久,以书画藏品为例。历代流传下来的书画作品,原作为数甚多,但由于兵燹(音xiǎn,多指兵乱中纵火焚烧)人毁,数量日趋减少,而且愈古愈少,愈是名贵。作为书画爱好及收藏者,在欣赏和收藏书画之前,首先必须做好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王永林 《收藏》2006,(6):128-128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上,中国书画始终以80%左右的市场占有率稳坐艺术品交易的头把交椅。无论是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还是当代书画,在拍卖会上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总是买家竞争的对象。特别是那些流传有绪、或征集自画家本人及向画家本人求证保真的大家名家之作,往往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价格奇迹。可以说,中国书画支撑着艺术品市场的大半壁河山,而且随着当代书画的异军突起,这种局面将长久延续并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6.
楚杰 《收藏》2007,(4):81-81
当前书画市场异常火爆,从事书画收藏的人士也越来越多,因书画是用宣纸、绢、绫、帛等作底,既怕潮湿又忌干燥,时间久了很容易受蚀、破损,与其他文物相比,显得更为娇贵,因此如何做好书画收藏是藏家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永林 《收藏》2006,(4):49-50
公认的前辈大师精通古代书画鉴定,与他们特殊的个人经历以及在特殊时代文化背景下所积累的经验有关。他们生活在中国古代书画由集中到大量散失民间的时代,有机会见识到很多国宝级古代画作品,并参与国家的收藏和整理工作,为新中国再次集中这些古代书画珍品做出过重要贡献,因此他们专业水平的高度是现在普通鉴定专家达不到的,失误也相对少。  相似文献   

8.
《收藏》2006,(3):79-79
上海消息:3年前,一场“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让上海出现了排长队看国宝的空前盛况。2005年年底,这种场面再现,一场国宝荟萃的“书画经典——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古书画藏品展”于12月30日至2006年2月4日在上博开展。共展出从晋代至元代的书画精品103件,其中绘画67件,书法36件,无一展品与3年前的国宝展重复。这之中故宫博物院所藏61件,上海博物馆所藏42件。这些作品都是名家大师的传世名作、存世罕见的孤本珍品以及新近入藏的精品重器,足以使这次展览成为继国宝展之后的又一次书画盛典。  相似文献   

9.
李烈初 《收藏界》2011,(2):80-83
我从小爱好书画,没齿不衰。近二十年来,往往写些有关书画的文章。文章有个准则,即:力戒陈言滥调,人云亦云;务求匠心独运,语出新意。写好文章,谈何容易。有个科举时代的笑话:妻子见丈夫写文章愁眉苦脸,问道:"难道男人写文章,比女人生孩子还难吗?"  相似文献   

10.
吕友者 《收藏》2013,(4):58-63
元代的私人收藏风气较之两宋更为兴盛,社会上参与书画市场的群体面更广。除了大长公主、柯九思、鲜于枢、赵孟頫等贵族、重臣这样的收藏家外,在江南地区还涌现出了众多的平民收藏家,留下了如周密的《志雅堂杂钞》、汤允漠的《云烟过眼录续集》之类著录书画古玩等藏品的著作。同时,元朝继承了南宋与金内府的大量藏品,宫廷书画异常充足。文宗图帖睦尔(1329~1331年在位)为元代最重视文艺的统治者之一,史载他就能作画。他在位时收纳了一批文入画家,委以官职,给予优厚待遇,让他们能集中精力安心创作。不仅如此,元朝亦设立秘书监来管理和收藏书画古物,并建立了储存与鉴赏古玩字画的奎章阁,设鉴书博士等职专门负责书画藏品的归类鉴定。而柯九思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鉴书博士。  相似文献   

11.
张立 《收藏》2010,(10):95-96
旧时,书画藏家多对自己所藏编有目录,这种目录对于研究所收书画的流传情况有重要的价值。另外,书画经营商也有对其“商品”编订目录的,或可称为书画账,  相似文献   

12.
肖更应 《收藏》2007,(4):71-71
近年来,书画市场越来越受到收藏者的青睐,书画收藏虽然利润丰厚,但却不容易把握。收藏者对书画方面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在具体操作上亦要讲究。  相似文献   

13.
中国扇画艺术源远流长,独具魅力。扇面入字入画,扇与书画成一体最早见于晋代王羲之六角竹扇的轶事。之后历代画家屡有建树,文人雅士多有涉猎,通过在有限的画面精心题字作画,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宋代扇画艺术达到高峰。尽管扇画在传统书画中属"小品类",但扇与书画一体,  相似文献   

14.
李禹默 《收藏界》2012,(6):78-78
一件装裱完整的书画,各个部位都有一定的名称。鉴定书画时,必须对书画的每个部位的名称术语,有全面的了解。 命纸:就是画心的托纸,无论画心是纸的还是绢的都有一层托纸。如把纸托揭掉,画心则减色无神了,即无生命,故名"命纸",对保护画面有很大的作用。也叫"画心托纸"。  相似文献   

15.
曹隽平 《收藏》2011,(3):60-61
近年来,随着艺术品市场日趋成熟,书画收藏家的目光已由近现代书画转向高古书画,拍场上若有宋元名画出现,必定受到公、私藏家极力追捧,以致拍卖会上宋元名画难得一见,而民间藏家更是罕有收藏。笔者因工作便利,常有缘出入公私藏家。近于友人处得见元唐棣※朔风飘雪图》,兴奋之余,特撰文以飨同好。  相似文献   

16.
王照宇 《收藏》2009,(1):82-83
明代中期以后江浙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太湖为中心,北起长江,南至钱塘江,西达皖南徽州,东到东海地区的书画创作和收藏群体。这股收藏习尚一直延续到明末清初,藏家辈出,其成员有贵族官僚、地方名流以及文人雅士等,从时人张丑的《清河书画舫》、汪珂玉的《珊瑚网书画跋》以及顾复的《平生壮观》等相关著述中不难发现,这个时期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书画收藏的一个繁荣时期。  相似文献   

17.
王照宇 《收藏》2009,(9):96-98
在中国的书画收藏史上,有明一代私家收藏之风极为炽盛,藏家众多,收藏阶层多元,鉴赏水平高超,成为中国书画收藏史上一个值得关注的时期。尤其是明代中叶以后,在江浙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太湖为中心,北起长江,南至钱塘江,西达皖南的徽州,东到东海地区的书画创作和收藏群体。浙江嘉兴的项元汴就是众多藏家中的一位,他本人不仅收藏极富,而且鉴定水平极精,堪称明代书画鉴藏巨擘。  相似文献   

18.
燕益得 《收藏界》2010,(10):94-96
少年时代我即忱于书画篆刻,学习吾国的传统艺术,多看名作原迹是攻艺之路上的重要环节,所以我在经年研习艺术创作的同时,也喜欢购置一些古书画名迹以作攻艺之助。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2,(9):116-118
20世纪50年代初,杭州有位藏友请我鉴赏他新买的书画。这些书画装在一只木箱里,总共有好几十件。我翻阅了半天,只有一幅清祁豸佳的绢本山水好一点,其余全是很一般的民间书画。  相似文献   

20.
高学训 《收藏》2006,(5):142-145
新世纪头五年回望:古瓷市场冷乎热平? 回顾新世纪头五年,有人提出:国内艺术品市场份额出现了国人始料未及的变化,即书画投资高“热”,风起云涌,大有让人“看不懂”的势头。而相对于书画的火爆场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