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 习作课上,命题 (或给图 )后,先要求学生看题 (或图 )想思路、理顺序、列提纲。教师只讲清本项习作的写作要求,不做过多的启发讲解,以免抑制学生思路,导致雷同。   如:六年制十册基训 2的习作是“难忘的教训”。首先要求学生审清题意,即写一件事,写难忘的事,写有教训的事。然而难忘的事不一定都有教训,教训是从失败或错误中取得的认识。因此,要抓住失败中取得的教训和错误中取得教训两个方面来写。其次,提出要求:①想过去日常生活中最难忘的一件事;②想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③想到从这件事中你吸取了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2.
王有声 《广西教育》2004,(7A):33-34
小学生作文,“记一件事“是起步点。逐渐地,由记事进到写人,《我的妈妈》、《敬爱的一位长辈》等是常接触的题目:应该说,这些文题难度不算大。学生升到高年级,文中需要“写两个人”,困难就出现了。“这类题目是怎么回事?”“一篇文章里两个人物,位置怎么摆?”学习的主人提出了疑难。  相似文献   

3.
一、遵循规律,先说后写。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由此可见,文章的产生是以说为起步的。如教学第八册基础训练二第六题(记一件有意义的事),教师先给学生确定说的范围:一是寒假里的事;二是这件事必须有意义。然后让学生充分小组说,接着,各级代表面对全班同学说。因为寒假正值过年,学生要说的事多,说的欲望也很强,举手争说,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而且说的内容都是同学们自己所经历的,既充实又真实,生活气息浓,为后面…  相似文献   

4.
潘健 《师道》2006,(2):57-58
这件事已过去好些年了,但在记忆中却迟迟不能消退,我感到奇怪。20年的教师生涯,经历了太多太多的故事,许多事记不了也不想记,唯独这件当时没有刻意为之、事后没有刻意记忆的事,常常跳出来搅动一下心绪,提醒我该怎样做一个老师。我得把它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5.
吴继缘 《师道》2011,(5):26-26
有一件事一直让我难以忘记,因为它改变了我一贯主张以严厉维护教师尊严的想法,而且每当有学生违纪时,它总是提醒我:寻找学生违纪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再去找处理的办法。事情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6.
小学作文,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头痛的事。有人说“千篇文章一大套,看你会套不会套”。作文的内容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通过长期的作文教学,我认为小学生作文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篇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教学生写“一件小事”北京特级教师王有声一、确定命题这是个我刚接手的毕业班。记叙一件事,这类命题学生是熟悉的。《记我做的一件好事》、《难忘的一件事》、《日记本中新的一页》等命题,他们在四五年级都练过。在最后这个学年里,从培养审题、选材、表述中心等方面能...  相似文献   

8.
《语课程标准》中提到:在第一学段(1—2)级年语的教学重点在识字教学,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这个要求对于七八岁的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经常出现写错字、写别字,对生字记不牢,记不准的现象。这都是由于学生对某个字没能精细识别而造成的。“字理识  相似文献   

9.
这件事过去已近二十年,我由一个高山农村娃成长为了一个教书育人的教师,做学校负责人也好几年,每当忆起这件事,它就提醒我,同时我也常常提醒老师们,教育者要爱护学生稚嫩的心。  相似文献   

10.
如何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加强应用题教学呢?一、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审题是解答应用题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整个解题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是解题的重要起点。认真审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指导学生读题,弄清题意读题是审题的基础。指导学生读题时要认真细心,不添字不漏字。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并加以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步骤。例如:育民小学为残疾人做好事,女生做了105件,男生比女生多做了20件。男生做了多少件?首先,教师提问:题中的…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管理中我遇到了这样一件事:一天有一学生向我“告状”:“老师,李华说武彤爱您。”听到这话,我一下愕然了,这么小的孩子思想竟然如此不单纯!我该怎么办呢?能训斥李华吗?多年的教育经验提醒着我,切不可感情用事,要心平气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1.病例。师:这次作文是写一件让“我”感动的事,有些同学的题目是《一件令我感动的事》《令我感动的一件事》《我最受感动的一件事》。这些题目老套,没有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生命力。(课件出示:题目要有个性。学生齐读。)  相似文献   

13.
吴勇 《四川教育》2003,(7):71-71
邻班的王老师临时有事请了假,教务主任吩咐我去给她代课,我便一头扎进了准备工作中。不能不好好设计一番,因为在我自己所带的班中指导这一篇作文《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时,就不尽如人意。今日又恰好要上这一内容,心中不免有些担忧。我心里“咯噔”着,走向了教室。  相似文献   

14.
张进化 《湖南教育》2006,(10):28-28
一是“钻到学生心里出题目”。郑板桥曾说:“做诗非难,命题为难。题高则意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每次作文命题,我总是先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收集这些闪烁的智慧之光,再稍加修饰琢磨,确立几个可供选择的文题。从孩子心灵出发的文题,成人有些无法理解,但学生觉得这是自己写作成功的第一步。我的作文教学中就有学生自拟的闪光文题,比如写四季景色的《聆听季节的精灵》;  相似文献   

15.
运行     
三十天的时间可以做很多事,我选择了一次远行。在非洲,沉默是一条悄无声息的隧道,一根拉不到头的线。那是一个无际的空间,一个困难,却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上海却不同,在这里我总是频繁地遭遇生活中头脑空白的问题,在我着手打算做下一件事时,上一件事像蒸发般从我的脑中消失。但是过一会儿,这些失去的词句又像被一台年久失修的打字机打在我的脑中。  相似文献   

16.
在一节混合运算应用题的复习课上,我共让6位学生上台板演,6位学生式子全部正确,但有5位学生的计算结果错了,而且这5位学生根本不是学困生,有些甚至是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事后我与办公室的同事聊起了这件事,大家都深有同感:现在学生的计算能力的确差多了。针对这一现象,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7.
我手写我心     
与所有的同龄人一样,我最初的写作经历源于“记一件难忘的事”,“我最敬佩的人”这类的命题作文,我也曾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地谋略在生活中寻找一些“壮举”。  相似文献   

18.
勇敢男子汉     
5月5日 星期五 每个人都曾做过勇敢的事,有人克服种种心理困难,与大蟒蛇合了一次影,有人鼓起勇气,终于举起了羞涩的手,回答了老师的问题……我也不例外,每当回想起这件事,我总是感到无比自豪。  相似文献   

19.
多少年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界同仁最为头痛的问题,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我们有必要一起来探讨这个难题,对症下药。探讨学生的写作兴趣,有着较为特殊的现实意义。它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涉及到学生专业知识能否更全面的掌握。需要是动机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做任何一件事,兴趣必为先。要提高学生作文成绩,就要从激发、提高学生作文兴趣人手。将学生“不愿”、“不想”、“被动”、“害怕”的心理,变为“我要”、“我想”、“我喜欢”习作的动力。把作文当作是自己的一种乐趣。  相似文献   

20.
一、兴趣、鼓励是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曾在班里做过调查,爱写作文的学生有多少,结果,竟然可怜到只有一名同学,从这个调查中我深刻地意识到对于厌烦写作文的学生,培养他们写作文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学生感到写作是一件很轻松的事,破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