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不断增加。为提高我国政府和社会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推进我国应急管理科学的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08年启动实施了“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重大研究计划。本文介绍了该重大研究计划的现实需求、科学背景,及其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提出了组织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路和安排,以便有关政府组织、学者和公众更好地了解和参与重大研究计划,促使研究工作和成果为我国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2.
纳米技术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并列为21世纪的三大科技,是21世纪高技术竞争的制高点,而纳米制造则是支撑它们走向应用的基础。为提高我国制造业应对未来科技发展的需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08年启动实施了"纳米制造的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本文介绍了该重大研究计划的立项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趋势与挑战,科学目标、关键科学问题与重点研究领域,组织与管理措施,以及2009年度项目资助情况,便于公众更好地了解和参与该重大研究计划,促进我国纳米制造及其相关领域基础研究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3.
"十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针对中医中药学科基础研究中的若干科学问题组织实施了中医药领域的重大研究计划。经过8年多的努力,该计划完成了既定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显著成绩。本文对该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综述,并对今后中医药学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半导体集成化芯片系统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立项背景、宗旨、总体科学目标、实施过程的基本情况以及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并分析了目前我国在该领域仍然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相似文献   

5.
探索支持源头创新的资助模式,试点“重大研究计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球科学发展趋势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整体观、系统观的研究思路得到加强,跨学科、多学科、多部门的研究方式逐渐成为主流.国际地学界在制定新世纪的发展战略时,都较为一致地选择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框架把地球科学带入新世纪的战略方针;重大科学问题通过设立专门的研究计划来完成.目前正在执行的国际地学研究计划有12项,有的已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可信软件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的立项背景、总体科学目标、总体布局、实施思路及总体完成情况,并从建设可信软件开发资源共享与服务平台、设立"智能化软件可信的基础理论与方法"重大研究计划、对长期而艰难的课题实施面上项目滚动申报和资助方式等方面概述了在该领域下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01年论证通过、2002年启动执行的第二批重大研究计划之一“真核生物重要生命活动过程的信息基础”的总体情况,及该计划执行2年以来所资助课题的进展和所取得的成绩;浅析了该重大研究计划前期资助项目的布局情况和组织管理特点;并根据该重大研究计划存在的问题,在中期评估讨论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强项目的后期管理及鼓励学科交叉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何杰 《中国科学基金》2005,19(6):343-346
本文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二批启动的重大研究计划试点之一:“半导体集成化芯片系统基础研究”的总体情况,分析了该重大研究计划顶层设计和组织管理特点;描述了前期资助项目的布局和学科交叉情况,简介了该计划执行2年以来所资助课题的部分进展及成绩;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中期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今后加强项目后期管理及鼓励学科交叉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拟通过整合与集成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学术思路和不同层次的项目群,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高各研究领域协同合作能力,推进重大难点科学问题的解决。本文利用Web of Science平台中的论文数据,从学科交叉、研究内容与资助目标一致性两个维度对重大研究计划资助绩效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重大研究计划的实施有效推动了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了协同合作能力,但不同计划间的学科交叉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数理科学部牵头实施计划的学科集成程度相对较高,管理科学部则涉及的学科范围最广;(2)不同计划资助论文的研究内容与资助目标的一致性存在较大差异,研究主题与研究目标相关性较强,但聚焦程度相对较差。总体上,重大研究计划的学科交叉程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在研究内容与资助目标一致性方面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重大研究计划“空天飞行器的若干重大基础问题”资助项目所取得的一些研究进展及成果应用情况。给出了为发展我国空天飞行器技术,需大力加强相关基础研究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