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咸炘先生目录学成就浅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简要介绍了刘成炘先生各种目录学著作的内容,并着重分析了刘咸炘先生的目录学思想,指出他启自章学诚,又超越章学诚;对《七略》和“四部”之精义的贯通以及对四部分类体系的革新;试图以中国古典目录学为基础,创立能够包纳古今中外一切图书的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2.
潍坊地处齐鲁之邦,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曾出现许多著名藏书家,为保存潍坊地方文献,弘扬民族文化做出了很大贡献。近代以青州李文藻、潍城丁锡田最为有名。李文藻所著(所藏书日》、《所见书目》、《所闻书目》,多为齐鲁乡邦文献。清初目录学家意学城曾称他为“山在目录大家”。丁锡田精研文史,广泛搜集地方志.集成山东省各县县志,还整理保存了各种乡邦文献、名人著作集,成为研究潍坊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解放后,其子女将其全部藏书2300()余册捐献给潍坊市图书馆,后于1957年移交山东省图书馆收藏。解放初期,为保存古籍文献…  相似文献   

3.
不夸张地讲,几乎所有研究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的著作中,都不能不提到一个名字——杨守敬,以及他成就的一桩大事业——日本访书。杨守敬(1839或1840一门匕),字惺吾,晚号邻苏老人,湖北宜都(今枝城市)人。在他70余年的人生历程中,尽管生活常常窘迫,求什也屡遭不第,但这并未影响他对学问的孜孜以求。杨守敬研究学问,涉及非常广泛,从他流传于世的80多种著作中可以看出,他在历史地理学、版本目录学、金石学、校勘辑佚学、经学、小学等学科上都有不凡的建树。他还擅长书法,尤精行草,对书法理论也提出过独到见解。因而深得海内外学…  相似文献   

4.
来新夏 《中国文化》2014,(1):238-242
编者寄语2014年3月31日下午3时10分,来新夏先生不幸逝世,享年92岁。近十年,来先生与本刊往来密切,经常有文献考订和书事随笔交《中国文化》刊载,我们则有文必登。本期的两篇遗稿,即为先生逝世前不久寄来,谦称供“补白”之用。我们非常怀念来先生的学问风采。他早年得陈援庵、余嘉锡、张星娘等名宿之教,以历史学、方志学、文献学名家,《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书目答问汇补》、《北洋军阀史》、《方志学概论》等着述,足可成为沾溉後学的学术遗产。他出生浙省,就读辅仁,执教津门。思想自由,文笔灵活,着述宏富。噫!哲人远去,吾心伤悲,往事依依,不胜追怀哀悼之至。  相似文献   

5.
<正> 袁燮(1144—1224年),字和叔,浙江鄞县人,师从陆九渊,学界称絜斋先生。袁氏《絜斋家塾书钞》为"其子乔崇谦录其家庭所闻,至《君奭》而止"(《直斋书录解题》卷二),非其手作。《四库》馆臣认为:"燮之学出陆九渊,是编大旨在于发明本心,反复引申,颇能畅其师说。而于帝王治迹,尤参酌古今,一一标举其要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十一)《书钞》不仅体现了袁氏的心学特点,而且是其政治思想的载体。一、畅发心学关于心与理。如陆九渊,袁燮也讲心与理,"大抵彻上彻下,只是一理,只是  相似文献   

6.
刘咸炘先生学术成就及学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刘咸(1896.11.29-1932.8.9)是四川省近现代卓有成就的一位重要学者,所著《推十书》凡231种,计475卷,涉及哲学、史学、文艺学、校目录学等诸多领域,创意甚多,惜英年早逝(只36岁),而其著作又刊印得不全、不多,以致鲜为人知。1995年本刊曾介绍其中一种《三国志》知意。现值对成折先生百年诞辰,成都古籍书店影印出版了他的《推十书》。发掘、研究巴蜀文化遗产和有价值的学术著述,是本刊的一个任务,在此特选刊了肖父教授为《推十书》影印本所写的序言,希望对刘威诉先生的研究有所促进。标题为编者所加。《推十书》,…  相似文献   

7.
赵承中 《寻根》2008,(4):96-102
《万历三十一年癸卯楚事妖书始末》(以下简称《两案始末》),不分卷,一度为“旧雨草堂”主人所有,今藏国家图书馆。它不载于明末以来官私书目,罕见流传。自上世纪80年代末被收入《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13册,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出版后,这部“养在深闺”的史部文献才开始为人们所知晓。  相似文献   

8.
袁燮(1144—1224年),字和叔,浙江鄞县人,师从陆九渊,学界称絮斋先生。袁氏《絮斋家塾书钞》为“其子乔崇谦录其家庭所闻,至《君爽》而止”(《直斋书录解题》卷二),非其手作。《四库》馆臣认为:“燮之学出陆九渊,是编大旨在于发明本心,反复引申,颇能畅其师说。而于帝王治迹,尤参酌古今,一一标举其要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十一)《书钞》不仅体现了袁氏的心学特点,而且是其政治思想的载体。  相似文献   

9.
<正>编辑部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月7日在俄罗斯索契冬奥会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说:"我年轻时多次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小说,奥斯特洛夫斯基就是在索契完成了这部著作。"他还一口气说了11个俄罗斯作家的名字:"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里、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肖洛霍夫,他们书中许多精彩章节和情节我都记得很清楚。"……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这个世纪初,举世闻名的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写下了不朽的世界名著《骑鹅旅行记》。你可能知道这部书,至少听说过它的故事,今天很难想象会有人对这部作品一无所知。书中讲的是一个男孩子的故事。由于他搞出很多恶作剧,魔法家家神使他变成了地精,随着一群大雁遍游了整个瑞典。书中讲述了他途中所见所闻,着重讲了他在还没有复原成人之前学到的知识。  相似文献   

11.
枣庄先生是我订交二十多年的畏友,也是学苏、治苏的学术同道。他嘱我为其新《苏轼研究史》作序,我实愧不敢当;但就这部新的书内之丰富学术含蕴和书外的令人扼腕惊服的特殊意义而言,我又不能也不敢拒命。  相似文献   

12.
来新夏 《中国文化》2008,(2):154-155
古典目录之学,防自汉季刘向、刘歆父子。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年)刘向受命整理国家藏书,成《别录》若干篇,为提要目录之始;向卒,子刘歆继承其业,成《七略》一书,为图书分类目录之祖,较欧西《万象图书分类法》早千余年。《汉书·艺文志》曾简记其缘由称:  相似文献   

13.
林夏 《寻根》2009,(5):98-99
《寻根》2009年第2期《“宙合方圆”:客家土楼的生命世界》(韩振华、赵娟)谈及圆土楼与方土楼孰先孰后,使我想到也曾触及这一问题的林嘉书的大作《土楼:凝固的音乐和立体的诗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林先生是客家学研究专家,对土楼研究取得了尤为卓著的成果。这部书与他的《客家土楼与客家文化》、《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有些书比其他的书,需要更长些时间才能得到世界的承认。但需要494年吗?明年春天的一件大事是英文版的小说《白色的暴君》首次问世。如果有人愿对这部书的伟大之处提出质疑的话,请不要和我争论,去找塞万提斯吧!这位西班牙小说家在《堂吉诃德》这部书里借书中一个人物之口说过:“我的朋友,我敢向你发誓,就文体而言,这是世界上最好的书。”  相似文献   

15.
正从专业的角度讲,书法的中和之美即是大小、方圆、纵横、骨肉、线面、正奇、干湿、浓淡等各种对应关系的对立统一,相辅相成。不能只强调某一方面而不计其余。书法对点画形态的要求是不温不火,不激不厉,符合中和之美。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说:"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说的也是中和  相似文献   

16.
正1872年,28岁的尼采出版了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The Birth of Tragedy)。这部书被认为是他的哲学产生地。尼采在书中用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象征来阐明艺术的本源和人生的意义。"在希腊世界里,按照根源和目标来说,在日神的造型艺术和酒神的非造型的音乐艺术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对立。  相似文献   

17.
据报道,一个13岁的男孩把他的老师为学校演出而创作的戏剧手稿藏了起来。他无意中保存的这部手稿竟是作家乔治·奥威尔写的一部著名的戏剧原稿。这出历史短剧名为《国王查理二世》,讲的是国王在他父亲被处决后逃亡法国的故事。这部手稿已于1988年12月15日在伦敦索思比拍卖。奥威尔的这出戏剧是1932年他在伦敦市区外海斯镇私立霍桑中学教书时创作的。后来在他的第一部作品《巴黎伦敦落魄记》出版时,作者将名字由  相似文献   

18.
记得有一回在一位乡先生的座上,谈起清代的著作,他说:“有一个经学家说清代有两部决不朽的著作,你试猜猜是什么?”我说:“经学家所说的不朽的著作,自然是《段注说文》、《周礼正义》一类极浩博的书了。”他说:“不对!”我说:“那么,一定是《尚书古文疏证》、《考信録》,一类极精  相似文献   

19.
《寻根》2016,(2)
正《半甲园丛稿》,戈革著,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6年版,这部书收集了作者大部分散文著作,自费出版,限印200册,作者亲自编号盖章以送友人,市面很少见,我的这一册年初偶得之于网上。戈革(1922-2007),本名繁荣,字耀先,号红莩,一号拜鞠,河北献县人,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清华大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教授,译著有《尼尔斯·玻尔集》《宏观电磁场论》《史情室文帚》,2002年被丹麦国王授予"丹麦国旗骑士"  相似文献   

20.
现行荣格著作集(Collected Works)中,明确与炼丹术主题相关的著作有第十二卷《心理学与炼丹术》、第十三卷《炼丹术研究》及第十四卷《神秘契合》(Mysticium coniunctionis),后期著作中,亦多有与炼丹术相关者。荣格三本论炼丹术的书长篇巨秩,望之令人生畏。然其书虽繁言累词,其论述于象征符号亦多有所展析,然其主要内容实多重复。简而言之,荣格炼丹术思想的特色乃是他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炼丹术,不,应当说:炼丹术的基本问题就是分析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九转丹成实即个体化之完成;炼丹过程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