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1 毫秒
1.
回顾中国的小学科学教育史,最早追溯到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里规定的设“格致”课程,至今正好百年。在这一百年间“格致”课曾易名为“理科”、“博物”或“理化”,1922年,改名为“自然”并由此在以后的大部分年代成为中国小学科学课程的通用名称。最新课程标准用“科学”代替了“自然”。“科学”、“自然”与“格致”各有怎样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社会资本是解释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泉州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是我国制度转型背景下泉州地方政府、人文传统、海外联系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是泉州社会资本在“泉州模式”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泉州侨乡的族缘社会资本、侨缘社会资本和业缘社会资本主要通过信任机制、信息机制和认同机制塑造了“泉州模式”“以侨资、侨力为依托”、“以股份合作制为主体”、“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对与“晋江经验”共同成长发展的泉州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路径、模式进行分析,剖析“晋江经验”蕴含的职教意涵,研究当前职业教育产教城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梳理“晋江经验”对打造职业教育泉州模式的经验启示,提出推进职业教育产教城融合的四条原则,进一步理顺机制、营造环境、创新载体、推进改革等具体举措建议。  相似文献   

4.
尽弃异学、师事李侗是朱熹早年思想的重要转向。以往学界将朱熹离任泉州府同安县主簿前夕“杜鹃夜悟”一事视作转折的端绪,因此,朱熹官满至泉州候离任批书的年月便成为推定“夜悟”发生时间的锁钥。但由于不同记载间的差异,“泉州候批”的时间存在争议。近年披露的上海图书馆藏清宣统元年木活字刻本《婺源韩溪程氏梅山支谱》,其中收录一通朱熹书信佚文,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关键线索。通过辨析书信内容,并结合宋代官员考选制度,推定“泉州候批”一事在绍兴二十七年(1157)秋,“杜鹃夜悟”则应发生于绍兴二十七年春。基于此,可以廓清朱熹由泛滥释老转向伊洛正宗的时间轨迹,有助于深化对其早期思想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目前泉州史学界普遍认定的“泉南佛国”始于唐代的观点提出质疑,并分别对“泉南”、“佛国”、及“泉南佛国”这三个名称在史籍史迹中的出现加以考辨,再结合古泉州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进行综合研究,从而得出“泉南”、“佛国”分别出现于三季三姓治泉时期,“泉南佛国”之林则出现于宋代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王晖 《学习之友》2013,(8):60-61
一 中药取材之广泛,有时真匪夷所思。前年冬至后,许多媒体报道了福建泉州花桥宫埋藏38年的40罐“金汁”被发掘出土的新闻,所言之“金汁”,即是一味较为雷人的中药。  相似文献   

7.
张玉庭 《湖北教育》2006,(12):58-58
“出口成错”的人有个特点,常常“不懂装懂”,以至因信口开河或者念错了音、写错了字。 请看一个真人真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猪八戒的扮演者叫马芮。一次,马芮到一家医院看病,那里的护士们都不认识这个“芮”字,又不虚心请教,便胡猜乱想地瞎喊一通,先后把他喊成了“马丙”“马苗”“马内”“马肉”,他哭笑不得,这才下定决心改名叫马德华。  相似文献   

8.
再论“南少林”概念内涵及其嬗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少林”研究是近年我省地方史热门课题,本探讨了“南少林”概念的起源,形成,嬗变,“南少林”原指泉州东禅寺,后来出于群众习惯,洪门祖庭莆田少林寺也被称为“南少林”。“南少林”概念内涵从武化变质变为洪门变化。二容易混淆,盼能甄别。  相似文献   

9.
学报的特色必须历经长期的培育,而先行创办特色栏目则是必要的选择。《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的“泉州学研究”栏目经过8年的精心构建,在海外交通、方言、南音、地方学等诸多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为了对接“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该栏目于2010年转换为“闽南文化研究”。“闽南文化研究”是“泉州学研究”之内涵的延伸与扩展,将更好地服务和推动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与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汉晋以来一直存在的柏人县,在《魏书·地形志》中仍作“柏人”,而在《隋书·地理志》中被记作“柏仁”,《元和郡县图志》及《太平寰宇记》记载改名的具体时间为后魏,又有不少学者依据《魏书·地形志》认为改名当在更晚的周齐之世。结合出土石刻文献材料,改名时间应当在后魏之世。  相似文献   

11.
回顾中国的小学科学教育史,最早追溯到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里规定的设“格致”课程,至今已102年。在这一百多年间,“格致”课曾易名为“理科”、“博物”或“理化”,1922年,改名为“自然”并由此在以后的大部分年代成为中国小学科学课程的通用名称。最新课程标准用“科学”代替了“自然”。“科学”、“自然”与  相似文献   

12.
日前,福建省泉州市教育局发出通知。称泉州实验中学和泉州外国语学校两所民办学校违犯《义务教育法》“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的规定,举办招生考试拔尖选优,扰乱了当地正常开展的小升初义务教育秩序,因此对两校的部分学生学籍不予确认。  相似文献   

13.
《宋史》告诉我们:“太宗神功圣德文武皇帝讳炅,初名匡义,改赐光义,即位之二年改今讳。”(《本纪第四.太宗一》)意思是说,北宋的第二个皇帝宋太宗原名是赵匡义,后改名为赵光义,即位的第二年改为赵炅。  相似文献   

14.
近日,文史工作者在永春县西峰寺发现一件极其珍贵的文物,经考古鉴定为清代康熙年间的“和尚谱”。虽然“和尚谱”在泉州市并非第一次发现,但李光地亲手写序的“和尚谱”还是首次发现。专家认为,该谱对研究李光地及清代泉州寺庙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所谓“问题”是指给定信息和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虽然“应用题”改名为“解决问题”,目标也随之发生变化,但笔者认为学生把一个问题的解题思路分析得清晰、有条理:“要求……,就要知道……和…….题目已经告诉我们……”那流畅的思维、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仍是培养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泉州的民营企业正在“二次创业”,但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未能有效形成核心竞争力。本文通过对校企合作的必然性,可采取的合作模式,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建议等的探讨,列举了泉州师院与泉州民营企业校企合作实现共赢的例子,进一步论述了泉州民营企业要“二次创业”,要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与高等学校的合作,优势互补,整合科技资源,同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7.
“和谐泉州”的和谐语言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市和谐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这个城市的语言和谐。“和谐泉州”需要和谐的语言生活。在建设。和谐泉州”的进程中,泉州人努力营造着与城市建设相适应的语言环境,语言和谐带来了城市的和谐。目前泉州的社会用语状况还存在不和谐的因素,和谐语言建设还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8.
近日出版的(2008陕西经济社会蓝皮书》指出,上世纪末高校“并校”热、“改名”风,使陕西原有的地质、矿产、冶金、建筑、公路以及财经、医学等颇具影响、特色鲜明的“学院”全变成了“科技”“工程”大学,多年积累的无形资产软资源白白流失,专业特色在全国的影响日渐式微。因此《蓝皮书》呼吁部分高校拆分和复名,在高教体制改革方面有所作为。(《华商报》1月8日)  相似文献   

19.
关于“祁门”县名的由来,明清以来,学者囿于成见,往往望文生义。从词义和字音上考证先人取名和改名的意图得到结论:县名先由“闯门”改为“祈门”,是否定方清;再由“祈”改为“祁”,是同音字替代。  相似文献   

20.
解读“因空见色”“自色悟空”应摆脱“色”“空”观念的束缚,不为字面意思所惑,才能理解其真义。“自色悟空”表现了空空道人的理性思考。经此一“悟”,他才如酣梦惊觉,认识和信仰翻然生变,原来厚地高天,自古及今,人间之“至情”无时不在,佛家所谓“色”“空”,实为自家心造的幻影。由此解悟,空空道人才易道为僧,改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作匠心独运,于开卷处巧妙地映现了宝玉的精神面影,暗示了《红楼梦》的创作主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