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4 毫秒
1.
基于行扫描灰度跳变分析的车牌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车牌定位速度慢,定位准确率不够高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行扫描灰度跳变分析的车牌定位系统。该系统通过对图像进行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行扫描,并结合车辆牌照自身的特点,分析图像的灰度跳变特征,实现对车辆牌照的定位。并用visual C++实现了该车牌定位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定位速度快、准确性较高,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车辆牌照识别系统作为一个专用的计算机视觉系统,能够自动摄取车辆图像并识别出车牌。主要应用于高速公路收费口以及住宅小区车库的管理等场合。研究了汽车牌照识别中的车牌定位算法。首先对现有的车牌定位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出车牌定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针对车辆图像背景复杂、垂直纹理散热器噪声干扰严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车牌定位算法。该方法能有效降低误检率,且运算复杂度较低,有利于实现复杂背景中车牌的快速定位。  相似文献   

3.
智能车牌识别系统是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包含对车牌图像进行预处理、车牌区域定位、字符分割以及字符识别等功能。在车牌识别技术中,采用了BP神经网络技术,能快速根据提取的车牌字符特征与已知样本中特征进行比对以获取车牌字符。通过运用OPENCV计算机视觉库,大大降低了系统实现复杂度,实现了快速准确识别车牌号码。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车牌识别准确率,以MATLAB为平台,对车牌识别系统部分算子选择及算法进行调整和优化。在具体处理中,通过灰度拉伸、顶帽变换、二值化等实现车牌预处理,用边缘检测、形态学处理等实现车牌定位,通过多种算法对比选择合适的车牌矫正方法,结合车牌垂直投影法、模板匹配法完成车牌识别系统设计。该系统对车牌识别的准确率由96.5%提升至97.5%,识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针对复杂的高速交通系统,设计了一套基于MATLAB的车牌识别系统,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自动识别车牌图像中的牌照信息,让交通系统实现数字化。具体过程是先对采集到的车牌图像进行灰度化,再进行边缘检测、形态学处理等,完成车牌的两次定位,成功后再进行倾斜校正、二值化、反色、字符分割,最后用模版匹配法对车牌字符进行识别。从实验结果看,该系统准确定位车牌并能准确快速地识别出车牌号码,实时性和实用性都较好。  相似文献   

6.
李丹 《教育技术导刊》2009,19(8):173-177
为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在原有收费系统基础上提出基于“车牌识别+移动支付”的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无需额外安装设备即可实现不停车收费。系统核心技术为车牌识别与移动支付。车牌识别采用小波降噪技术对图像进行降噪处理,采用数学形态学方法进行车牌定位,采用垂直投影法进行字符分割,采用 ORC 算法进行字符识别|移动支付通过调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微信或支付宝)接口方式实现。对车牌图像进行降噪处理后,车牌识别正确率达到 96%,比未降噪处理提高 3%|与 ETC 收费车道相比,从该系统入口车道通行时间缩短7 秒,出口车道缩短 8 秒,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提高了高速公路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7.
研究设计了在普通的监控条件下,基于几何和颜色综合特征的车牌自动定位及识别方法.该方法综合运用车牌的垂直边缘和车牌照颜色定位出若干候选车牌区域,根据车牌纵横比等条件去掉不符车牌几何特征的选区,然后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对候选区做进一步的分类筛选.将车牌选区内的字符自动分割出来后,调用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对单个字符进行识别,最后将识别结果按序排列后即可得到车牌号.该方法不需要给汽车增加射频卡等特殊的设备条件,成本更低、可以更加友好地应用于不同的需求.最后在实际开发的基于车牌识别的车辆智能门禁系统中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机器学习算法对实际场景中车牌识别能力,克服天气、车牌种类对识别的干扰,以实际场景拍摄的车牌为识别对象,设计并开发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标签与机器学习的车牌识别系统。首先,在不同启用场景、不同天气下采集两万帧车牌,涵盖各省市汽车,作为大数据标签和学习基础,建立车牌图像和车牌文字字段的训练集数据库;然后,利用图像降噪、自动阈值分割、形态学处理以及边缘检测,完成车牌定位与分割;随后,通过建立支持向量机与随机森林分类器,对训练集样本进行模型学习,完成机器学习算子,完成针对车牌的最终识别;最后基于Windows系统、C++语言与OpenCV开源学习框架,编码实现算法和系统。经过与对照组的对标测试,所提算法具有更高的车牌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9.
采用车牌识别及RFID射频卡互补的方式设计了小区车辆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对分布于小区大门监控点内的过往机动车辆实现自动车牌识别,并对所有过往车辆的图片进行自动记录存档。由于本系统采用的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高清晰抓拍识别技术,基于计算机视觉原理以及模式识别技术,故可对过往车辆的车牌号进行清晰、准确的识别和不间断监测。  相似文献   

10.
结合嵌入式系统、GPRS网络技术和车牌识别技术,从硬、软件两个方面来设计和实现了一种采用ARM9微处理器的嵌入式无线车辆管理系统。通过对实时图像进行采集和车牌识别来实现了远程对车辆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等院校传统单片机实验系统中存在的硬件成本偏离及仿真难以实现等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新型嵌入式系统仿真软件Proteus+KeilC的仿真平台。该平台从软、硬件上对单片机等嵌入式系统的设计进行仿真。对单片机双机通信原理进行了分析。实现了51单片机的串行双机通信。结果表明.利用嵌入式虚拟实验平台进行教学。成本低.效率高.仿真效果直观。在高校嵌入式系统实践课程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给出了以nRF24E1芯片的智能家居无线组网新方法。设计一个主节点节点和多个从节点节点构成的星型结构智能家居网络。介绍了智能家居无线组网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方案。该组网方案针对智能家居设计,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可靠性强,功能易扩展,实用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ZigBee技术具有短距离性、高安全性与低功耗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利用于智能家居中。本次课题主要是根据人们对智能校园系统功能的具体需求进行分析,并对之进行针对性的应用研究,同时解决校园整体系统中存在的成本、故障率高等问题,从而构建一套功能满足需要、成本低、安全较高、覆盖范围广等集诸多优点的ZigBee智能校园内部系统。  相似文献   

14.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分布式过电压在线监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分布式过电压在线监测系统.监测系统由数字测量仪器组成实现数据采集、分析处理、过电压诊断和报警等功能,其网络通信采用CORBA技术实现在异构环境下中心监控站和各个工控机之间的远程访问和监控.系统的仿真研究和现场测试均表明该系统能够基本实现电能质量各项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功能,并具有实时性好,可靠性高,开发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低压供配电监控管理系统CCLink-LT总线应用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完全自动化的低压供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而监控管理系统在低压供配电系统自动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出于成本因素、安全因素以及可靠性因素考虑,低压供配电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普及率并不高,本文在对CCLink—LT现场总线的研究基础上,从控制策略、安全可靠、实效经济等方面,对基于CCLink—LT总线的低压供配电监控管理系统的应用可行性进行分析,通过理论性研究,证明该系统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较高的可靠性和性价比,及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80C51单片机超温报警温控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花卉棚的温度控制,设计了一种基于80C51单片机的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DS18B20采集温度,利用风机和加热装置调节温度,具有温度超限报警功能.系统结构简单、具有成本低廉、控制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普遍采用结构化分析的软件工程的管理信息系统程序繁杂、可维护性差、效率低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OOSE和UML的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该系统具有运行可靠、高效、查询方便、可扩展和易维护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外新一代飞机的设计中,为进一步提高飞机的性能,同时降低系统费用,采用飞行器管理系统综合管理,包括飞行控制、发动机控制、机电公共设备管理等.主要描述了针对飞行器管理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技术,包括系统软件结构以及在多任务分区保护的基础上,如何实现系统同步、周期任务、健康监控等.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的二氧化硫探测器结构复杂、维护要求高、价格昂贵、数据传输距离受有线传输通信方式的限制、监控人员无法从有害的环境中完全脱离出来、工作效率低下、人员配置存在浪费等问题,提出了一款基于GPRS无线通信模块和电化学传感器的二氧化硫探测器的设计方法。使监控人员从有害环境中完全脱离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人员的优化配置。电路结构简单,在保证系统精确度和实时性的情况下,降低了制作成本。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车辆射频识别(RFID)系统方案的分析,从软硬件两方面设计与实现了该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部分——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采用低成本高性能的AT89C51单片机芯片为核心,通过软件设计实现防碰撞、CRC校验码检错、编解码、通信等功能,从而具有成本低、识别时间短、抗干扰能力强、通信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