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传统音乐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和追求,不仅是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传统音乐的教育在高校艺术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青海是一个内陆省份,由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制约,文化艺术的教育较之其它地区略显逊色,而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载体——传统音乐教育则更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正>古诗词吟唱即古典诗词的吟咏歌唱。古诗词吟唱是在传统的古诗词中加入了音乐的多种元素,赋予古诗词新的源泉。古诗词吟唱作为一种传承中华文明精神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和不断发展的艺术结晶,它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的奠基与精髓。古诗词吟唱进课堂,带领学生们用音乐去表达诗风词韵。去培养学生追溯我国文化的根基,了解文化内涵,在优美的诗词歌句里被熏陶,被感染,去寻根、去固本,去发扬传统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3.
正2006年5月20日江南丝竹这一乐种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可见江南丝竹音乐从根植于市井田间的草根艺术已提升到了中华民族的、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民族文化。江南丝竹音乐是具有民族文化的一种显著的标识,是历代音乐人士和人民群众相密切配合、流行、传承、创作的艺术结晶;江南丝竹音乐的文化是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一种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和源泉之一、是中华民族音乐宝库中的一颗璨璀明珠。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宽广,多民族的文明古国,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音乐艺术有着极其辉煌的成就,我们的民族音乐有着丰富的内容和珍贵的艺术价值,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精华,集中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是整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弘扬民族音乐,逐步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民族心理素质,继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领略中国传统音乐之美。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悠悠古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是我国几千年历史文明的积淀,是人民大众宝贵的文化遗产。姜夔的词乐作为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它独特的特色和意义。本文通过欣赏分析姜白石的词乐,来论证我国古代音乐艺术的一些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筝艺术作为民族音乐文化的典范,其独特的音乐魅力和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底蕴,凝聚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近年来,古筝音乐艺术频繁的出现在各大外交活动上,古筝用其自身的音乐魅力,不断宣扬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从古筝音乐文化在国内外的发展、古筝音乐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古筝艺术所彰显的传统文化自信等方面进行论述,挖掘古筝音乐艺术所蕴涵的传统文化元素,探索传播古筝艺术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7.
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民族音乐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象征,是我国音乐领域的艺术瑰宝。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是众多民族几千年来的集体智慧结晶,包括传统民族歌曲、民间舞蹈、说唱音乐、传统戏剧音乐、传统民族器乐等艺术形式。中国民族音乐反映了五十多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色和艺术形式,共同构建了中国传统音乐体系。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有责任,也有义务深入研究传统民族音乐艺术,自觉承担起民族音乐复兴的重任.继承和弘扬传统民族音乐更是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和高校音乐教  相似文献   

8.
小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构基础的阶段,小学生没有形成较为稳定的学习系统,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课程,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丰富文化的国家,因此在艺术文化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中华民族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重学生在艺术上的学习与发展,尤其是在音乐方面,学习音乐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修养,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本文主要阐述了关于小学艺术教学与校本课程的开发,通过教学创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进步,同样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传统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它有着八千年的历史积淀,包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性格气质、思想情感、审美心理和价值观念,具有极其重要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普通高校音乐课堂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把中国传统乐器赏析与演奏放到课堂进行实践研究,对高校音乐教学如何更有效的开展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和传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永梅 《课外阅读》2011,(12):289-289
“弘扬民族艺术,培养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凝聚着民族音乐艺术的精华,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有着数千年的积累,可谓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也应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更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新课标提出了“弘扬民族音乐,尊重多元文化”的基本理念。可在实际教学中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我们好多学生不喜欢我们祖国的民族音乐,排斥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认为这些作品过时了,不好听。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学生冷漠,教师无奈,让民族民间音乐陷入困境,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似乎成了我们心中永远的痛。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的音乐艺术历史悠久,是我国博大精深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拥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本文在研究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民族音乐改革与发展的策略,旨在为推动我国民族音乐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古往今来,音乐艺术作为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我国的音乐艺术和哲学、文学、书法、宗教等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其中,音乐和文学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这一点从音乐成语中就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3.
正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对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一直是民族音乐工作者密切关注也是民族音乐发展所必须认真研究探讨的问题。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谢嘉辛教授曾在文中写到:为了使每个学生拥有最优化的音乐素质结  相似文献   

14.
孙红 《儿童音乐》2010,(10):64-67
民族音乐就是产自于民间的、流传在民间的、表现民间生活生产的歌曲或乐曲。中国民族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拥有数以万计的色彩独特的民族音乐。我国的民族音乐集中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是整个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当今世界上溯源最久远而又长流不绝的东方古老音乐文化的代表。  相似文献   

15.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精华,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历程。高中音乐学科的内容涵盖中外音乐的多个方面,其中蕴涵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如何在高中音乐中进行民族文化教育是我近期探索的问题。在实践中,我探索出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6.
非遗音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的简称,它蕴涵着大量与人为善、和谐相处、尊老爱幼、家庭和睦、明礼诚信等传统伦理道德,能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传统音乐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其丰富的表现形态和文化内涵,也包含在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以及民俗等不同类别中。如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做好传统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渗透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佛教音乐属于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交叉学科,是外来宗教同本土艺术文化相结合的结晶,有其独到的文化艺术价值。佛教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石,也是宝贵的人类精神文化遗产。但近年来很多专门研究佛教艺术的书籍,仍只关心佛教绘画和雕塑艺术,而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提及音乐艺术。这说明,佛教音乐的重要性还未得到大家广泛的认识,因此佛教音乐的研究工作有很强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它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力量和追求。因此,中国的传统民间音乐需要我们持续的传承下去。本着传承和发扬中国民间音乐之精髓、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根本目的,尝试让传统民间音乐走入幼儿固音乐活动,激发他们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让幼儿在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中得到美的熏陶,更获得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的提高,从而体现幼儿艺术人格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妈祖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音乐作为妈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表现手法歌颂着妈祖的丰功伟绩。从闽台妈祖文化背景下有关妈祖活动音乐及作品入手,对闽台以妈祖题材创作的音乐体裁进行归属,并归纳分析出现代妈祖音乐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20.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丰富,但相当数量的民间传统文化都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危机。高校和地方联姻,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入教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使民间传统文化在拥有人才和科研优势的高校中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也是高校自身建设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