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在北京建国门外秀水南街奥地利驻华使馆大使官邸西侧的一间会客厅里,记者见到了应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邀请来华访问的魏德(WOLTE)夫人。她身材高大,眼睛明亮,浅栗色的头发剪得短短的,脸上挂着爽朗亲切的笑容。寒暄过后,她便用妇熟的汉语就中国电影和我们款款而谈。记:魏德夫人,您第一次看中国电影是什么时候?魂:那是1972年。当时我丈夫在纽约任奥地利驻联合国大使。有一天,中国驻联合国大使黄华先生请我们吃晚饭。饭后看中国电影。在那之前我还从没有看过中国电影。我记得很清楚,那部电影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那音乐、…  相似文献   

2.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结识了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馆的化参赞扎哈罗夫先生及夫人伊琳娜-扎哈罗娃。谈话间,两个人对中国化的热爱和谙熟使我在惊讶之余,不禁暗自钦佩。虽然参赞夫人与我们的交流需要由参赞先生充当翻译,但她对中国的民间化,特别是中国民间玩具的研究,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开朗健谈的她对中国情结也是侃侃而谈。  相似文献   

3.
《中外文化交流》2010,(1):10-10
“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框架内的文学讲座“王安忆文学交流会”11月13日在亚马逊中比妇女交流中心举办,张援远大使的夫人王小芳率女外交官和比文学爱好者约50人出席。交流会以访谈和现场问答方式交替进行。  相似文献   

4.
5月4日,我如约来到瑞士驻华使馆,采访了瑞士驻华大使周铎勉先生(Dominique Dreyer)。最早认识他是去年年初,经罗马尼亚驻华使馆临时代办鲁白安先生介绍认识,那时得知周铎勉是现在在中国工作的老资格汉学家之一,对中国化很有研究。在和他一年的交往中,我发现这位大使还是位音乐家,  相似文献   

5.
一见如故1992年11月14日,一位满头银发的俄罗斯长者登上莫斯科飞往北京的班机,专程前来参加郭沫若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他是俄罗斯著名汉学家费德林博士,时年80岁。当飞机进入中国境内时,他依窗深情地俯览神州大地,眼前浮现出50年前在重庆第一次见到中国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的情景。那是1942年的一天,苏联驻重庆大使馆传达室工作人员告诉年轻的外交官费德林,有位中国先生来访。他走进传达室,只见一位50岁左右戴眼镜的中国人坐在沙发上。那人站起来说:“我想与使馆内懂中文的任何一位同志谈谈。”“好的,我马上去向大使通报。”“…  相似文献   

6.
1994年6月7日下午,原文化部部长、现任中国作协副主席的王蒙和夫人崔瑞芳在住宅热情接待了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代表团的客人。团长团伊玖磨先生对女主人说:“你饭菜做得很好。下次有机会请你们到我家来品尝。”“请你们到时一定来赏光。”团长夫人微笑着叮嘱。“谢谢。下一次,一定。”王蒙夫妇连忙答应,接受了他们的盛情。席间,主人和客人都满怀敬意与惋惜的心情,提到已去世的前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著名作家井上靖先生,他生前访华时曾到王蒙家里作客。“井上先生一直想着中国。”团伊玖磨缓缓地说,“他最后一部小说也是写中国的——…  相似文献   

7.
寒冬已逝,初春将至。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我如约来到匈牙利驻华大使馆官邸,采访匈牙利驻华大使白明义先生即是我此行的目的。热情的大使先生在一个洒满阳光的房间里接受了我的采访。记者(以下简称记):大使先生,与其他的一些欧洲国家相比,匈牙利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国家。那么,匈牙利这个国家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它的历史是怎样的?它的人民又是怎样的?大使:你说的不错,许多的中国人对匈牙利并不了解,这和它的历史以及它的发展现状有关。其实,匈牙利这个国家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如果你对欧洲历史很熟悉的…  相似文献   

8.
10月6日,人们还沉浸在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大典的欢庆气氛之中,此时,距澳门回归还有75天,我有幸采访了葡萄牙驻华大使佩得罗·卡塔里诺先生。一见面,大使就谈起了国庆大典。“10月1日国庆游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反映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显示了江泽民主席在讲话中所说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使先生谈吐热情,他的笑容让我想起了地中海灿烂的阳光。他目光睿智,从他严谨的话语中,我感到他对中国情况了解深入,对数字有特别的记忆和分析能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资深外交官。很快,我们的谈话就转向了澳门和澳…  相似文献   

9.
2002年元月6日,以色列总统卡察夫携夫人在潘占林大使陪同下,参观了正在耶路撒冷以色列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百件文物珍宝展》。这是卡察夫总统于百忙之中赶在该展闭幕前的专程参观。以色列汉学家、展览策划人比特曼夫人向卡察夫总统介绍了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卡察夫总统仔细观看兵马俑后问,中国皇帝死后大规模陪葬的习俗与中国的古代哲学有何联系?比特曼夫人略加思索后说,这只是他的个人行为,与哲学没有什么联系;“来世”、“轮回”等观念要到几个世纪以后,佛教传到中国才有。随着文明的发展,皇帝的陪葬由原来的真人发展到仿制的人和祭品。在介绍西汉画像砖时,卡察夫总统对1000多年前居住在四川的中国古人当时就能利用天然气熬制井盐这种不污染环境的工业表示出极大的兴趣,问道,当时我们处于什么年代?随行人告诉,大概是古代罗马统治以色列的时代。参观结束时,卡察夫总统对潘大使说,犹太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历史遗产和传统文化的民族。可惜,多年的战乱和流散,以色列保存下来的实物化的文物不是很多。犹太民族对中国文化素有景仰之情,甚至在《圣经》中都提到过中国。非常感谢中国政府将这么珍贵的文物借给以色列展览,使以色列民众有机会接触古老的中国文明。200...  相似文献   

10.
5月16日上午,法国总理夫人安娜·玛丽·拉法兰女士一行抵达“巴黎中国文化中心”,观看以“多彩的中国”为主题的《贵州少数民族服饰展》。拉法兰夫人将随同参观的法国政要夫人们分别介绍给迎候的吴建民大使夫妇和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侯湘华主任。来宾有法国合作与法语区事务部长夫人玛丽·皮埃尔·维尔特泽女士、法国交通与海洋部长夫人玛尔迪娜·布斯露女士、法国外交国务秘书(部长级)夫人丝黛法妮·慕斯丽耶女士,还有法国航空航天局局长夫人及阿尔斯通公司、法国奢侈品集团、达勒兹集团和法国保险业联合会等几大企业总裁的夫人。这次意义特殊…  相似文献   

11.
寒冬已逝,初春将至。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我如约来到匈牙利驻华大使馆官邸,采访匈牙利驻华大使白明义先生即是我此行的目的。热情的大使先生在一个洒满阳光的房间里接受了我的采访。  相似文献   

12.
北京。秋高气爽。笔者应王本顼教授邀请,来到位于日坛东路3号的爱尔兰驻中国大使馆,见到了爱尔兰驻华大使戴克澜(Declan Kelleher)先生及其中文老师王本项。戴克澜大使即将告别中国,出任爱尔兰驻欧盟代表团团长一职。在其百忙的工作交接之际,大使先生仍然热情地接受了我的采访,并以纯正的汉语与我没有障碍地进行交谈。  相似文献   

13.
在贵州省遵义县新舟镇沙滩村乐安江畔,耸立着一块2米多高的石碑,碎后封上堆顶,像一座小山丘,这便是清朝光绪年间两度出任驻日钦差大臣、公使黎庶昌先生的夫人赵文娟之墓。石碑上接着“浩封钦使一品黎夫人墓”等字样。不久前,在这块石碑眼前的土中,又起出了另一块埋葬了一个世纪的石碑,上面依手迹原样按刻着著名的日本才女、汉学家藤野真子撰写的娟秀而略具正激之之风的“清国饮差大臣黎公夫人赵氏墓志铭”。由这篇寄自东流的墓志铭中,我们得以知道一位中国外交官夫人与一名日本孤女结下的母女般的深情。光绪七年(1881年),刚从西…  相似文献   

14.
1971年5月28日,中国和奥地利这两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建交25周年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即将来临之际,记者就两国文化交流的状况采访了奥地利共和国驻华大使布科夫斯基(BUKOWSXi)。大使先生风度儒雅,彬彬有礼,他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接待7记者,并请来使馆的文化官员费玲格(FREILINGER)女士参加座谈。在谈到两国关系时,布科夫斯基大使高兴地告诉记者“25年来,奥中两国之间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发展得很好。特别是近三年来1993年奥地利总理弗兰尼茨基(VRANITZKY)访华;1994年中…  相似文献   

15.
李朱志筠女士坐在我对面的沙发上,望着她那张与中国人毫无差别的睑,听着她那一口标准但略带南方口音的普通话,一时间,我还是不太习惯把眼前的她同毛里求斯驻华大使的身份划上等号。对于华裔女大使这个“头衔”,李朱志筠大使欣然接受,自然而然地我们的谈话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相似文献   

16.
我离开以色列已经快两年了,可那里的山水、人物和往事还不时地浮现在眼前:令人眷恋的地中海海滩,金黄色的内盖夫沙漠,还有那耶酥曾经生活过的加利利湖畔……这一切回忆起来至今还是那么亲切,那幺令人梦回神绕。然而,最令我怀念的还是那里的人及与之相关的事。爱丽丝·沃赫斯夫人便是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17.
1995年9月底,正值我国人民举国欢庆国庆知周年之际,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文化通讯部在越南联合举办了“中国文化周”。9月底的越南,秋高气爽,由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丁伟率领的中国中央歌舞团一行60人,抵达越南进行友好访问。国庆之夜,中央歌舞团在越南首都举行首场正式演出。副总理阮庆、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范世阅、文化通讯部部长陈环及三位副部长和各国驻越使节出席观看演出。贵宾对演出表现了极大兴趣。阮副总理高兴地对张青大使说:“我很喜欢看中国的文艺演出,中国的文化艺术是世界上出类拔草的。”范世阅…  相似文献   

18.
2012年11月末的苏州,正值乍寒还暖之时,素有“中国刺绣艺术之乡”美誉的镇湖,以入画的秋色和殷殷的热情,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国刺绣文化艺术节盛会。在源源不断从五湖四海乃至世界各地赶赴这一艺术盛宴的尊贵客人中,有一个特别的团体尤为引人注目,那就是由文化部中外交流中心和苏州市人民政府特邀来此进行苏绣体验之旅的13个国家驻华使馆的大使及其夫人、文化和商务参赞。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英国驻加拿大使馆武官夫人收到一张印有彩色剪纸的中国生日贺卡,引起了对中国剪纸艺术的极大兴趣。于是,她邀请驻没太华武宫团的夫人们在自己家中举行了一次以“中国剪纸艺术”为主题的文化交流茶会。中国驻加拿大使馆文化处为帮助主人组织好这次文化交流茶会,精心挑选了各种剪纸作品以及介绍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录像带,还放大了一部分十二生肖纸图案,印在彩色光纸上,便于夫人们亲手制作。应邀参加这次茶会的有中国、美国、法国、德国以及一些拉美国家的20多位武官夫人。在女主人邀请下,我们介绍了中国剪纸的风格、特色,通过…  相似文献   

20.
拿破仑的“波兰夫人”(上)玛丽亚·瓦莱夫斯卡除了你,我谁也看不见;除了你,我谁也不爱慕;除了你,我谁也不需要。──拿破仑·波拿巴特拉法尔战役伤亡惨重,埃玛·汉密尔顿夫人失去了情人纳尔逊勋爵,但她只是个较为次要的受害者,而受到重创的则是拿破仑·波拿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