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谈史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垚,北京大学历史系学术委员会兼学位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从事世界中世纪史及古代社会比较研究,著作有《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英国封建社会研究》、《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等.  相似文献   

2.
《当代学生》2011,(10):2
郁达夫,中国作家,诗人。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通日语、英语、德语、法语、马来西亚语等五门外语。早年留学日本。1921年出版我国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与郭沫若等发起组织创造社。回国后从事新文学创作,主编《创造季刊》《洪水》等文学刊物,并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大学、中山大学等  相似文献   

3.
刘泽华教授     
刘泽华,男,1935年生,河北省石家庄人。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任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政治史、知识分子史、历史认识论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著作有《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中国的王权主义》、《洗耳斋文稿》、《士人与社会》(先秦卷)。主编并与人合著有《中国政治思想史》(三卷本)、《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的整合》、《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等。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相似文献   

4.
1930年,郭沫若出版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1932年,侯外庐读到了郭沫若的这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逐渐在郭沫若的影响下开始了对中国历史的思考,但也提出了对郭沫若史学的批评意见。1941年,侯外庐写作《中国古典社会史论》、正式从经济学转向史学之时,不仅将郭沫若视为学习的对象,更是将之视为超越的对象。侯外庐一生把郭沫若既当成导师又当成论敌,这种符合辩证法的学术态度体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优良学风,促进了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6):F0002-F0002
葛志毅,1947年生,黑龙江哈尔滨人。1982年北京大学毕业。获史学硕士学位;1988年吉林大学毕业,获史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现为大连大学教授,辽宁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从事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研究,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相似文献   

6.
黄崇浩教授 ,1 95 1年生 ,湖北红安人。 1 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后入大学 ,1 981年起任教于黄冈师范专科学校 (现为黄冈师范学院 )。历任教务处长兼科研处长 ,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兼古籍整理研究室主任 ,现为《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同时兼任中国屈原学会理事、湖北高校古籍整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黄崇浩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工作 ,是本课程的骨干教师 ,除主讲中国古代文学等专业基础课外 ,还主讲《楚辞文化研究》、《诗词文化研究》等专业选修课 ,为把本课程建成省级优质课程 ,把本教研室建成省属高校先进教…  相似文献   

7.
王雪峰 《今日教育》2012,(10):42-44
郭齐家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教育思想史》《陆九渊教育思想研究》《中国古代考试制度》《中国古代学校》《简明中国教育史》等,其中《中国教育思想史》在学界流传甚广,有简体中文版、繁体中文版和英文版行世。近二十年来特别是2000年退休后,积极从事传统文化普及工作。2012年荣获"全国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称号。《中国教育口述史》对他的评价是:"以宗教家的情怀去教书育人、从事  相似文献   

8.
《女神》是郭沫若留学日本时创作的部分诗歌的合集,它奠定了郭沫若先生在中国文学界、乃至海外华文文学界的重要地位。本文进一步深入分析了该作品所接受的日本文化的影响,从郭沫若的日本留学体验、日本国内对《女神》的研究、外来文化的接受对《女神》创作的影响等三方面考察了作品在创作及研究等方面受到的日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2011年春晚几秒钟的镜头,就令一位青春美女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一夜之间走红网络,并被评为"春晚史上最美观众"。她就是被称为"最萌美女漫画家"的夏达。夏达出生在湖南怀化,从高中开始漫画创作。最早在《北京卡通》杂志发表短篇作品《成长》,大学毕业后从事专业的漫画创作工作,已发表过多部漫画作品。2009年2月,她的长篇漫画《子不语》正式登陆日本,在日本顶级漫画杂志《UltraJump》连载,成为唯一一部打入日本顶级漫画杂志的中国原创漫画。"作为中国画家画出日本人也喜欢的作品,漫画《子不语》良好的气氛和充满不可  相似文献   

10.
主讲人简介:邢铁。1957年3月出生在冀南平原的新河小镇。从1978年开始陆续在河北师范学院、云南大学和南开大学取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导师李埏教授)和博士(导师张国刚教授)学位。现为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选举担任过院长。主要从事以唐宋为中心的古代社会经济史的教学和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和《中国经济史研究》杂志上发表过论文.出版了个人专著《户等制度史纲》、  相似文献   

11.
《小读者》2010,(7):26-26
萧立军,笔名廖达天,吉林洮南人,197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1968年参加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后历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研究》编辑,《中国作家》编辑、主任、编审。从事文学期刊编辑三十二年。现任《中国作家》副主编。  相似文献   

12.
周予同(1898—1981),现代经学史家。1898年出生于浙江瑞安。1921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历任厦门大学教员,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辑、《教育杂志》主编,温州十中教员,安徽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安徽大学月刊》主编,暨南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兼南洋研究馆主任、《南洋研究》主编。开明书店编辑兼襄理,复旦大学教授、史地系主任。  相似文献   

13.
曹德明,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全国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法语组组长、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兼世界法语教师联合会亚太委员会副会长。1977年毕业于原上海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历任法语系副主任、主任、西方语学院院长、副校长等职,2005年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1981至1984年留学法国,先后获深入研究文凭(DEA)和法语语言学博士学位。1990年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1996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1年获法国教育金棕榈军官级勋章,2002年获日本创价大学“最高荣誉奖”。研究论文有“语言规范与语言的多样性”、“词汇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等30余篇,出版有《现代法语词汇学》、《法汉实用分类词典》、《加拿大文学词典》、《法语渐进》系列等论著、教材、辞书等10多部。发表有《女士乐园》、《阿达拉·勒内》、《社会语言学》、《从巴黎到耶路撒冷》、《伏尔泰中短篇小说集》等20多部翻译作品。  相似文献   

14.
我是1987年底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回国的。回国以后,开始从事一门新兴的前沿学科——扫描隧道显微学的研究,先后担任课题组长、研究室主任。1991—1992年,又作为客座教授到日本工作。从1992年7月开始,任中科院化学所分管科研和外事的副所长,并兼基础研究部主任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15.
《当代学生》2011,(20):2
田汉(1898-1968),中国戏剧活动家、剧作家、诗人。原名寿昌,湖南长沙人。早年留学日本,1921年回国后,与郭沫若等人共同组织创造社。后创办南国社,主编《南国月刊》,并参加话剧创作与演出实践。1930年,任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执行委员会书记。  相似文献   

16.
于光远是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学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历任国家科委副主任、国务院研究室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在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当选为中顾委委员, 十四大、十五大为特邀代表。主要著作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探索》1- 6 卷、《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论札记》《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我的教育思想》《我的市场经济观》等20 多部。刘学文系知名报告文学家、北京东方英才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丛书》主编。长期从事新闻工作,近年来主要从事素质教育的调查与研究。本刊刊发两人关于素质教育的焦点对话, 以期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何秉孟,男,1944年生于湖北汉川,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系,获硕士学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兼院党组办公室主任和院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科研局局长等职。现为全国政协委员、正高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学术委员、《马克思主义研究》编委、《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学术委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学术委员、《中国社会科学报》编委。  相似文献   

18.
庞朴先生     
《邯郸学院学报》2006,16(1):F0002-F0002
庞朴,著名学者、思想家、中国哲学史学家。1928年10月出生于江苏淮阴。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毕业,同年赴山东大学任教。1974年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杂志从事编辑工作,以后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编审、副总编和《历史研究》主编等职。1981年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之聘,担任《人类文化与科学发展史》国际编辑委员会中国代表。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务院古籍规划小组成员、“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儒藏》总编纂,并任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杭州大学、武汉大学等校兼职教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84)、哈佛大学(1997)、日本东京大学(1988)、挪威奥斯陆大学(1995)、挪威国家科学院(1999)等校访问学者、客座教授、客座研究员。  相似文献   

19.
《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学院学人     
许汝贞副教授,又名许峰。毕业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后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主攻方向为“环境变迁与经济发展”。现任临沂师范学院党委、院长办公室主任、临沂师范学院法律顾问处主任。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两次获得校级青年教学能手称号。先后为历史学专业主讲历史科学概论、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地理学、中国经济史、民法学、行政法学等课程。致力于沂蒙区域文化的研究,目前已经发表《建国以来王羲之研究》、《近十年诸葛亮研究》、《三国志诸葛亮传研究》、《东夷文化中龙凤形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