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宁波中考数学第18试题(填空题)的确是一道好题,曾引起全国各地多位数学老师和学生对这一中考题的热烈讨论,对该题的解法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们的大多解法已经远远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作为教研是可以的.这道题确实很好,值得雅题共赏,资源共享,共同分享解题带来的快乐.对于数学解题,应追求合理的解法,而合理的解法应当是自然简单的,因此笔者综合参考多位老师的解法进行归类整理,  相似文献   

2.
<正>苏教版教材必修4习题3.2第2题中有这么一道题:求(sin 15°-cos 15°)/(sin 15°+cos 15°)的值.这道三角求值题并不复杂.本文给出这道题的几种解法,这些解法体现了解决三角求值问题的一些基本思想方法,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解法1(sin 15°-cos 15°)/(sin 15°+cos 15°)  相似文献   

3.
李庆社 《初中生》2002,(10):30-31
整体解法是解数学题的常用方法.若能从一道题目中发现多种整体解法,更能锻炼人的思维能力.请看下面这道题.  相似文献   

4.
<正>苏教版教材必修4习题3.2第2题中有这么一道题:求(sin 15°-cos 15°)/(sin 15°+cos 15°)的值.这道三角求值题并不复杂.本文给出这道题的几种解法,这些解法体现了解决三角求值问题的一些基本思想方法,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解法1(sin 15°-cos 15°)/(sin 15°+cos 15°)  相似文献   

5.
黄紫敬 《考试周刊》2014,(55):57-57
所谓一题多解指的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分析思考同一个问题,探求同一问题的不同解法.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一题多解的训练,通过比较不同解法确定最优解法,这对学生在考试中有针对性地采取较方便的方法解题是非常有帮助的.本文以一道不等式证明题为例,说明一题多解在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初中几何学到等腰三角形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以后,由于知识面的拓宽,证题思路的增多,有时一道习题可通过不同的思路作出多种解法,也有几道不同的习题可以基本采用同一种解法,这就是“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下面就这两种情况在初二同学目前的学习范围内举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7.
看谁解得巧     
《思维训练营》栏目是为培养同学们的思维能力而设置的 .本栏目是开放题、趣味题或技巧性题征解 ,或者对于有多种解法的题目 ,给出题目和一种基本解法 ,请同学们给出其他更巧妙的解法 .对回答正确或解法巧妙的同学予以奖励  相似文献   

8.
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试题,有许多题目设计新颖,构思精巧,解法灵活,下面分析一例,以期通过这一例题的不同解法,启发同学们对解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的掌握.【题例】[2007年高考陕西卷(理)第15题]如下图,  相似文献   

9.
题目 比较2^33与3^22的大小. 这是一道底数和指数都不相同的指数式比较大小问题.本文对这道题的解法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探讨研究,探究出了这道题的多种解法,揭示了这类题的解题策略和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题多法,指一道习题有多种解法,学生首先想到什么解法,对于自己来说,那就是最好的方法.不同的解法可以反映不同的数学思想,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1.
一、案例 下面的解析几何题是我校高三的一次测试中的填空题,在讲评课上我按照自己的解法讲解了,当时没有发现问题,也没有学生表示异议,事隔几天后,一位学生拿着试卷来问我这道题目.当时我还有点不耐烦地说,不是上课已经讲评过了吗?没听懂?这位学生说,你的解法我听懂了,但是我的解法跟你的解法不一样,得出来的结果也不同,我觉得我做的也是对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道题的两种不同解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一道经典几何题的各种解法,发现每种解法都会产生一个“不合理”的答案.本文深入剖析“不合理”背后的合理性,同时编制了一道原题的“姊妹题”并探究了多种解法.  相似文献   

13.
正1引言在平时的学习中,如果遇到填空题等小题时,调动所学知识,认真审视小题,精彩解法就会像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出来.本文把2012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甘肃预赛试卷填空题第8题"小题大做",在不同视角下给出这道题的多种解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试题,有许多题目设计新颖,构思精巧,解法灵活,下面分析一例,以期通过这一例题的不同解法,启发同学们对解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的掌握.  相似文献   

15.
下面给出的是一道考查多面体体积求法的立体几何题.这是一个熟悉的题目,但是现在我们通过仔细思考,就可以逐渐发现该题所蕴含的越来越多的解法与思路.沿着这些解法和思路,我们往往可以发现一些知识点的精髓部分,同时也让我们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有新的体会与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孟珑 《高中生》2008,(4):47-48
2007年全国各地的高考数学试题,有许多题目设计新颖、构思精巧、解法灵活.下面分析一例,以期通过这一例题的不同解法,让同学们对解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师在乎时的教学中都喜欢一题的解法作多种探究,缺少的是对各种解法作对比分析,仅仅在为解题而解题.解题后的反思很重要,且讲解时要强调通性解法淡化特殊解法,但是能直正这样做的教师为数不多!很少有教师指出这是此题的通性解法有普适性,那是此题的特殊解法,巧是巧,却不一定适合于解另一题.学生在此方面就更是重视不够了!只做题,不总结反思.长期游于题海而无法游上岸.今举几例作解法对比分析,知道哪是此题的通性通法,哪是此题的较优解法.  相似文献   

18.
在学习不等式的解法和证明这一部分时,有这样一道例题: 已知:x>0,y>0,x 2y=1,求证:1/x 1/y≥3 2√2. 在该题的教学中,学生思维特别活跃,一题多解,竞相发言,课堂气氛高潮迭起.下面是一位同学课后根据课堂讨论情况整理的笔记,他对该题的解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已知f(x,y)=0,求g(x,y)的最值,这是高中数学新教材中常见的一类“条件最值”题.这类题在高考和数学竞赛中也频繁考及,其解法由于教材中没有系统论述,且思维灵活性较强,学生往往难于入手.本文先通过一道课本习题,多层面探究其解法,并总结出解这类题的若干数学思想,然后通过相关习题运用数学思想,体验“最值”解法,以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与2011年的试题相比,2012年广东省高考理科数学试题比较简单.甚至连第21题也是常规题.然而,从学生的考试结果来看,此题的答题情况并不理想.下面从试题与解法分析、难点与易错点分析以及解题模式分析对此题做一些探索和分析.1试题与解法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