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基于分布式水文学模型的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循环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银辉  罗毅 《资源科学》2009,31(5):763-771
应用分布式水文模型DEHYDROS进行了河套灌区的水文学过程模拟研究。结合灌区渠系分布特点及水资源利用状况,将灌区划分为11个子流域。应用1986年、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1991年~2000年间的数据系列对模型进行参数率定,1980年~1990年的数据系列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选取的参数是可以接受的。根据模型多年模拟的平均结果,蒸散量多年均值为39.0×108m3,渗漏量多年均值为13.0×108m3,系统排水量为77.8×108m3,降水产生径流微弱;灌区多年平均引水量为51.4×108m3,引水通过灌溉渠系和灌溉的方式大量补给地下水,地下水蒸发与基流在地下水排泄中都占有较大比重,地下水蒸发年均值为15.0×108m3。基流量占总水量支出的比例达到43%,仅次于区域蒸散量,对于维持乌梁素海湿地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表明灌区的地下水有相当大的开采潜力。  相似文献   

2.
在粤东某区域,在满足地下水供需平衡的条件下,通过抽取地下水,对灌区实行喷灌,以达到节水的目的,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整个灌区作统一规划。  相似文献   

3.
五常位于东北平原腹地,是黑龙江省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为实现水稻持续性高产稳产主要在于浅层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通过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常见问题的分析,结合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针对五常灌区地下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提出几点措施,对于保护五常地区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井渠结合,以井保丰,引河补源,井灌带井排,井排防盐,明沟除涝是综合调控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合理利用水资源,解决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洪、涝、旱、碱的有效水利措施。这种水利措施,目前已被广泛采用。 井渠结合在于正确地确定适宜的渠灌供水,既能充分地利用灌区地下水资源,又能使灌区  相似文献   

5.
沿黄灌区为弥补黄河来水时空分布不均,引黄灌溉供需矛盾的突出问题,布设了较多的机井灌溉设施,在引黄条件较差时,启动机井灌溉,对缓解农业旱情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是沿黄灌区地下水超采监管不到位,超采现象明显,因地下水超采引发的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增设地下水超采补偿网路,在引黄条件便利时对地下水开采区进行回灌,能够极大地维持地下水动态平衡,达到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价西藏满拉灌区的河水和地下水的水质状况,在灌区内取了代表性水样进行试验分析,通过对试验数据分析研究,本区内水质良好,满足灌溉和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7.
河套平原面临着水体污染、湖泊沼泽化和盐渍化问题,研究河套平原湿地的变化及原因,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河套湿地及其与湿地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1973-2014年河套平原遥感影像解译,获得了不同时期的湿地分布图,结合实地考察、气象资料与史料统计数据,对河套湿地近40年的变化和原因进行了研究。根据水文条件和人为活动的特点,把河套湿地分为灌区湿地(黄灌区和井灌区)和乌梁素海湿地。通过研究发现:河套湿地面积整体上呈增加趋势;河套黄灌区湿地面积变化受当地降雨量影响,在降雨量偏少时期,湿地面积发生明显的萎缩;乌梁素海湿地变化最为显著,从1977年开始迅速扩大,到1996年面积增加了近一倍,这与河套平原大规模兴建干渠灌溉和修建排干沟排水有关;在以地下水灌溉为主的河套灌区北部井灌区,湿地面积逐年萎缩,这与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耕地相关。研究表明:河套湿地在人类活动与气候共同作用下,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湿地,所受的主要影响因素又有不同,湿地变化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银川平原浅层地下水资源和水盐调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阐述银川平原浅层地下水形成分布规律性的基础,首次在该地区采用三维地下水有限差分模型计算了地下水资源量、补排组构和可利用量。论证和提出用有害盐量取代以往惯用全盐量评价盐害和计算排引比的传统做法,通过水盐均衡计算指出30多年来灌区——直处在脱盐状态。论证和提出了银北灌区各类水量的宏观调控意见,动态模拟计算了不同规划水平年引、排水9套方案,提出了不同地区和采用不同方案引用黄河水量和开发利用地下水量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滕灵芝 《科技风》2011,(20):122
本文结合江苏省东辛农场灌区现状,对当前农业灌溉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灌区渠道节水对策。  相似文献   

10.
焉耆盆地绿洲灌区生态安全下的地下水埋深合理界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西北干旱地区,地下水埋深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焉耆盆地是新疆重要的绿洲农业区,但该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对地下水的依赖作用十分显著,同时该区又担负着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的重任,如何实现该地区地下资源可持续开发模式,是一个急需探讨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大量的野外调查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焉耆盆地的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碱化、植被生长与潜水蒸发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从确保绿洲灌区生态安全角度提出了地下水生态埋深的概念,并阐述了其内涵,确定绿洲灌区适宜生态埋深为3.0~4.0m,即适合林地生长的适宜深度与极限潜水蒸发深度的区间。地下水生态埋深的确定,对于估算生态用水、防治土地盐渍化和沙漠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焉耆盆地地下水合理开采与水盐调控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际调查了解灌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灌区水库及小水库灌区的特点,提出了先高标准除险加固和改造配套后进行高标准防渗的建设,灌区的配套改造工作由原来侧重除险加固向效益发挥转变的思路,并对灌区的建设及管理提出一些建议,达到节水节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河套灌区浅层地下水水质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套灌区在实现灌排配套的过程中,收到了显著的改土治碱效益。但与此同时在一些地区浅层地下水水质出现了碱性升高、钙镁离子含量相对减少的趋向,使水质变差。对此问题应引起人们警觉,在灌排管理及农事活动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水质继续恶化。在准备开采利用地下水的地区,需对水质进行分析评价,以便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欧阳海灌区运行管理的现状,亟需提升灌区运行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通过对现有的运行管理模式和信息化现状的分析,结合水利部《大中型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统称《指导意见》)的要求,对欧阳海灌区巡渠管理系统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进行思考和探索,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欧阳海灌区运行管理的需要,开发了欧阳海灌区巡渠管理系统,既满足灌区巡查管理的需要,又能符合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为其他灌区在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灌区水利技术发展,对于地区农业发展起到了有力支持作用。本文结合所属灌区信息化技术采用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主要技术经验,进行了信息技术在灌区水利控制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王西琴  张馨月  周嫚  刘子刚 《资源科学》2021,43(12):2538-2545
河北省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水资源极为短缺,地下水超采严重。本文依据2019年河北省地下水灌区620份问卷调研数据,采用“以电折水”方法计算现状水价,应用门限回归模型检验灌溉水价对灌溉用水量的门限效应,并采用双对数线性模型建立两阶段灌溉用水需求价格函数。研究表明:①2019年河北省地下水灌区现状灌溉水价偏低,为0.35元/m3,现状灌溉用水量比灌溉定额高61.01 m3/亩,说明水价有提升空间;②灌溉用水需求价格曲线拐点对应的水价门限值为0.33元/m3,低于拐点时弹性系数为-0.21,高于拐点时弹性系数为-0.69,说明第一阶段水价提高对节水的作用较弱,第二阶段水价提高对灌溉节水的激励效果显著;③灌溉定额对应的水价为0.67元/m3,当现状水价提升到定额水价时,与现状灌溉用水量相比,节水率为27.60%。本文建议采用灌溉定额管理制度,推行定额水价,以发挥灌溉水价对农业节水的杠杆作用,研究结论可为地下水灌区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宁夏引黄灌区耗水量及水均衡模拟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在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以前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搜集和整理大量的试验观测资料,研究了宁夏不同地区地下水浅水埋深条件下的产汇流规律。由于引黄灌区受到引黄灌溉的人类活动影响十分激烈,大量的引黄水量使灌区形成了类似于江南的自然景观和下垫面条件,其产汇流规律与所处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一般性规律相差甚远,而与湿润半湿润地区基本相同。利用灌区引黄耗水量与引黄灌区降水量系列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的结果表明,灌区引黄耗水量与灌区降水量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降水量对灌区引黄灌溉水量的有效利用和无效蒸发产生较大的影响作用。然后根据灌区作物生育过程需水、耗水机理和灌区的水循环规律,建立起基于灌溉动态需水量计算的灌区水均衡模型,对宁夏引扬黄灌区的引水、耗水、排水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精确计算。最后以1995年为现状年计算了在75%降水频率条件下,灌区的农业总引水量为 80.51×108m3,总耗水量为39.41×108 m3,其中耗用黄河干流的水量为32.31×108m3,为正确地分析和研究确定引黄灌区的总耗水量和直接耗用的黄河水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红旗  杨阳 《资源科学》2009,31(12):2009-2015
应用3S 技术对伊犁新垦区进行未开发农业土地资源限制性因素评价,结果表明:新垦区现有未开发农业土地29.05×104hm2,其中受到重度限制的土地占到未开发土地的55.86%,总体质量较差。新垦区未来农业土地利用方向应是农牧并举。南岸大渠灌区的主导限制因素为土层厚度和沟壑密度,可在土层薄、沟壑密度大地区发展多年生牧草和饲料,土地质量较好地区发展特早熟棉花、小麦、玉米和甜菜等;伊犁河北岸灌区限制因素主要为沙丘起伏程度、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可适度发展葡萄、玉米、薰衣草、瓜果等,沙丘密布区要坚决退牧还林、灌、草;察布查尔县伊犁河灌区主要受地下水埋深、排水和盐碱限制,可适量发展水稻和苜蓿,防治土地盐渍化;团结和跃进灌区主要受地下水埋深和排水限制,靠近南岸大渠地带可适度发展粮经作物,湿地区则以生态保护为主,不宜开垦。  相似文献   

18.
大型灌区是国家的重点水利设施,是水利为农业和国民经济服务的主力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结合灌区建设与管理的实践,我们对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中拆旧与建新、工程设计的前瞻性等问题及灌区改革中的体制改革、水价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使灌区的节水改造和改革沿着更加科学、合理、健康的轨道快速推进。  相似文献   

19.
农业污水灌溉对石家庄市近郊灌区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如何在水资源匮乏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合理有效地利用城市污水不仅是一个资源再生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保护环境,使区域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本文作者通过对石家庄市近郊具有几十年污水灌溉历史的典型灌区的地下水进行了采样分析,评价了华北平原区农业污水灌溉对区域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首先,简要回顾了各国污水利用的历史和现状,比较了有关使用城市污水灌溉的利弊。然后,在对比确认污水灌溉对地下水的补给效果的基础上,基于电导率、硝酸根以及溶解氧浓度的测试结果,分析了污灌区地下水的水质变化特性。在污水灌溉区的硝态氮浓度很高,分布在35mg/l~130mg/l范围内,井深小于40m的井水的硝酸根离子浓度超标率为100%。而在用地下水进行灌溉的地区,硝酸根离子浓度都在35mg/l以下。此外,经过长期污灌的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已从原有的重碳酸硫酸钙(钙镁)型水演变成了重碳酸氯化钙(钙镁)型水,矿化度也比较高。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城市污水来源是连续的,而农作物需水是有季节性的。在作物非生长期,污水很容易进入地下水。这可能是造成长期利用污水灌溉的地区水化学性质改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现场查勘及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基础资料进行整理,结合黑龙江省富锦市锦西灌区工程的设计方案,分析锦西灌区工程运行后取水导致水文情势变化而对水生生态尤其是鱼类造成的影响以及灌区退水对水生生态的影响,根据水资源和水生生态保护要求,提出相应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