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营造司 机构名称。清代内务府所属七司之一。初为惜薪司,顺治十八年(1661年)改称内工部,康熙十六年(1677年)始称营造司。以总管大臣一人值年管理,下设郎中二人、员外郎八、主人事一人、委署主事一人,及笔帖式等员。掌管宫廷修缮事务。所属有太监若干名,  相似文献   

2.
2003年.中央电视台前新司评论部主任、现任该台副总编辑的孙玉胜,出版了检视和回顾他所亲历的央视新司改革历程的著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以下简称《十年》)。(三联书店(北京)2005年8月出版)尽管该书有着对  相似文献   

3.
广储司 机构名称。清代内务府所属七司之一,掌皇宫库藏出纳。初名御用监,康熙十六年(1677年)改广储司。以内务府总管大臣一人值年管理,另有总办郎中四人,郎中四人,主事、委署主事各一人及笔帖式等办理各项事宜。司下设银、皮、瓷、缎、衣、茶六库,各置员外郎、司库、司匠、副司库、库使等官负责管理。六库出纳,按月缮折送司稽核,然后造册呈内务府堂核销,并每五年一次由钦派  相似文献   

4.
庆丰司,清朝内务府的直属机构之一。内务府是掌管清代“宫禁”事务的机关,举凡皇帝的衣、食、住、行等,都由它来承办。其中所需牛羊的饲养、放牧和供给,也是庆丰司的职掌。清初,庆丰司称三旗牛羊群牧处,康熙十六年(1677年)归并掌仪司,二十三年(1684年)始另设庆丰司。其最高职官为值年大臣1人,由皇帝在内务府总管  相似文献   

5.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即派人招抚辽阳行省等处军民,于一三七五年(洪武八年)在今辽阳市老城设辽东都指挥使司(简称“辽东都司”),下设定辽等二十五卫。一四○三年(永乐元年),又派人到黑龙江流域,进行招抚。于一四○九年(永乐七年),在黑龙江下游右岸特林(即今蒂尔)地方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努尔干都司”),相当于省一级的政权机关,其下设三百八十四卫。忽鲁爱卫就是其中的一个。是次于都指挥使司的地方军政机构,设有指挥使、指挥同知、卫镇抚等官。  相似文献   

6.
柔印数字直接制版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数码技术为基础的柔印直接制版设备自1995年首次在德鲁巴亮相后,现在已不是一件新鲜事,除了当时展出的由巴可公司与杜邦公司开发的CDI(Cyrel Digtal Imager)系统外,现在还有克里奥公司生产的Thermoflex2620,巴斯夫(BASF)公司生产的套筒式直接制版系统等。柔印直接制版系统最大的成就是大大提高了柔印产品的质量,缩短  相似文献   

7.
琉球国中山王不远万里派遣使臣向清帝朝贡,清帝对琉球贡使主从一行待之以上宾之礼.清政府参与接待工作的部门很多,如:福建督抚衙门负责奏报入贡日期、人数、贡使在福建馆舍(柔远馆驿)的衣食住行、挑选伴送官员及伴送贡使及贡物(硫磺贮福建藩库)进京等.贡使进京途经的浙江、江苏(含安徽)、山东、直隶等省的督抚衙门,负责贡使主从一行在本省内的伴送和奏报.贡使抵京后,接待工作主要由礼部承担,户部、兵部、工部、内务府等衙门分别配合承担财务报销、安全保卫、馆舍修缮、后勤保障等项工作.本文围绕琉球贡使在京城下榻的馆舍,结合档案史料加以叙述,旨在阐明清朝皇帝对琉球使臣的款待是周到细致和盛情有加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研我国柔印行业发展现状,促进我国柔印行业绿色、智能化发展。文章在2019-2022年广泛调研的基础上,2023年继续对我国柔印行业进行跟踪调查研究,重点分析柔印企业的市场领域分布、主营业务收入及增长、绿色与智能技术应用等情况,预测行业发展前景,并得出柔印行业良好发展趋势没有改变、行业和社会认可度持续提升、智能化技术得到重视、人才培养任重道远等结论。  相似文献   

9.
一、甘熙生平概况 甘熙,字石安,一字实庵,号二如,为晚清南京著名文人、金石家、藏书家.金陵(今南京)甘方栋之孙,甘福次子.他生于嘉庆二年(1797),道光十七年(1837)补县学生,十八年(1838)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历官知县、郎中,礼部仪制司、广东司兼云南司主稿等.[1]甘熙一生博学强记,勤事纂述,精研方志之学,著有《白下琐言》《桐阴随笔》《灵谷寺志》《栖霞寺志》等地方志书和《金陵忠义孝悌祠传赞》《寿石轩诗文集》《金石题詠汇编》等文集,其中尤以《白下琐言》最为著名.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安阳市豫北纱厂出土两方明代墓志,志文连续,内容分为上、下两篇,墓主为陕西按察司副使张士隆及夫人石氏。本文通过梳理和研究,考证了张士隆的生平事迹、仕宦履历及为人为官理念,可对《明史》《洹词》等史书、方志进行纠误、印证和补充。张士隆生于成化十一年(1475年),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进士,授广平推官;正德七年(1512年)晋监察御史;八年(1513年)巡河东盐法,创建"河东书院";嘉靖元年(1522年)任陕西按察司副使,又领汉中兵备副使;嘉靖四年(1525年)卒于任上。志文论及的重要事件与明武宗朝史事多有关联,又涉及当时多名高、中级官员的姓名、职衔,对研究明代中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教育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1.
视点     
国家档案局数字档案馆(室)建设领导小组成立近日,国家档案局数字档案馆(室)建设领导小组宣告成立。该小组由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任组长,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李明华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有档案馆(室)业务指导司、经济科技档案业务指导司、政策法规研究司、技术部、档案整理中心、信息管理中心、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等部门负责人。  相似文献   

12.
新闻出版署1995年第一期(7月14日至20日)新批报纸、期刊开业前总编辑、主编培训班结业。 今年上半年,经中宣部、新闻出版署研究、审议,新闻出版署在6月底7月初先后批准了95家报纸和62家期刊创办。为了保证新批准成立的新闻出版单位健康有序地开展工作,新闻出版署教育培训中心受署委托与署报纸司、期刊司联合举办了这次学习班。  相似文献   

13.
正清代中央各官署办文,多由其内部各司处等承办撰拟,部院官员具名画押。各衙门因习惯不同,所撰拟文稿或称堂稿,或称说堂稿、呈(堂)稿等(1)。雍正朝议定:"各衙门卷案,俱应呈堂用印收贮。遇有查阅,满汉司官亲身验看。"(2)故各司处所撰拟文稿及最终行文的正式文件副本俱应呈堂收贮,以备查照。内务府呈稿即内务府所属各司、处、院撰拟,报堂签署,归档存案的文稿。虽  相似文献   

14.
2004年7月9日至12日,中国会计学会出版分会在福建省南平市召开了《新闻出版业会计核算办法》培训教材编写工作研讨会。财政部会计司、教科文司和新闻出版总署计财司有关领导及编写小组成员近2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夏文丽会长主持,福建省新闻出版局黄建成副局长到会并致欢迎词。会上新闻出版总署计财司副司长孙明,对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提出了要求:(1)培训教材要与《新闻出版业会计核算办法》紧密结合,不能脱离《办法》;(2)要明确培训的对象是基层会计人员,注意突出可操作性;(3)必要的会计原则、要求等可以阐述,但不能变为学术理论;(4)各部分…  相似文献   

15.
戴克让:字芦舲,浙江杭县人,为著名学者夏增佑(当时任社会教育司司长)的学生。一九一二年在教育部工作时与鲁迅相识,曾任主事、佥事等职,他长期在鲁迅手下工作,两个人经常在一起活动。(参见《鲁迅在北京》八十九至九十页,山东师院聊城分院编印)据《鲁迅日记》知一九一二至一九二八年两人有着长期密切交往。如一九一三年四月一日记:“午后同夏司长、齐寿山、戴芦舲赴前青厂观图书分馆新赁房  相似文献   

16.
北宋熙宁二年,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开始实施变法,在变法前他通过设置三司条例司为变法完成权力转移和人事过渡,但终究没有改变失败结局,本文则主要基于北宋三司分庭抗礼分析其对王安石变法及宋代官制变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料的缩微工作是在80年代进入迅猛发展时期,在文化部图书馆司的领导下,成立了一个以各省大型公共图书馆为成员的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并制定了一系列缩微摄制、资料整理等标准,负责着全国公共图书馆间缩微工作的调配与协作、对各成员馆间摄制的文献作统筹和技术工作的指导。我馆是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属下的成员馆,担负着我省历史文献资料的摄制任务,从1985年开始,正式投入了资料的缩微前整理和摄制工作。建国前报纸是我馆作为抢救重点历史文献计划的一部分。我省建国前的报纸刊物,由于当时受西方科技文化影响较早,在当时我国报刊业中发展较快,数量不少,从现在所见到早期的有甲午战争期间(1893年)的《岭南日报》和《中西报》(1892年)、《中西日报》(1893年)及清后期省港两地出版的《天趣报》、《岭东日报》、《国民报》、《东方报》、《南越报》、《广东日报》等一大批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5月6日下午,北京市档案局召开《北京志·档案志》(1996-2010年)篇目专家论证会。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王铁鹏、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赵国俊、国家档案局科技部副主任蔡学美、国家档案局档案馆(室)司处长景振华及市和区县档案局的有关领导就档案志篇目的修改完善发表了意见。北京市档案局(馆)局(馆)长陈乐人、副局(馆)长马素萍及《北京志·档案志》第二轮主编包金春等同志听取了专家意见。  相似文献   

19.
司荷塘边荷搪动李亘︵6岁︶画…黛气碑李一日一颤V树攀熊才卜天(13岁)画氦一叮生叫砚二‘男跳馨{谨壤颧叭谧策分△院李鸿远(10岁)画门憩戏祁天︵9岁︶画小画家作品选  相似文献   

20.
宋朝在处理境外船只漂流事件过程中贯彻三个原则:防范原则、柔远原则和就便原则。建立在夷夏之防思想基础上的防范原则是首要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