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些文学现象没有称谓,极碍于表达.为此,提出文学思丛、文学潮流、创作方法流派、文学思潮流派四个新概念,并给予界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先锋文学概貌及其对生存困境的思考。认为人总是活在某种边缘。从而表现了先锋文学对人的危机及其如何进入终极状态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流派研究的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学流派的出现和繁荣是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外国文学思潮的影响,突破传统文学格局的一项重要收获,它的形成离不开社会、政治、文化对它的诸多作用。作为一个有生命力的文学构成和文学过程,在其张扬个性和组合个性中不同程度地具备五个要素:风格要素,师友要素,交往行为要素,用人刊物和报纸专栏要素,社团要素,流派是文学的整体性和个体性中间环节,是个体性的综合,又综合成整体性的肌理。流派研究对于整个现代文学研究的深化,既有认识论的价值,又有方法论的价值,它使现代文学研究立体化、层面化、动态化。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文学作品、文学观念、文学精神直接影响着当代作家。具体表现在其作品直接为当代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养分;培养了当代作家的文学兴趣,牵引他们在创作上进行多方的尝试,丰富着当代文坛的创作格局;影响着当代文坛上重要的文学流派中的一些重要作家和作品;影响着当代众多作家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英国文学内在的特点出发,结合文学的特征,着重阐述英国文学不同时期的发展脉络,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掌握文学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文学流派、代表作家及作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掌握,并培养其文学鉴赏力和实际运用英语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出现的文学主潮-后现代主义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格局,推动了世界文学的繁荣。欧美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和流派对我国新文学也有较大影响。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意味着传统美学的终结,意味着美学领域的一场大危机。  相似文献   

7.
文学集团的出现是文学自觉的标志之一。中古文学集团以其自身鲜明的特质而与一般政治集团或文学家族、文学流派相区别。中古文学集团与政治的密切关系以及统系观念的缺乏,凸现了该时期文学尚未高度自觉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日都市文学的源头、当代都市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当代都市文学流派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揭示了中日当代都市文学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本土宗教孕育于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之中,重经验而轻理性的农业生产赋予了儒释道三教共同的特点,即以神秘主义的直观能力破除迷障而直指世界的本源,这一特点深受近代美国文学大师的推崇和吸收.以各自不同的领悟而形成了超验主义,表现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各个流派。  相似文献   

10.
1976年的天安门诗歌运动是时代政治气候压抑下民族情绪郁积的产物。天安门诗歌一方面表现出民族当代民主政治意识的苏醒,一方面又表面出民族传统文化意识的积淀。其文化指归、情感意向、表现形式都呈现出复归传统的倾向。新时期之初的哀思文学是天安门诗歌的自然承续,其向在情感、意识、话音等都与天安门诗歌一脉相承。当代意识与传统意识的虬结共生是这时期文学潮流的突出特色,正是这一矛盾的共生体触动和催发了“伤痕-反思”文学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指出应全方位、多角度地考察欧州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基础上,着重从文学内部的关系上分析了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作为20世纪20年代最有影响的文学社团,以客居的身份初登文坛,但是他们并不甘心如此边缘化的处境,寻求自身生存发展的谋略,笔者探究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共同显露出的以名人效应、依附报刊取得阵地和策略化文学论争的手段由边缘向中心动态移动的形态,阐释了"子辈"社团对"父辈"社团的超越以取得文坛话语权。  相似文献   

13.
五四新文学是在对传统文学的否定中确立自身的,对传统文学的否定是五四新文学最重要的本质之一。五四新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否定是对“自己以前的存在形式”否定。是中国文学历史发展中的一次质的飞跃。从诗三百篇到明清小说,从楚辞对诗歌形式的革新到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中国文学的和第一点和发展,都是这一质的飞跃前的量变的积累。外国文学的只能量种不起根本性作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自觉的文学流派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否存在 ,这是近年来评论界争论的焦点。本文梳理了否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存在的新派理论观点 ,并以此为基础 ,从 19世纪社会变革而导致的一种哲学精神和人的观念变化的角度 ,粗略地推演了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肯定了它作为继浪漫主义文学之后的西方文学主流的存在 ;并针对自然主义文学取代现实主义文学的观点 ,简单勾画了自然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文学品类和文学潮流,“隐逸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魅力与价值。中国古代隐逸文学经历了春秋战围、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几个时期,中国现代隐逸文学则经历了现代历史上两次隐逸潮流。本文即是对中国隐逸文学的这种发展流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文学流变的历史过程考察,似乎20世纪中国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的关系空前的密切无间,难怪有的研究者断定有什么文学思潮就有什么形态的文学流派,甚至视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浑然一体,难分难解。强调新文学流派与新文学思潮的关系如此紧密,就一般意义来说,并没有可挑剔之处,不失一种明智的学术眼光;然而深入地予以考察,便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全是线性的因果关系,而是相当复杂深微的,值得认真地探究。列宁曾说过,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通过新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关系的研究,无疑可以揭示或发现中国新文学流派生成与发展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17.
“文革”之后,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先后成为新时期文学主潮,充分体现了“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比较而言,现实主义主要承担了文学的启蒙意识,现代主义则致力于审美形式建构。90年代之后,在市场意识形态的笼罩下,新时期文学迅速走向文化,呈现出无主潮的多元共性格局。  相似文献   

18.
时下文学评奖及文学评论往往回避艺术风格和文学流派等问题,难免流于粗陋、空疏,本文阐发了风格与流派的确切内涵及其对文学作品价值评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Aptronym的渊源、类型及功能视角,探讨英美文学中人物命名从拟人化到标签式、象征型、戏谑性的艺术演化过程,发现拟人化命名同寓言体文学,标签式命名同现实主义文学,象征型命名同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戏谑性命名同现代主义尤其荒诞文学之间的大致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文学与梦从一起始就难解难分,人类的文学历程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梦与诗交织的过程。诗给世界允诺了意义,给人类生存精神允诺了家园,可家园的难以回归却使人类精神成为无家可归四处漂零的幽灵,于是诗人便做了梦,让疲惫的心灵精神得以短暂的歇息。吴大康的小说就是这种梦的编织,他以梦的编织来拒诉诗人在现实面前因无力与苍白而形成的焦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