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黄洁 《衡水学院学报》2011,13(6):103-105
随着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不断完善,大部分贫困生都能享受到相应的经济资助,但同时在贫困生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文章分别从个人、家庭、高校和社会方面分析造成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并提出高校要通过加强对贫困生心理关怀、宣传感恩文化、打造感恩教育平台、改善贫困生资助工作、建立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来促进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受到资助的同时,应当心怀感恩之情,自强不息,乐观积极、勇于担当。部分高校学生缺失感恩知恩报恩之心,在资助工作过程中,应当将感恩教育贯穿其中,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教育方法创造一定的教育氛围对受教育者实施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教育,具体做法是在贫困生资助工作初期开展感恩教育,在贫困生资助过程中开展感恩教育,贫困生资助结果确定后开展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查问卷,调查了高职院校受资助贫困生感恩教育的现状,并从现状出发,分析了高职院校受资助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感恩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在国家、社会和学校不断加大对贫困生资助力度的同时,却出现了许多贫困生感恩意识淡漠甚至丧失的现象,这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个不和谐音符.因此,加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塑造贫困生健全人格,应当成为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贫困生感恩心理的现状及缺失原因进行分析,进而从学生工作者的角度就如何对贫困学生进行感恩之心的培养与引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校对于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忽视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乏的现状、高校贫困生感恩缺失的原因,采取针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为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保障,但这一体系中对贫困生的心理资助方面出现缺失,成立专门的高校贫困生心理资助机构、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建立全方位的贫困生心理教育与咨询体系、开展贫困生的诚信教育与感恩教育和提高贫困生的心理自助能力都应包含在心理资助体系中。  相似文献   

7.
如何对高校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怡欣 《文教资料》2010,(28):219-220
伴随着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社会对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力度加大,但一些贫困生感恩意识淡漠的情况日益凸显。本文分析了贫困生感恩之心缺失的原因,并着重从高校角度分析了如何对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8.
朱全飞 《文教资料》2010,(30):236-238
感恩是全人类共同推崇的精神美德。近年来,国家、社会、学校对贫困生帮扶的力度逐年加大的同时。受助学生群体中也不可否认地出现了“感恩缺失”的现象。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并阐述了感恩教育的目标及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近年来,在国家、社会、学校对贫困生资助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却出现了许多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甚至丧失的现象。分析了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提出通过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实践教育等途径加强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和学校不断加大对大学生中的贫困生资助力度的同时,却出现了很多贫困生感恩意识淡漠,甚至丧失的现象。因此,加强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塑造贫困生健全的人格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1.
高职高专贫困生感恩意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随着高职高专院校较快地发展,招生人数不断地增长,贫困生已经逐渐成为高职高专院校中一个特殊的、庞大的群体。国家、学校和社会为了他们能够完成学业,给予了很大的资助。但是"90后"的高职高专学生具有其特殊性,有部分贫困生在接受各种资助的同时,却未怀抱感恩之情,回报国家、社会和学校,出现了许多感恩意识淡薄甚至丧失的现象。高职高专院校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刻不容缓,应及时引导贫困生树立感恩意识。  相似文献   

12.
李晨 《华章》2010,(10)
感恩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在国家、社会和学校不断加强对贫困生资助力度的同时,却出现了许多贫困生感恩意识的淡漠甚至丧失的现象.这成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一大不和谐的音符.因此,加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塑造贫困生健全人格,应当成为高校德育工作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浅析以育人为主体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生问题是近年来党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社会和学校不断加大对贫困生资助力度的同时,却出现了许多贫困生诚信意识、感恩意识淡漠甚至丧失的现象.多数贫困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依赖心理.本文针对贫困生受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结合贫困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校在资助过程中与育人相结合的必要性,提出通过以教学育人为主体的资助方式,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责任感,落实贫困生资助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和政府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投入大量资金资助贫困生,让他们能接受同样的教育。但近年来,部分受助农村学生"不知恩、不感恩、不报恩"的行为引发了我们对资助育人工作感恩教育缺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以借助贫困生资助活动进行感恩教育的有效实施解析为重点,结合当下借助贫困生资助活动进行感恩教育的作用和运用贫困生资助活动增强学生感恩意识的有效策略为主要依据,从实施感恩教育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感恩心理、实施感恩教育能够传播社会正能量、学会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自然、感恩社会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贫困生资助活动在感恩教育中的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感恩,高校贫困生的首堂必修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贫困生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拟从国家相关助学政策和社会开展的各项助学活动入手,阐述现今高校贫困生在接受国家和社会资助后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分析加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并初探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方法研究以及教育应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小慧 《文教资料》2013,(30):129-131
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学校和家庭对感恩教育的忽视.市场经济下多元化思想的影响,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落实不到位,以及新形势下媒体的负面影响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部分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本文从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的模范导向作用,为贫困生感恩教育制定完善的制度保障,加强对贫困生就业和创业的扶持,以及以诚信教育促进感恩教育等方面的思考,探索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力度的加大,大学生中不诚信现象日益凸显,出现了伪造贫困证明材料、滥用资助资金、助学贷款到期不还等各种诚信缺失现象。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既有社会层面的,也有学校层面的。针对这些情况,高校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应该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并通过建立贫困生档案、完善贫困生的赏罚机制等策略教会学生诚信做人。  相似文献   

19.
夏唯畏  王勇 《考试周刊》2013,(66):170-171
高校贫困生是大学生群体中最需要被关怀和爱护的人群,却很少被我们"真诚地"关注过,因为这是一个总被人们误读的群体。在对高校贫困生群体施行救助的过程中,缺失现象凸显出来,出现了重经济层面的入学资助、却忽视对贫困生就业资助的倾向。本文在分析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缺失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高校贫困生群体进行就业资助。  相似文献   

20.
王丽丽 《时代教育》2014,(11):255-256
贫困生是当今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已经建立并日益完善,但贫困生诚信缺失问题日益严重。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贫困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及其原因,据此对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中如何加强诚信教育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