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县)人。据说他的前代本是田氏(即陈氏)家族,赐姓孙氏。鲍、高、国三氏代表齐国统治集团内的保守复辟势力向田氏进步势力进攻,孙武在齐国立不住足,因此奔吴(《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孙武在吴王阖闾三年(公元前512年)入吴;阖闾接受他,并任用为将,是由于伍子胥的推荐(《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今本《孙子》十三篇,孙武入吴前已经写成(《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比孔丘徒子徒孙炮制的《论语》几乎要早一个世纪(《论浯》公元前428年以后出笼,见章炳麟《左氏疑义答问》卷一)。  相似文献   

2.
孙武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他何时由齐国来到吴地,史界持论并不一致。根据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吴问》,笔者认为:孙武来到吴地的时间,以定在公元前514年至前512年之间为宜。《吴越春秋》有关孙武晋见吴王之前就在吴地“辟隐深居”,不过是此书作者的一种揣测之辞。  相似文献   

3.
孙武,春秋末期齐国人。生立年不详,大约和孔丘同时。他从齐国到吴国,受到吴王阖庐的重用,任为将。他和伍员(音云)协助吴王治国练兵,经过几年的准备,吴王闹庐九年‘公元前五O六),孙武和伍员随吴王攻楚,五战五胜,攻入楚都鄂(今湖北省江睦县西北)。吴王阖庐成了当时的霸主,孙武是起了重要作用的。生平事迹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相似文献   

4.
一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生卒年不详,大致与孔子同时。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载:他是齐国田完的后裔,因祖父田书伐莒有功,齐景公赐姓孙氏。春秋末期,我国历史正处在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奴隶起义和平民暴动此伏彼起,猛烈地冲击着腐朽没落的奴隶制度。奴隶制的生产关系日趋瓦解,封建生产关系不断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开始登上政治历史舞台,积极主张变法革新。孙武出生的齐国,就是实行革新最早的国  相似文献   

5.
孙武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他在战争纷繁的春秋末期,以朴素唯物主义为指导,总结了古代和当时的战争经验,对战争的意义、治军方法以及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创见。他所著的《孙子兵法》一书,已经成为千古不朽的军事名著。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后人尊称他为孙子或孙武子。他的祖父田书本是齐国的将军。因进攻莒国有功,齐景公赐姓孙。到孙武时,已是孙氏将门的第  相似文献   

6.
田忌赛马     
一、作品与题解《田忌赛马》选自《幼儿寓言百篇》。文章是根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田忌赛马》的史事编写的。田忌:齐国大将。齐威王:齐国国君。孙膑:其名不详,因受过膑刑而称孙膑。齐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他曾和庞涓一起  相似文献   

7.
孙武,字长卿,通常都说春秋末期齐国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孙子武者,齐人也。”但《吴越春秋》却说:“孙子者,名武,吴人也。”《东周列国志》也说孙武是吴人。当然《东周列国志》是小说,所言不足为据,但今人也有持“孙武为春秋末期吴国人”看法的。有人在三十年代初也注意到这个问题,撰文说:“《吴越春秋》以武为吴人者,误矣。”说孙武是齐国人,这并没有错;说孙武是吴国人,确实有误,但也有其因由。如果循着历史的轨迹去寻找,我们可以更确  相似文献   

8.
陈欢 《初中生辅导》2023,(Z1):35-36
<正>《孙子兵法》是一部诞生于2500多年前的兵学杰作。从宋朝开始,《孙子兵法》的作者就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是孙武所作,有人则认为是孙膑所作,甚至有人把这两个人混为一谈。好在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葬考古挖掘出的竹简中,揭开了《孙子兵法》作者的千年之谜——《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各有其书。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在兵家中有两位功勋卓著的“孙子”:春秋时期,见吴王阖闾的“孙子”名曰孙武;孙武逝世后百余年的战国时期,齐国将军田忌向齐威王引荐的另一位“孙子”名曰孙膑。而《孙子兵法》正是春秋时期孙武所作。  相似文献   

9.
背景链接 孙膑(?-前316),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是孙武的后代,与庞涓一起向鬼谷子学习兵法,后庞涓成为魏惠王将军,因嫉妒孙膑才能,骗孙膑到魏并陷害他。后来他被齐国使者偷偷救回齐国,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计杀庞涓,大败魏军。著作有《孙膑兵法》。  相似文献   

10.
背景链接 孙膑(?-前316),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是孙武的后代,与庞涓一起向鬼谷子学习兵法,后庞涓成为魏惠王将军,因嫉妒孙膑才能,骗孙膑到魏并陷害他。后来他被齐国使者偷偷救回齐国,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计杀庞涓,大败魏军。著作有《孙膑兵法》。  相似文献   

11.
战争失败对战败国人民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自公元前589年的齐晋鞌之战,前555年的齐晋平阴之战,前550年的齐庄公伐晋,到前548年的害怕晋国入侵,齐卿崔杼弑齐庄公,齐国接连遭受三次惨败。身为将门之后的孙武,对这一系列失败和屈辱的感受比常人更深刻,更痛苦。"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孙子兵法》不仅充满了齐国人民的智慧,也饱含了齐国惨败的痛苦和教训。了解齐国这段失败的历史对孙武创作《孙子兵法》的影响,不仅对正确理解《孙子兵法》是重要的,而且对我们在面对现实的战争选择时,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公元前六世纪末年,在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诞生了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象一颗灿烂的巨星闪耀在我国军事史上。他就是《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孙子兵法》(也称《孙子》、《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共有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势、九地、火攻、用间十三篇。这些内容是从我国春秋战国之交频繁的战争中总结的战略战术经验,它揭示了战争的普遍规律,包含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竹简三百余枚,简长27.4厘米,宽约0.5厘米,总字数超过今本约三分之一,从而为《孙子兵  相似文献   

13.
《左传》未提到孙武,《史记》虽为孙武立传,但语焉不详。魏武帝为《孙子兵法》作序,对孙武的身世也没有多说几句。以后《新唐书》、宋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辩证》对孙武的世系虽多说了几句,但也没有展开论述。由于资料缺乏,历来对孙武世系的研究都比较粗疏,甚至多有混乱、谬误之处。今据《左传》、《史记》以及散佚于古籍的零星资料,对孙武世系作如下论述。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  相似文献   

14.
一、课前预习提示:1、把课文(包括注释)阅读两遍并写出提要。2、《孙子》人们都赞之为《武经》、《兵经》,你能从哪些史书或史实中找出旁证?二、作者、作品简介:《孙子》的作者姓孙,名武,字长卿。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将帅和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后人按古代尊称的惯例又称他为“孙子”或“孙武子”。相传他是春秋后期陈国公子完(田完)的后裔。公元前672年陈完因内乱逃往齐国,受到齐桓公的器重,到齐景公时赐姓孙  相似文献   

15.
孙武(生卒年不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吴王阖闾用为将领时,曾率吴军大破楚国,卒使“北威齐、晋,显名诸侯。”著有兵法十三篇。史谓《孙子兵法》、《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简称《孙子》。《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揭示战争规律的杰出兵书,博大精深,结构严谨,在发展我国军事科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世界军事学说史上也占有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6.
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是我国春秋末期杰出的大军事学家。现存他的唯一著作《孙子兵法》,不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比较完整的军事名著,并且有相当的文学价值;也是一部值得引起重视的哲学著作,凝结着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的辩证思想。  相似文献   

17.
孙武练兵     
孙武本来是齐国人, 因为是著名的军事家,有人就把他推荐给吴王阖闾。吴王接见孙武,客气地问:“你的十三篇兵法我已经都看了,不知道  相似文献   

18.
孙子,名武,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县)人,春秋末期著名的军事家。在鲍、高、国三氏和田氏的保守与革新的两条路线搏斗中,他被迫出齐奔吴,献兵法进见吴王阖闾,被任命为吴将。后来,吴国破楚军,威震齐晋,孙武是起了重大作用的。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述了孙武的一些事迹。  相似文献   

19.
孙膑出生于齐国,是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也是春秋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孙膑年轻时和一个叫庞涓的年轻人一起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妒忌孙膑的才能,把他骗到魏国,并设计陷害。孙膑被迫在魏国服苦役时,向一位齐国使者表示了自己愿意为祖国效劳的愿望。齐国使者  相似文献   

20.
孙膑     
孙膑是战国中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的后世子孙.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阳谷与鄄城之间)人.生卒年月不详,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与齐威王、宣王同时.孙氏原为陈国公子陈完的后裔,陈完到齐国后称田氏(陈田古音相近,通用).齐景公时因孙武的祖先田书伐莒有功,赐姓孙氏.所以,孙膑属于田齐公族之后,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孙膑从鬼谷子学兵法,表现了非凡的才华,遭到同学庞涓的妒忌,庞涓任魏将后,秘密派人召孙膑到魏国做他的辅佐,以莫须有的罪名处以膑刑(膑刑西周前为去掉膝盖骨,周时改为断足,也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