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着理想和实践的分野,职业教育的“教育”本质决定了其价值取向的应然状态,要求职业教育追求教育公平、拓展知识价值、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职业教育的“职业”特性决定了其价值取向的实然状态,指明了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来源、检验标准和发展路径.在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不断解构和建构过程中,需要以追寻理想来加强价值取向的导向作用,以立足实践去区分价值取向的层次和发展阶段,不断实现理想价值取向与实践价值取向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职业教育诞生以来,其价值取向总是跟随历史的变动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着,对职业教育价值取向进行历史回顾和不断的总结,从而为当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和基础,是职业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结合目前职业教育的现状与中国的具体现实背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以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作为当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3.
"积极的中庸之道"应当是我国当前进行美术教育价值取向建构实践所追求的、一种比较理想的发展状态.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以批判与自我批判精神贯彻始终的"积极的中庸之道",来建构新时期我国的美术教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经历前工业文明时期的家传世学和学徒制教育、工业文明时期的职业学校教育、后工业文明时期的校企合作教育等发展阶段,不断实现着价值主体由社会取向到个体取向、价值内容由生存取向到发展取向、价值理想由功利取向到人本取向的转变。在此演进历程中,呈现出鲜明的动态性、相对性、生成性和历史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价值是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基本问题,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决定职业教育的功能实现。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价值和功能如何实现跨越是当前职业教育亟需理清的理论问题,也是指导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实践问题。在简明阐述了职业教育价值及功能的相关内涵的基础上,以学生及家长为主要价值主体,梳理我国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同时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从学生及家长的实际价值取向出发,重新审视和思考现代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以期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科学务实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化价值取向作为主体在文化层面的一种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引导、规范和建构的作用。对职业教育文化价值取向的研究,应该在立足职业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两者的辩证关系。后现代主义在批判中心、强调差异、提倡自由与平等的发展理念上,为职业教育文化价值取向的内涵转换提供了合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试论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职业教育价值包括"职业教育的价值""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和"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三种价值状态,而"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又分为"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两种手段与目的关系的范畴。当代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受到冷落,整合论的课程观无法解决职业教育分科教学的弊端,在"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中体现STS教育的主导价值地位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价值论中的基本范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职业教育价值、职业教育价值观以及职业教育价值取向这三个职业教育价值论中的基本范畴。提出了基于价值主客体关系的相互性和职业教育价值主体的二元性并对职业教育价值进行分类的观点。通过回顾职业教育价值及价值取向的演进可以发现,伴随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职业教育的工具价值不断被挖掘和创造,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也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重视,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职业教育本体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统合。  相似文献   

9.
积极职业教育就是根据职业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状态、品质与人格,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与职业素质发展的职业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历史发展轨迹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家传世学和学徒制教育:第二阶段是职业学校教育;第三阶段是校企合作职业教育。(1)家传世学和学徒制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在价值主体上由族群指向家庭和个人,个人价值不断凸显: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价值取向是教学活动不容忽视的核心问题之一。我国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受科学发展至上、传统文化钳制及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的影响,虽然十多年来的课程改革带来了课堂教学的发展,但仍然无法摆脱知识本位的教学目标价值取向、灌输式的教学过程价值取向和以考试为主的教学评价价值取向。鉴于此,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转变与建设需突破教学思维定势,领略教学理论的价值实质并发挥其指导作用,放慢教学实践节奏以不断整合教学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乐晓蓉 《职教论坛》2007,(22):10-12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课程价值以学科知识取向为主导,这一价值取向将学科知识作为客观的工具,体现了课程价值取向的静态性、绝对性、客观性、工具性、物性等特点,割裂了知识客体和主体人的需要之间的联系。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课程需要体现主体性、实践性、建构性、情境性、社会性、人性,以工作知识为主导的职业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符合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价值取向指人们观察、思考、认识和把握价值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总体趋向,它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论断,不仅在事实层面上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治理方略和发展模式,而且在价值层面上倡导一种以人民为主体、以公平正义为原则、以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全新价值取向,它引导着我国社会向着关注民生、维护公平、追求社会和谐的理想状态迈进。  相似文献   

14.
为职业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正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功利性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澄清其认识误区是理解职业教育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逻辑前提,透析功利主义的实质有利于正本清源。理论上,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是职业教育的应然逻辑;实践上,职业教育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有着丰厚的践行土壤。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不断适应和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职业教育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价值取向,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世界一流的价值取向,助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助力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坚持生态文明价值取向,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和平发展的价值取向,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发展取向不明、不准,潜在价值与实效价值错位,供给与需求失衡等问题。要使农村职业教育良性发展,就要正确定位其发展取向,构建适应区域发展需要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实施农村职业教育产业化。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政策是规范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40年来,为了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制定了一整套职业教育政策体系。整体观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经历三个历史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政策重心。职业教育政策动力形成机制、价值取向、实施过程以及话语规则等四个方面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变迁逻辑。通过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历程及变迁逻辑,在未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应该注重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注重执行与实施过程的监督、注重价值取向的多元转变以及注重政策制定、执行过程中的社会大众参与度,确保职业教育政策体系能够适应职业教育实践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对农村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选择不断向着更加合理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结合相关政策文本以及重要历史事件的回顾,建党百年来农村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经历了面向农民生产生活技能习得为主的时期(1921-1934年)、面向农村革命战争为主的时期(1934-1949年)、面向农村农业发展为主的时期(1949-1978年)、面向农村经济发展为主的时期(1978-2000年)、面向农民综合发展为主的时期(2000年至今)五个阶段,体现了农村职业教育主体价值取向从国家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教育价值内容的选择从制度层面向兼顾物质与精神层面转变、教育目的 的价值取向以"为农"为主的特征.当然,在全面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在主体上要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在内容上要注重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目的 上要始终坚持"为农".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转型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契机、注入新动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种在职业教育领域全面应用数字技术,以价值转型为导向、以数据要素为驱动和以实现系统变革为追求的持续创变的过程,具有需求、目标和实践三重逻辑。需求逻辑反映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为什么”的价值问题,以应对数字时代挑战为意向;目标逻辑反映转型后“是什么”的结果问题,以重塑职业教育生态为取向;实践逻辑反映转型“如何做”的方式问题,以实施全面战略行动为方向。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深化价值引领,聚焦数字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强化数据赋能,推动职业教育业务系统化全方位重塑;细化实践应用,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和常态化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20.
高等职业教育的多样性和高等职业教育主体及其需求的复杂性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形成了专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三种价值取向,并产生了重专业能力培养而轻职业意识养成、重职业定向而轻全面发展以及"道"与"艺"和"知"与"行"分离的问题。针对现状和问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应坚持以实践为导向,向职业素质生成的方向发展,并做到"教学做合一",摆脱一元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构建多元教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