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8 毫秒
1.
马庆株(1988)把[士自主]作为一个基本语义特征对汉语动词进行分类,我认为[ 自主]还可以细分为[ 意愿][ 可控](能力),两种因素对动词的句法行为也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分析表明,对[±自主]的这种分解能够充分解释动词自主义隐现的条件和原因、主动与被动的对立.意愿情态(willingness)是意志情态(volition)的子类,以往对情态的研究集中在助动词上,本文则认为意愿情态可以作为普通动词的语义特征并对动词的句法功能有影响,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动词中的语义范畴.  相似文献   

2.
"有"字充当动词词头(即"前缀"),在古今汉语中都是一种常见用法.然而,这一重要的语言现象却未引起人们应有的注意. 一些颇有影响的古代汉语教材及有关工具书.牲谈及"有"字作词头的用法时,往往只涉及"名词词头"、"形容词词头",而"动词词头"却被忽略了.例如,汉语学权威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中华书局版,P52):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常用的单音节介词为考察对象,运用语法化理论,对汉语动词介词化的动因进行分析,认为汉语动词的介词化是句法语义因素、同步虚化因素、认知因素以及语用因素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汉语动词"晕"在与其它动词合并之后形成特殊的论元结构及题元角色,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文章在解释题元理论相关原理与概念的基础之上,结合"晕"的语言事实和语义特征,分析动词"晕"和合成词"动词+晕"的论元结构及其句法特征,期以更好地理解汉语的句子结构与语义解释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戴耀晶在论文<现代汉语动作类二价动词探索>的第三部分,对动作类二价动词中的成分移位提出两条移位规则:"规则一:受事成分‘N2'可以置于动词后面,也可以移位到动词前面.规则二:施事成分‘N1'只能置于动词前面,不能移位到动词后面."并指出,"二价动词前面的成分有多种配价可能,而动词后面的成分只有一种可能的配价".我们认为其中有同语言事实不尽相符之处.施事成分移至动词之后,至少在两种句法结构中是可实现的:(1)带有完成义的含数量结构句型;(2)带有供用义的含数量结构句型.  相似文献   

6.
英汉心理动词的对比分析显示,英汉心理状态动词和英汉心理使役动词的基本句式分别为:S(感受者)+V(心理状态)+O(客体),S(使役者)+V(心理使役)+O(感受者)。汉语心理动词句式还包括"把"字句、"对"字句和兼语句式S(感受者)+V(心理状态)+O(有生客体)+V。英语心理使役表达主要通过词汇手段来实现,而汉语中多用兼语式的使役结构。英汉心理动词的主语选择由心理动词的语义成分、论元结构和人类视角所决定。  相似文献   

7.
句法结构标记“给”与动词结构的衍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有:汉语中专门用在动词前的给;给VP中给的句法语义作用;给VP中的VP(动词或动词词组)的句法语义特点;给VP结构的句法地位及相关动词结构的衍生关系。本文的结论对于建立汉语致使(CAUSE)动词系统及作格结构、中动结构和致使结构之间的衍生机制将提供新的观察角度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倒序现代汉语词典>所收录的9个"单音节动词+于"构成的动词进行归纳分析,得出它们的词汇化关键在于"单音节动词+于"和后面的成分构成动宾关系,又可以分两种情形:一是"于"的介词义包含在前面的动词中;二是"于"可以看作没有介词义.  相似文献   

9.
非形态的汉语同西方形态语言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别,因而谓语动词中心论不适用于汉语.从谓语动词中心论出发研究汉语动词的“向”,在理论分析和分类实践上都难免自相矛盾,据以建立汉语实用语法模式也恐难成功.应当着眼于寻找发现不同语言的要素以不同的方式组合时的普遍性制约,立足于语义平面研究汉语动词的“向”,致力于研究汉语动词所可能联系的不同语义成分在汉语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语义平面和语法平面中的分合隐显关系,这对于深入认识汉语的语法特点。提高汉语语法研究的实用性,将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刘云 《文教资料》2011,(13):30-32
汉语和日语中的复合动词结构复杂,表现形式丰富,增加了第二外语习得的难度。语义形式和语义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比较中日复合动词的语义结构,有助于利用母语正迁移规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文中从词素间的语义关系和词素义与词义的关系这两个层面来把握语义关系,将日语复合动词分为并列、修饰、述补和熟合复合动词四类,以此比附汉语复合动词的语义结构。  相似文献   

11.
潘峰 《现代语文》2005,(12):10-12
经研究,"白"的语源应该有五个:"日光"为其本义,它通"帛"、"别"、"伯"和省"日",是假借其音或其形而派生出系列语义.此外,它作为一个汉字也有它的构形及其用法.而比较有影响的<康熙字典>(简称<康>,下同)、<中华大字典>(<华>)、<辞源>(<源>)、<汉语大字典>(<字>)、<汉语大词典>(<词>)、<应用汉语词典>(<应>)、<现代汉语词典>(<现>)和<现代汉语规范字典>(<规>)八部辞书,解释"白"的语义时不同程度地存在定义遗漏、释义琐碎、一语多义、义例模糊等问题,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关于汉语的动词重叠。有关的论述甚多,但基本限于对其构型和表义特点的探讨。而对制约动词重叠的语义、结构,语境因素则揭示不够。笔者认为,语义、结构是决定动词重叠的内在因素,而语境则是影响动词重叠的外在因素,一个动词能否重叠完全取决于这两方面的因素。本文即从语义、结构、语境三方面着手,试图通过对影响动词重叠的内外条件的分析来说明在众多的汉语动词中哪些动词可以重叠,哪些不能重叠,原因何在,意在探求动词重叠与否的规律性,使这方面的研究得以深入。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续金瓶梅>中动词重叠进行了穷尽性的统计,通过与前后文献的比较,探寻到了动词重叠在清初发展的一些特点,并进一步论证了<续金瓶梅>中的动词重叠在汉语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对比语言学角度,运用对比分析方法进行动词语义对比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但目前以俄、汉语旋转动词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分类对比的专门研究尚且少见,以此为切入点,通过词汇—语义群理论对俄汉语旋转动词作尝试性分类。  相似文献   

15.
关曦  杨锐 《英语广场》2023,(20):55-59
外国留学生对很多汉语词义的理解存在着不准确的问题。本文以语义角色为出发点,借助语料库、网络词典等工具,对汉语动词“考”的宾语类型与英语做了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认为该词在进行动宾搭配时其宾语承担了不同的语义角色——对象宾语、内容宾语、目标宾语、方式宾语和结果宾语。该研究的目的是为汉语动词一词多义以及英汉对比的研究与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论《金瓶梅词话》叠音动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叠是汉语重要的构词形式之一.文章对<金瓶梅词话>动词的重叠形式、所表语法意义、语法作用等方面分别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归纳出了它的特点和规律,从中可以看出明代中叶叠音动词的面貌和在汉语发展史上的传承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统计分析了《汉语动词用法词典》有关动补结构"V着"的标记周遍性与规范化问题,体现在四个方面:1.形式标记之间有重叠,排他性不高;2.个别形式标记实属赘余;3.例句与语义类别非严格对应或分类原则不甚一致;4.个别动词和例句没有给出形式标记或语义类别。  相似文献   

18.
动词重叠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中 ,一部分动词能重叠 ,另一部分动词则不能重叠。动词能否重叠及重叠方式 ,受语义、语体、时态、句式、功能、结构等几方面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齐民要术>是中古时期一部综合性的农学全书,里面包含有许多具有农业特色的语词.在对其词汇子系统--单音节动词同义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不同"义位"上的同义词组,依据各种语义关系组成不同层级的同义词组群,其语义不断推演,共同形成严密的语义网络,体现出本书语义系统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大量词例为分析对象,将前后项语义分为5大类,然后再细分为17小类,比较了中日复合动词在语义结构上的异同,认为兼语结构和反义并列是汉语的基本结构,但是在日语复合动词中并不典型,而述补关系在日语中占很大比例,但汉语往往需要借助短语来表达,因此从意义表达的角度看,日语复合动词接近于汉语复合动词加汉语词组之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